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南方,有一座人間天堂。那裡,有古色古香的建築;那裡,有忠厚樸素的人們,那裡,有醉人的景色;那裡,就是中國古都——紹興。
紹興,有2500年的歷史。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是著名水鄉,酒鄉,橋鄉,書法之鄉,名師之鄉。一條條小河穿插城市間,輕輕流淌,漫步在河邊,把人世間的嘈雜,拋在腦後,看着戴着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銀項圈的玩童,獨自享受這一份屬於你的寧靜。紹興的米酒,舉世聞名。從酒中流瀉出的那份香醇,醉了多少人!同時,紹興也是“東方威尼斯”。一座座小橋,跨過那清澈的河水,橋頭的石獅引來聲聲讚歎。要知道,紹興橋的數量,是威尼斯的5.5倍呢!
如詩如畫的環境,養育出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王羲之,陸遊,徐渭,魯迅,等等這些在中國文化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在這裡譜寫了一篇又一篇優美的文章,演繹了一段又一段不朽的故事,他們是紹興的驕傲。美麗的沈園,壯觀的五泄,幽靜的蘭亭,熱鬧的魯迅故居以及倉橋直街的美食,紹興,令人魂牽夢繞。
走在紹興的街上,你彷彿回到了過去。這裡,沒有高樓大廈,取而代之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築;這裡,路邊沒有創城的口號,取而代之的,是對紹興名人的介紹;這裡,路牌上很少有小廣告,取而代之的,是小學生的書法展;這裡,路上沒有灰塵垃圾,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青翠的小草;這裡沒有大都市的喧囂,取而代之的,是寧靜,文化,韻律,與氣質…。
紹興最吸引我的,就是咸亨酒店以及三味書屋了。由於5年級的一篇課文,使我對紹興三味書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着書上三味書屋的插圖,我真想親自到那兒去看看。聽聽一百多年前,魯迅以及小夥伴的讀書聲。而咸亨酒店,我對它的名字產生了興趣。現在,我終於能一睹它的風采。
走在魯迅故里的小路上,聞着陣陣香噴噴的臭豆腐味,瀏覽着路邊的仿古小店,不知不覺走進了咸亨酒店。咸亨酒店是魯迅筆下孔乙己常來喝酒的地方。在酒店門口,有着孔乙己的雕像。只見他左手拿着一顆茴香豆正要往嘴裡送,右手拿着一碗酒,嬉皮笑臉的看着街上的行人來來往往。看着他,我耳邊迴響起那句話:多乎哉?不多也。
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三味書屋,就在魯迅的故居裡面。我心跳加速,因為激動臉都發紅,步調也加快了許多。經過大堂,我們就置身於三味書屋中了。書屋朝西,正中掛着一幅畫,畫上古樹下有一隻梅花鹿,這就是學生朝着行禮的地方。畫前面是先生的桌子桌上整齊的放着筆墨紙硯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東北角上就是魯迅用過的一張。大家可能就要問了,為什麼魯迅用的座位離先生那麼遠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就不會影響魯迅學習了!
看到這裡我終於明白了魯迅之所以成為魯迅源於他的刻苦和努力。
他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他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他一生不斷積極進取,出國留學,創造過許許多多的文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狂人日記》、《朝花夕拾》。魯迅的文章被翻譯成英文、俄文、日文、德文等多種語言,廣為傳誦。
魯迅離開我們已經70多年了,可讀着他的文章,我仍可感受到他的呼吸。魯迅,他其實離我們很近。現在,魯迅故居已經成了紹興的名片,而魯迅,則是紹興的“形象代言人”。
紹興,令我流連忘返;紹興,令我魂牽夢繞。紹興,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