首頁>範文大全>計劃方案>區人民政府關於建設和諧社區的工作意見

區人民政府關於建設和諧社區的工作意見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和諧社區和諧村鎮的若干意見》,加快建設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型社區,努力構建和諧順義,現就建設和諧社區提出如下意見。

  一、建設和諧社區的重大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新的發展階段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市委、市政府從首都的重要地位和責任出發,提出了“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做出了努力把首都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善之區的重大決策。順義是首都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是北京未來三個重點新城之一,主要引導發展現代製造業,以及空港物流、會展、國際交往、體育休閑等功能,擔負著承辦2008年奧運會水上項目比賽的重任。隨着全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步伐加快,社區的建設與管理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從目前看,社區建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管理社區的各類組織職能交叉、管理關係不順、居委會職責不清,政府各職能部門協調指導不到位,社區活動經費不足,物業管理不到位,新建小區設立居委會工作困難重重,居委會辦公條件普遍較差,工作人員待遇偏低等。因此,建設和諧社區已成為一項十分緊迫而艱巨的重大任務。

  二、建設和諧社區的目標要求

  建設和諧社區的總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強基層黨的建設為關鍵,以服務群眾為重點,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創新基層社會管理體制,發育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基層民主自治制度,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建設,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各個社會群體和諧相處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建設和諧社區具體目標是:

  ——民主法治健全。全面加強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推進社區基層民主政治,健全基層民主自治組織,使社區居民在社區事務中能夠依法當家作主;

  ——基本社保均衡。進一步完善城市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擴大社會保障範圍,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切實保障各方面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使更多的群眾都能享受到改革與發展的成果;

  ——公共服務完善。進一步調整公共資源配置,加強社區五大服務網絡建設,拓寬服務領域,改善服務質量,為群眾提供便捷的服務;

  ——社會安全穩定。不斷健全社區群防群治網絡,堅持人防、技防相結合,完善安全防範體系,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與服務,使社區安定祥和,社會秩序井然,廣大居民安居樂業;

  ——生態環境良好。切實搞好綠化美化、垃圾與污水處理,提高市民的公德意識、奧運意識、環保意識,使群眾養成節約、環保、衛生的良好習慣;

  ——鄰里互助友愛。鄰里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守望相助,形成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的良好社會風尚。

  建設和諧社區應堅持的原則: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工作宗旨;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科學規劃,分類指導,穩步實施,有序推進的工作方法;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方便百姓,共建和諧大家庭的工作目標。

  三、建設和諧社區的主要任務

  (一)理順關係,轉變職能,增加投入,創建活力社區

  1、深化街道、社區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圍繞統籌轄區發展、監督專業管理、組織公共服務、指導社區建設的要求,推動政府工作重心下移,落實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實現行政管理、社會管理與民主自治管理的有機結合,逐步建立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單位“三位一體”新的管理體制。社區居委會是社區行政事務的執行主體,屬街道辦事處的下屬機構,履行本社區內各項行政性事務;業主委員會是物業管理區域內代表全體業主按照“民主、自治、自律、公益”的原則對物業實施管理的組織,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物業管理單位是依法定程序設立,並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經營物業管理業務的企業性經濟組織,是對居住物業實施專業化、社會化、企業化管理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經營實體。各組織之間要關係明確,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搞好社區管理。

  2、積極推動政府部門轉變職能。全面貫徹第五次城市管理大會精神,按照分級管理的要求,組織實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各部門積極整合在社區已有的辦事機構,提高為居民提供公共服務的水平。把不應由政府承擔的工作逐步轉向由專業部門直接承擔,減輕居委會的工作負擔;需要由社區協助完成的任務,應當與社區組織協商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積極培育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建設和服務,號召社會組織依法開展慈善、捐贈、救助以及其他為群眾服務的活動。各職能部門要轉變觀念,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深入社區加強服務與指導,利用自身的優勢從物質上、人員上、指導上、協調上大力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同時,要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評議監督制度,定期組織召開評議會,由社區對各職能部門服務社區的工作情況進行評議,提出建議,並把評議結果作為考核部門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以促進職能部門改進工作作風,真正深入基層,服務社區。

  3、加大財政對社區的投入力度。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制度,增加公共財政對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重點解決污染治理、能源清潔、環境優美、交通順暢、信息暢通等問題。在市財政對社區投入的基礎上,區財政要建立社區居委會經費保障制度,保證社區組織開展工作需要的經費。採取多種措施,解決社區居委會辦公和開展活動的用房問題。建立健全對社區組織發展公益事業的專項補助制度,採取項目管理辦法,支持社區基層組織開展公益事業。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保證政府的投入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推進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創建祥和社區

  按照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的要求,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責,創新就業服務模式,引導和組織社會力量,積極推進面向基層、覆蓋全區、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服務體系建設。

  1、推進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在社區居委會建立政府扶助、社會參與的就業技能培訓機制。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對城鎮失業人員提供免費基本技能培訓。加大對城市社區公益性崗位的投入,大力開發勞動保障協管、社區矯正協管、流動人口協管、治安巡邏、公共衛生保潔、公共環境綠化、公共設施維護以及文化、體育、托老、托幼服務等公益性崗位。建立社區就業服務組織網絡,落實各項促進就業政策,使社區就業困難人員能夠實現靈活就業。積極推動社區創業工作,開展創業指導、創業培訓以及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使有創業需求的群眾得到幫助,實現創業帶動就業。建立低保與就業聯動機制,加強就業政策宣傳,使下崗失業職工能夠及時掌握就業信息,鼓勵和促進下崗職工在社區就業。

  2、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資金,逐步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範圍,加快建立與全區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逐步實現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積極開展基層社會救助服務,落實分類救助、專項救助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持社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幫老、助殘服務活動,切實幫助困難群體解決生活難題。

  (三)深入開展“四進社區”活動,創建文明社區

  圍繞“新北京、新奧運”目標,以“共建和諧社區,實現人文奧運”為主題,深化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把社區建設成為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的陣地,以此推動社區向著和諧、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

  1、科教進社區。科技部門以“講科學生活,建文明社區”為主題,充分利用社區服務中心和文化站(室)、社區廣場以及社區單位的各類文化設施,持續、深入地開展科普文化宣傳、科普影片展映、科普實踐活動,舉辦奧運科普系列報告,宣傳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弘揚“友愛、互助、奉獻、進步”的精神,倡導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鄰里互助、家庭和睦的社會風氣,提高居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教育部門要加大對社區居民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力度,要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社區教育運作機制,以市民學校為載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加強對群眾性學習活動的管理,創建學習型個人、學習型家庭,從而創建學習型社區、學習型社會,達到建設和諧社區的目標。

  2、文體進社區。文化體育部門要以“豐富社區文體活動,努力建設和諧社區”為主題,整合文體資源,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各種文體設施,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文體活動,樹立“社區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良好意識和輿論氛圍,通過深化文明小區、文明樓院、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增強社會凝聚力,提高社區居民的文明程度。要進一步加強社區文體活動設施建設,每個社區要建有一個室外(不低於300平方米)、室內(不低於100平方米)的,供居民讀書閱報、娛樂健身、開展文體活動的場所,並不斷提高設施的檔次和管理水平。落實全民健身行動計劃,增強市民體質。

  3、法律進社區。司法部門要以“加強法制教育,搞好法律服務,維護社區穩定”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社區普法、社區調解和法律諮詢、援助等工作,把法律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4、衛生進社區。按照“普及健康知識,搞好衛生服務,提高健康水平”的原則,突出加強社區衛生設施建設的重點,提高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按照社區衛生服務標準,努力做到每個社區都有一個衛生服務站。大力培養社區醫療衛生技術和管理人才,逐步做到每個衛生站都有全科醫生。建立有效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大病進醫院、小病在社區”的目標,使社區衛生服務站真正發揮公共衛生網底的功能,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綜合性服務。

  (四)加強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創建平安社區

  要按照“責任上移、重心下移、關口前移”的總體思路,全力打造“社會政治穩定、刑事發案減少、治安秩序良好、執法公正文明、人民群眾滿意”的平安型社區。要堅持打擊與防範並舉,治標與治本兼顧,防範為主,治本為上。社區管理與社區治安緊密結合,建立社區安全防範的長效機制。要充分發揮居民小組、樓層中心戶、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樓門組長的作用,做好人民調解工作,把重點放在排查調處多發性、易發性和容易激化的矛盾糾紛上,立足平常,重在防範,從苗頭性抓起,細微處抓起。要進一步完善綜合治理工作網絡,建立健全以派出所為骨幹,以治安巡邏隊、聯防隊和保安力量為依託,以治保、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和幫教等有關組織為基礎,專業隊伍與群眾相結合,人防、物防、技防並舉的群防群治體制。要堅持社區管理與社區治安相結合,增強治安防範的整體效能,充分發揮社區內單位組織的作用,尤其是單位保衛組織,公共場所、特種行業、物業管理部門的保安隊伍,在社區民警的統一協調下開展聯防,把綜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區內各個角落。要積極創新安全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把安全單位、安全校園、安全市場等創建活動統一起來,減少社區內違法犯罪活動的空間。要全面落實並規範社區警務工作,積極探索警民共建、資源共享、家園共管的方式,形成防範一點、巡查一片、輻射一方的防控網絡,創建平安社區。

  (五)深化社區環境建設,創建綠色社區

  要加強社區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增強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和公德意識,倡導節約型可持續綠色消費模式,大力整治各種環境污染和損害居民利益、破壞人居環境和諧的行為。要深入開展“綠色社區”創建活動,社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不少於平方米,不斷提高社區環境質量和生態水平。社區居委會對本社區的環境整治要切實負起責任,動員、組織社區內單位和廣大居民積极參加社區環境衛生活動,義務植樹、種草、護綠,義務打掃居住區環境衛生,使美化社區環境成為居民的自覺行動。到2008年,社區環境達到硬化、凈化、綠化、美化、亮化的“五化”標準。

  (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建穩定社區

  建設和諧社區,基層組織承擔著重要責任。要切實加強街道和社區的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基層黨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和公共事務服務中心。要圍繞社區的職能定位和建設“和諧社區”的目標要求,把群眾想要做的事,變成基層組織的工作,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發揮服務作用,在維護穩定、為群眾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上發揮促進作用,組織、動員和帶領群眾共同創造幸福生活。

  1、圍繞中心加強社區基層組織建設。要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關於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意見》(京發〔2005〕15號)精神,明確工作職責,拓寬工作領域,改進工作方式,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健全黨員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使廣大黨員更好地實踐黨的宗旨,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適應新形勢與新任務的要求,主動、自覺、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重點轉到群眾工作上來,不斷創新維護群眾利益的方式與途徑,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營造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

  2、圍繞健全社區基層民主自治制度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社區居民會議制度,制定社區居民會議議事規則,規範社區民主決策程序。加強社區居委會建設,明確工作職責,完善組織結構,切實保障基層社區組織的有效運轉。開展社區與部隊、社區與學校、社區與單位、社區與農村等共建活動,建立協商議事制度。採取聯席會等多種形式,加強居委會與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駐社區單位的聯繫,定期研究社區共駐共建事項,實現資源共享,解決好群眾普遍關心的各類物業糾紛。要逐步建立社區聽證會制度,聽取居民的意見,進一步提高社區民主管理水平。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居民自治機制,切實保障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推進社區事務公開,健全社區自治組織的民主理財制度,加強經費使用情況監督,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3、圍繞服務群眾、凝聚人心開展工作。每個社區要大力培育群眾性服務組織和團體,發展社區志願者組織、老年人組織、殘疾人組織、群眾性文體教育組織以及各種社區服務組織,建立以社區為基本單元的新型組織動員體制,協助街道做好社區服務、治安、衛生等方面的工作。通過開展層次多樣、內容豐富的志願者活動、幫貧扶困活動、社區義工活動、群眾互助性服務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幫助困難群體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便民服務、家政服務,為廣大群眾創造更加便捷的生活環境。

  4、緊緊圍繞穩定大局、化解各類矛盾開展工作。社區居委會要建立健全群眾利益表達機制,建立社區專職工作者分片包戶的工作制度,傾聽群眾的意見要求,掌握群眾的基本情況,反映居民的利益訴求,構建新的群眾工作網絡,努力使矛盾糾紛在基層有人問、有人管、有人幫助解決,實現各類矛盾糾紛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切實把各種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在基層。積極利用網絡技術,建立社區服務平台,方便群眾辦事,暢通民意渠道。加強鄰里糾紛、民事糾紛和勞動爭議的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的作用,幫助群眾依法維權,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區穩定。

  四、建設和諧社區的保障機制

  建設和諧社區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關係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需要動員全社會參與的社會工程,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需要加強領導,各方配合,通力合作,逐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格局。

  (一)切實加強領導。建設和諧社區有力度、有速度、有程度,加強領導是關鍵。要充分認識建設和諧社區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大意義,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建設和諧社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加大社區建設力度,把建設和諧社區作為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內容,擺上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研究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並及時解決,切實做到思想上重視、組織上保障、工作上落實、經費上到位,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二)形成整體合力。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找准自身在建設和諧社區中的優勢和位置,切實履行職責,指導做好社區黨建、教育、文化、勞動就業、醫療衛生、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社會治安、市政等工作。要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既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又積極配合、密切協作。社區內所有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個體經營戶,作為社區主體的組成部分,要增強共駐共建意識,積極為建設和諧社區做出自己的貢獻。民政、市政、規劃、衛生、文化、體育、教育、政法、街道等部門作為建設和諧社區的主要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職責,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綜合協調和監督檢查的職能作用,把建設和諧社區作為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抓緊抓實,抓出特色,抓出成效。區、鎮財政要進一步加大對城市社區和自建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各項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切實改變社區基礎設施缺乏、簡陋的狀況,切實保障社區幹部的待遇,使社區居民活動有場地,社區組織辦公有地點,社區隊伍工作有活力。同時,要廣開渠道,堅持政府投入為主,廣泛吸收民間資金,鼓勵社會各界捐助,建立和完善政府與社會相結合的多元投資機制。

  (三)加強隊伍建設。社區工作者要進一步樹立宗旨意識、服務意識,密切聯繫社區群眾,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在新形勢下社區建設的新路子,做到政治上強、業務上精、政策上熟,不斷提高建設和諧社區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區幹部的選聘機制、培養機制和考核機制,教育和引導社區幹部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把社區工作做得更好,為建設和諧社區做出貢獻。

  (四)努力營造氛圍。要加大建設和諧社區的宣傳力度,通過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上開闢專欄、專題等方式,廣泛宣傳建設和諧社區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目標要求和主要內容,宣傳建設和諧社區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面,強化廣大幹部群眾建設和諧社區的意識,營造“社區是我家,和諧靠大家”的濃厚氛圍,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和參與建設和諧社區工作的良好局面,使建設和諧社區深入人心,成為群眾的強烈願望和自覺行動,做到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受益者。

  建設和諧社區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與建設和諧社區相關的民政、市政、規劃、建設、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政法、信訪、計生、組織、人事、財政、勞動、城管、園林、街道、物業等部門,都要根據建設和諧社區的主要任務,結合本部門工作職能,研究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和落實措施。社區內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各類服務組織都要按照和諧社會的要求,搞好本單位、本部門社會和諧的構建工作,湧現出更多的和諧單位、和諧校園、和諧企業,從而進一步加快構建和諧社區的步伐,為構建和諧順義做出積極的貢獻。



區人民政府關於建設和諧社區的工作意見 標籤:和諧社會 為人民服務 兩個文明建設 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