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爺爺說:“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裡,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都必須旗幟鮮明。”他老人家的話真是說到我們的心坎里了。
我是聽着胡錦濤爺爺的諄諄教誨長大,他的每一句話語是那麼親切、感人心扉,我都記得清清楚楚,他那話語似千鈞一髮之力,猶如那殷紅的血液一般,在我的身體中流淌,它們在我的骨子裡萌芽、生長,它們——將伴隨着我度過一生。
八榮八恥,就是八種中國人應該具備的好品質,也是八種中國人永遠都不要觸犯到的法規,這寥寥幾字的詩歌,是中華兒女為人處事的一個準則,教導着我們要光明磊落地做事,剛正不阿地度過一生。
其中“敬廉崇潔、誠信守法”就是很重要的幾條準則。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是社會安樂和平的基礎。守法,則是每一個公民應該遵守的、並且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的。法律是公私分明的、是嚴肅的,但是,你一旦觸犯了它,它就會不留情面地懲治你,它的存在,使社會穩定而和諧,人們離不開它,國家離不開它,但是依舊有人想觸犯它,正因為社會上有這種人,而且不少。因此,一個國家需要的便是最完整的、最公平的、最公正的、最嚴格的法律法規。
不僅僅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守法,其實,審判好壞的法官更應該守法。
法官,這個威嚴而神聖的字眼,肩負了人民的重託,就是實行法律的人,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官就是天平,天平需要的是精準,天平不能壞掉,它需要保持它的精準,不精準的天平需要去修理,如果修不好,就丟掉,一個天平丟掉了,就會有下一個天平補上。法官,也需要守法,法官一旦觸犯了法律法規,必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一個人最傷心的事莫過於良心的喪失,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莫過於公正的誤判。當每個人都不珍視瑣事上的公正時,那麼所有的瑣事積累起來就將無法想象。由此可見,法律法規影響着整個國家,它和一個國家的命運拴在了一起。有時,有些觸犯了法律的人僥倖逃走了,可是,你知道嗎?他逃走了這一次,下一次觸犯法律的時候會懷有僥倖心理,便會再次觸犯法律,可是,他做的壞事太多了,假如積累起來,就會罄竹難書,這時,法律就會公正公判。
社會的安定和諧不僅僅是守法這一個方面,法律只是其中畫有濃墨的一筆,一幅好的山水畫需要的是有濃有淡,有深有淺,山水畫是由幾千筆勾勒而拼成的,就像社會一樣,一個安定的社會需要的是每個公民擁有的不同或相同的好品質組成的。
比如說:廉潔。
對於這個褒義詞,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這是最近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到的“反腐倡廉”、“光盤行動”等多個活動中反覆提到的詞語,廉潔的意思就是:“不損公肥私,不貪污”,並且,黨中央多次提出,要掃除公款旅遊、公款吃喝等不良習性。黨中央的措施是多麼有力,穩、准、狠地揪出了一部分黨內的蛀蟲,使這些貪官感受到了黨和人民的威攝力。
有句話叫做:“黑白分明隔一線,廉腐相剋差一念。”公明與賄賂只是一念之差,有些人卻因為錢財而放棄黨性,失去了廉潔,最後受到了法律的懲罰。政府下達了“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口號,這個口號正是群眾的呼聲,在人民的眼裡,不僅僅是安定了社會,更是黨的英明決策。
東晉時有位名將,叫做陶侃,他是一個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廉潔奉公的人,關於他,有個家喻戶曉的故事——《陶母拒魚》。陶侃非常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他把一罐腌制的魚,送到家裡孝敬母親,母親知道了嚴肅地教育了陶侃:不能拿公家的東西,要做一個耿直的清官。陶侃的母親就是用偉大的母愛造就了一位好官。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要做一位好官,必須廉潔奉公。這個故事為我們鳴起了警鐘,警示我們,不要為錢財所惑而做出對祖國、對人民不利的事情。
一個人有了廉潔、守法還不夠,還有重要的一點——“守信”。
“人無信不立”,沒有了誠信,也就有了道德上的缺陷,成為人際交往中不被人信任的人。而言出必行、說到做到的人則會受到集體的歡迎。
當今社會,信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必須堅守誠信的陣地,只有用誠信來釀造生活的美酒,才能活出無悔的人生。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李嘉誠先生所寫的文章,題目叫做:《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我記得上面有這樣一段話:“敵人相信你不單隻是誠信,敵人相信你是因為相信你不會傷害他。例如我是他的競爭者,但他相信我不會傷害他,不會用不恰當的手段來得到任何東西,或是傷害任何一個人。”李嘉誠先生告訴我們:誠信是一種無窮的財富,我們只有真誠待人,才能真正取信於人,進而團結協作,求得自己和他人的共贏。商人最看重的是誠信,有誠信的人才會有好的客戶與他合作,才能在世界上有更大的發言權,只有守誠信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反之,如果沒有誠實和守信的品德,就沒有光明的未來。
“敬廉崇潔、誠信守法“,這正是每個公民、每個國民都需要遵守的法則,它是保證社會安定的關鍵,只有按這八個字行動,才能端正社會風氣,活出璀璨人生!
六年級:戴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