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範文大全>計劃方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21世紀,大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宏觀環境都會發生諸多深刻變化。全面估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新形勢,充分體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增強綜合競爭力,對於大連今後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新世紀面臨的宏觀環境

  1.國際環境: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全球化,以信息技術和生物科技為核心的高新技術革命,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將是21世紀初主導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顯著特徵,並呈日益增強之勢。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繼續向多極化發展,進入大變動、大調整、大重組的新階段,和平與發展仍為主流。

  2.國內環境:“十五”時期,我國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加快發展和加快調整、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將是這一時期的突出態勢。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實施西部大開發、推進信息化和城鎮化等重大舉措,都將使國內的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沿海發達地區在新一輪建設高潮中都在力爭率先實現現代化,競爭日趨激烈,並集中表現為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較量。

  二、搶抓機遇,加快發展

  1.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在即,使我國的對外開放將由有限開放轉為全方位開放,由政策性開放轉為法律框架下的開放,更有利於大連實施“外向牽動”、“口岸經濟”戰略,加快與國際經濟的融合,充分利用兩種資源,面向兩個市場,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並舉,在更高程度上、更大範圍內進一步擴大開放,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切實提高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

  2.世界新技術革命的迅猛發展和我國科技創新潮流,為我們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憂患意識,積極進取,繼續堅持“引進外來的,推廣自己的,孵化新生的”發展思路,瞄準世界先進水平,重點突破,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同時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產業升級,實現跨躍式發展。

  3.全球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我國“十五”時期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的發展思路,都將極大地推動大連結構調整。搶抓機遇,選准產業發展方向,構築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市場前景廣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的新產業群和產品群,加快發展,增強實力。

  第三章 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按照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要求,貫徹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實施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着眼於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和基本實現現代化,深入實施四大經濟發展戰略,全方位推進改革,多層次擴大開放,切實依靠體制創新、科技創新,把環境優勢和口岸優勢轉化為強大的經濟發展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增強綜合競爭力。既要強市也要富民,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基本確立起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旅遊中心、信息中心地位;在高新技術產業、旅遊會展業、縣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等領域實現新突破;在城鎮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擴大開放等方面再上新台階。通過5至10年的調整與發展,使大連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均居中國北方大城市前列,在東北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

  2.主要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預期增長10%以上,為提前實現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堅實基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4000美元。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6%,總規模1600億元以上;外貿自營出口年均增長14%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10%左右。

  ——結構調整目標。初步完成老工業基地經濟結構調整任務,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8%左右,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1/3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55%左右。

  ——城市建設目標。進一步加強以供水、快速軌道交通、信息網絡化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文化設施建設,構造樞紐性城市功能,城市環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衛星城市建設實現新突破。

  ——生態環境目標。進一步防治城市大氣和近海海域污染,主城區基本消除工業污染。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85%,城市、縣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到95%和80%以上,城區逐步實現集中供熱和生活排污處理小區化。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平方米左右;全市森林覆蓋率40%以上,自然保護區面積覆蓋率提高到3%以上,把大連建設成為現代化生態型城市,躋身世界500個生態環境最好城市之列。

  ——社會發展目標。全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長率為1.18‰,常住人口控制在570萬人左右。完善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體系。全市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提高到70%左右,適齡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30%,全市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長到12年以上,勞動人口接受繼續教育有較大提高。人人享有衛生保健。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9%。社會治安環境良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人民生活目標。以改善住、行條件為重點,加大住宅小區升級改造和“康居房”建設,城鎮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積增加到16平方米以上。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8%。

  2.重點任務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優化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推動北三市大開放,大發展,增強大連整體綜合競爭力。

  ——扶強高新技術產業: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扶持,加快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發揮科技進步對經濟的倍增作用,建設國家級高新技術孵化基地和軟件出口基地,推進產業整體素質的提高。

  ——發展開放型經濟: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領域,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發揮先導區的窗口、輻射和帶動作用,加快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

  ——推進城鎮化建設:強化和完善中心城市對縣域經濟的服務、帶動、輻射功能,推進小城鎮建設,形成“市區體現繁榮繁華,郊縣體現實力水平”,優勢互補、結構協調的經濟發展新格局。

  ——構築人才高地:全面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積極營造優秀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健康成長、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和氛圍;積極營造政策透明、高度開放、吸引人才創業的體制、機制環境。

  ——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準:突出以人為本,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

  第四章 發展開放型經濟

  緊緊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機遇,充分利用好過渡期,加快經濟運行環境、機制與國際規則全面接軌。進一步推進全方位的對內對外開放,形成新的引資高潮。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的開放戰略,藉助口岸優勢,環境優勢,積极參与國際國內分工合作,加快與國際經濟融合的步伐。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國際競爭力,強化大連服務東北、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集聚力和輻射力,推動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

  一、改善對外開放軟環境

  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加強培訓學習,培養一批通曉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高素質人才,努力增強政府、企業適應世貿組織規則和運用各種政策手段的能力。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通過政策引導和經濟預測指導,有效地運用世貿組織的保障機制,促進幼稚產業成長,增強企業應變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充分做好開放金融、保險、電信、外貿、內貿、旅遊、中介諮詢等服務領域的準備,制定相應管理辦法,趨利避害。進一步改善外商投資的軟環境,逐步對外商投資實行國民待遇。進一步理順體制,規範管理,簡化程序,加強監管,減少行政性審批,實施備案制,維護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興辦雙語學校,開展雙語文化宣傳教育,切實解決好外商子女入托、上學等實際生活問題,安商富商。

  二、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

  堅持擴大利用外資,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重點鼓勵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產業、環保產業、農業和出口創匯型產業,參與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等。在繼續加大引進港台地區和日韓投資的同時,加大對歐洲、北美等發達國家的招商力度,積極吸引資金密集、技術檔次較高的大項目和跨國公司,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的新突破。在投資領域上採用BOT、TOT、項目融資、發行股票、經營權轉讓等多種形式,拓寬引資領域,開闢融資新渠道。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採取多種方式利用外資進行資產重組、嫁接改造。抓住有利時機,積極推進大企業集團與跨國公司的戰略性合作。鼓勵中小型企業對外合資合作。充分利用外國的駐連機構和大連駐外機構,大力發展招商中介組織,加大網上招商力度,降低招商成本,吸引更多的合資合作項目。

  三、擴大外貿出口

  建立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對外貿易促進體系,深入實施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市場多元化、大經貿等戰略,努力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繼續加大機電產品出口,努力增加軟件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使之逐步成為出口的主體產品。在鞏固現有出口市場前提下,全方位、多渠道地開闢新市場。進一步壯大出口主體力量,積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企業增加出口,推進工貿、商貿、科貿、農貿的聯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不斷擴大大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覆蓋面。進一步發展服務貿易。深化外貿企業改革,完善經營管理機制,增強擴大國際貿易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實施“走出去”戰略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 標籤:科學發展觀 經濟學是什麼 萬曆十五年 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