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一向低調,似乎少有人知,但提起他培育的“掖單”系列高產玉米種子,卻是家喻戶曉。30多年間,他先後選育玉米高產新品種30多個,6次開創和刷新了我國夏玉米的高產紀錄,這些新品種獲得了大面積的推廣,最多時推廣種植面積佔到全國玉米總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
李登海曾調侃自己的工作是當全國人民的“廚師”:“中國人多地少,要實現農民的增收,就要靠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拿出最好的農作物品種。”
一粒金玉米的發芽路
1949年11月出生的李登海的人生與玉米是不可分割的,他研製出來的雜交玉米品種讓玉米的產量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同時,玉米也成就了李登海人生的輝煌。
李登海初中畢業后回到了養育他的故土山東萊州市西由鎮后鄧村,當時農民們經常感嘆說:“大粒的(玉米)打不過小粒的(小麥)!”1973年,李登海的夏播玉米畝產達到620公斤,全縣為之震動,他也跨進了萊陽農業學校(現萊陽農學院)的大門。在萊陽農學院,李登海遇到了改變他命運的劉恩訓教授。搞遺傳育種的劉教授把他從大洋彼岸帶回的20粒美國雜交種和若干育種材料送給了李登海。
從1985年4月創辦起我國第一個農業民辦科研單位——萊州市玉米研究所,到後來的登海種業順利上市,李登海經歷了整整20個年頭。
由科研人員到首富科學家
登海種業正是李登海以玉米育種和栽培專家的身份創建並逐步成長起來的。
據介紹,1985年4月,李登海創辦起一個集科研、生產、推廣、經營於一體的我國第一個農業民辦科研單位———萊州市玉米研究所。1993年5月升格為萊州市農業科學院,下設4個研究所和一個負責推廣經營的遠征種子公司。
1998年,登海種業有限公司成立,萊州市農科院以所屬遠征種子公司出資,占註冊資本的68.86%,李登海以實物資產出資320萬元,占註冊資本的31.14%。后經增資,農科院的股份增加到了89.33%。
2004年3月8日,排隊近3年的登海種業在證監會發審委順利過會。
背景資料 雜交玉米之父
在當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檔案記載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美國先鋒種子公司的創始人華萊氏,世界春玉米高產紀錄的保持者;一個就是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的創始者。
在我國育種領域,也有“南袁北李”之說。“南袁”是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就是指李登海,緊湊型玉米研究的創始者,被稱為“雜交玉米之父”。
據介紹,30多年間,他先後選育玉米高產新品種30多個,6次開創和刷新了我國夏玉米的高產紀錄,這些新品種獲得了大面積的推廣,最多時推廣種植面積佔到全國玉米總種植面積的1/3。
2004年2月20日,是中國種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科技獎勵大會上,李登海研究員主持選育的緊湊型玉米新品種掖單13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領導人親自為之頒獎。這是緊湊型玉米推廣以來獲得的最高等級的科技獎勵,也是對李登海30年來玉米育種工作的最大鼓勵。
李登海研究員現任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主任、全國人大第八屆、第九屆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他在雜交玉米方面特別是在緊湊型玉米育種和高產栽培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承認和尊重,被種業界譽為“南袁北李”,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
黃土地里摳出來的良種
風靡世界的綠色革命實質上是種子革命,能夠持續不斷地推出國內外領先的玉米良種,這是李登海對中國玉米高產發展道路的決定性貢獻。
李登海育成的第一個玉米良種是“掖單2號”,誕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經驗收單產1553.2斤,首創我國夏玉米單產最高紀錄。全國推廣近20年,至今仍保持每年1000多萬畝的種植面積。20世紀80年代後期,李登海又育成了掖單12號、掖單13號等畝產超噸糧的緊湊大穗型新一代玉米良種,其中掖單13號被全國16個省(市、區)審(認)定,創下全國年種植近5000萬畝的紀錄,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八五”、“九五”期間緊湊型玉米的主推品種。繼“掖單”系列之後,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李登海又育成了抗病耐密、優勢更強的登海1號、3號、9號等“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種,在省級和國家級區試中表現突出,通過審定后快速推向全國,成為跨世紀的主推品種。
迄今,李登海親手選育的40多個玉米良種的種植面積,最大年份佔全國種植面積的1/3以上,全國沒有先例,世界也屬罕見。
凝結在這些豐碩成果之中的,是李登海3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李登海從小跟母親熬過苦日子,靠母親織魚網、編草辮供他上小學、上中學。後來他當了萊州市后鄧村農科隊隊長。那時他家鄉多年沿襲種植的玉米“二馬牙”、“小粒紅”,畝產只有兩三百斤,而美國等發達國家玉米的畝產已達兩三千斤,這一差距深深刺痛了李登海的心。為儘快育出自己的玉米高產良種,他離別家鄉親人,一個人萬里迢迢來到海南島,搞起了玉米加代育種。
在海南一個叫荔枝溝的偏僻小寨,李登海住一間背靠大山沒有門板的小茅屋,穿一條成天汗津津的短褲,吃白己架火燒煮的畫疙瘩,縱然潮濕、高溫、蚊叮蟲咬、瘴病煎熬,他仍潛心育種,矢志不渝。
除了拼搏流汗,李登海的育種生涯還曾受到兩次重大打擊。一次是1985年初,農村推行家庭承包制后農科隊解體,原來的實驗田、同伴和科研條件統統沒有了,痴迷於玉米育種的他一下成了一隻“孤雁”。另一次是1991年,李登海辛勞過度突發腦血管梗塞,生命垂危,在醫院緊急搶救住院70多天。李登海抗住了厄運的打擊。農科隊解體不久,他毅然又從城裡轉回家鄉,利用母親的幾畝口糧田和責任田繼續鑽研育種。隨後他創辦起生機無限的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技實體——萊州市玉米研究所(1989年擴建成萊州市農業科學院)。熟悉他的科技工作者和農民都說:玉米就是李登海的魂,玉米就是李登海的命。
雖歷經坎坷,他仍堅忍不拔,“為國育種,沖向世界”的雄心始終沒有泯滅。他最傾心的一句格言是:“誰能掌握種子,誰就能掌握世界。”科學家同行欽佩地稱他的成果是“從黃土地里硬拱出來的”。
在1995年以來農業部公布的我國農業科研單位成果排名榜和育種單位玉米新品種推廣面積排名榜上,萊州市農科院都名列第一。
突破高產極限創造世界紀錄
用自己培育的“掖單”系列玉米良種影響中國糧食生產最高決策層,以緊湊型取代平展型玉米,使20世紀末緊湊型玉米在中國種植比例迅速增長到80%以上,這是李登海對中國玉米事業作出的又一重大貢獻。
李登海由玉米株型改型研究入手,確立了緊湊型玉米的育種栽培方向。他提出的株型與雜種優勢互補的論點,雜種優勢與群體光能有機結合的論點,在育種理論上都是新的突破。他利用自己選育的“478”自交系組配的雜交種,表現出高光效株型莖葉夾角小、葉片挺直上沖的緊湊型玉米理想特徵,其葉向值、消光係數、群體光合勢、光合生產率等生理化指標更趨合理,實現了種植密度、葉面積指數、經濟係數和較高密度下單株粒重“四個突破”。玉米種植密度平均增加1000株到1500株。在李登海“掖單13號”、“掖單12號”育成不久,我國著名的玉米專家佟屏亞、黃舜階等就指出:李登海的良種為我國緊湊型玉米的利用展示了廣闊前景。
20世紀80年代末,在我國玉米緊湊型觀點同平展型觀點僵持對立不下的時候,國家農業部依據李登海等科學家的卓越貢獻,適時提出將全國玉米種植由平展型向緊湊型轉移。1990年9月2日,建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全國玉米生產會議特意安排在萊州市召開,頗有現場會之意。
李登海為確立緊湊型玉米新的主體地位不遺餘力。他在原玉米研究所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創建起農科院,組織全國12個省市玉米主產區,發起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緊湊型玉米研究會,並聘請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拍攝發行影片《緊湊型玉米高產栽培》。
具有崇高科學道德的李登海,每年都無償將試驗示範種子發送給全國幾百個科研單位,將自己的“478”等自交系無私提供給其他育種專家。全國許多地方利用“478”組配成的新的緊湊型玉米雜交種有40多個通過審定。在中國,育種、栽培通常屬於兩個領域。李登海將兩副重擔一肩挑。他用自育的緊湊型玉米良種,配以精準栽培模式,突破了平展型玉米的高產極限,先後5次創下全國夏玉米單產最高紀錄,並一舉創下畝產1096.29公斤的夏玉米世界單產最高紀錄(平展型玉米單產最高700公斤左右)。全國玉米專家顧問組副組長魏義章在驗收產量后激動地說:“我在這裡看到了玉米王國的珠穆朗瑪峰。”在國家和各級政府、農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緊湊型玉米在全國快步取代了平展型玉米,李登海也被譽為“中國緊湊型玉米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良恕,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名植物生理和遺傳育種科學家李振聲,了解了李登海在緊湊型玉米的主導貢獻地位后,在李登海《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證書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李登海小傳 標籤:自我小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