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生活,大部分以動物為主人公,極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個故事都富涵哲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許多寓言中,我最喜歡的寓言是《磨坊主和兒子與驢》。
這則寓言講的是有個磨坊主和他的兒子一起趕着他們的驢子,到鄰近的市場上去賣。他們走了一會兒,看見了一些聚集在井邊談笑的婦女。其中有一個女人說:“看,多奇怪的人,有驢子不騎,卻要走路。”磨坊主聽到此話,就讓兒子騎上驢子。走了不久,有一個老頭說:“你們看看,懶惰的孩子騎着驢,而他年邁的老父親卻要行走。下來,你這小傢伙!”年老的磨坊主便叫兒子下來,自己騎上去。沒走出多遠,又來了一群婦女和孩子,幾個大人說:“你個無用的老頭,怎麼可以自己騎在驢子上,讓那可憐的孩子跑的一點兒力氣都沒有啦?”沒有主見的老磨坊主聽了,立刻讓自己的兒子也騎上驢子。快到市場時,一個市民看見了他們便問:“朋友,請問,這是你們自己的驢子嗎?”老人說:“是的。”那人說:“從你們一起騎驢的情形來看,你們兩個騎驢子,還不如你們兩個台驢子呢。”老磨房聽了,便和兒子一起把驢子的腿捆,用一根木棍將驢子抬上肩向前走去。經過市場口,很多人來圍觀,取笑這父子倆。吵鬧聲和這種奇怪的擺弄是驢子很不高興,他掙斷了繩索和棍子,掉到河裡去了。老磨坊又氣又羞,連忙從小路跑回家去。
讀了這個故事以後,我知道了眾口難調,如果想讓所有的人都滿意,最後可能會讓所有的人都不滿意。
讀《伊索寓言》有感 標籤:讀《伊索寓言》有感作文 《伊索寓言》作文 《伊索寓言》讀後感作文 伊索寓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