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對一些品行特殊的學生心存戒備了,但憑着對教育的堅定,還是義無反顧。這樣的學生可以說幾乎每個班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們往往被當老師們當作反面教材,是班級中的“反面學生”、“反面人物”,他們的言行早已列入了班級管理的黑名單,同學、老師都已對這些學生心存成見,因而要轉變這樣的學生真是“難於上青天”。
有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這類品行的形成也絕非偶然,其中有家庭因素,個人因素,教育因素,等等。久而久之,他們便會百毒不侵,形成了我形我素的一套,說的做的都異於常人,老師們無可奈何,因為他們往往軟硬不吃,好話聽不進去,忠言放不下去,懲罰無所謂,偏見不當回事,即使所有同學和老師都瞧不起他,也無關緊要,即使所有人都對他好言相勸,也無動於衷。對於這樣的學生,似乎是死蟹一隻而已,更讓老師擔心的還是他們不但自己不能做好,還常常影響他人、影響課堂。
具體地說,這類學生往往喜好唱反調,走與眾不同的路線,思考與眾不同的問題,或者故意扯到另外地方上去,以引起同學和老師的關注,或達到擾亂課堂的目的。在開學第一天,一個很不自覺且時常鬧事的學生被我安排在第一排,還算不錯的是他沒有大的動作,最多弄弄人家的書包,上課橫着坐,將手放到後面的桌子上,時不時地嘀咕一些東西。當我提出每位同學帶幾本書來充斥班級的圖書角的時候,他突然說:“可不可以帶有裸體女人的雜誌啊?”我有點生氣,但並沒有喝斥他,我的習慣也不會因這樣的事而斥責人的,我走近去,輕輕地告訴他:“這樣的書同學們不愛看,如果你覺得好看,你就在家慢慢地欣賞吧!”我知道他也並沒有真想帶這樣的書來的意思,只是故意來為難老師,引起同學們的嘻笑,他自己也不一定會喜歡看這樣的書,雖然充滿好奇,雖然想要學壞,覺得自己有壞的資本,但如果我們不給他提供這樣的溫床,讓這種思想爛死在自己的田裡,豈不更好?他討了一個沒趣,我感覺他即使家長不管,在家也沒有興趣一個人去看這樣的東西,何況他也聽出我的語氣里那種反唇相譏的味道了。
而後,在我提出班級的植物角里要同學們自帶部分植物時,他又提出“可不可以帶南瓜來?”的問題,大家都笑了,這似乎是一個故意搗蛋的問題,我先輕輕地跟他說:“除了南瓜,還有西瓜、冬瓜,當然,你還可以帶個傻瓜來!”說著,還摸了摸他的腦袋,“不過,這些東西並不能擺在這裡。”在總結時,我特意強調要注意一些只唱高調沒有實際行動的現象,比如有些人說要帶個南瓜來,可能下次來的時候竟連塊西瓜皮都不帶來,以前就有這種說的很好聽,但沒有實際行動的情況,不是怕麻煩,就是捨不得,不肯拿來,結果將家裡快要死的植物拿了來,或是那種看了讓人可憐的、在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花盆裡種着一棵小得不能再小的仙人掌。那個學生似乎聽懂了,在一齊歡笑之餘,好像少了一份狡黠。
對於這類從“反面學生”“反面”而來的問題,我覺得不一定適於教育法中的呵護式的教育,對他們身上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不正確的思想,應當予以制止,如果不能從正面加以正確地引導,那就從反面進行尖銳的揭露,讓他們將自己暴露給自己看。當他們看到自己如此不合邏輯、如此可笑的思想后,我覺得他們是應該覺醒了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要讓這樣的孩子轉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能這樣舉一反三的,而在於長期地慢慢地過渡。他們的“反骨”,可以說是從低段開始甚至幼小開始早已“培養”了的,有的是家長的慣縱,有的是自己的放任,總之,都覺着自己要有點與眾不同才是,喜歡出“風頭”,喜歡讓人吹捧,而自身言語行為的不檢點,又導致他人對他沒有一點好感,因而又有一種自卑感,他們的“反”是主動積極的反,有的甚至是動了腦筋的反,只想標新立異,看人家的好戲。其實,“反面”也並不反,只是因為有太多的約定俗成式的想法,讓人產生了期待效應,而反面者往往做不到。所以,最好的方面,還是在改變他們之前,先找到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優點,而且確實是非常優秀的方面,然後再假以引導,轉移以更多的興趣和方面上去。
育人始終是一門藝術,而且也非常之忙,在日常觀察的瑣碎中,我們似乎還可體察他們的一些可愛、可恨之處,都是需要潛心研究的。
從學生的“反面”看“反面學生” 標籤:學生的無奈作文 小學生的煩惱作文 學生的心聲作文 學生的煩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