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喜歡起這句話。時間在變,事物在變,人在變,觀念在變。那些年,我家三代人的思想卻也各不相同,現在我就借文字來說說我這家裡三代人的夢想吧。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奶奶的夢想,一直都是。奶奶是封建時期走過來的,在混亂的年代里,從小就是童養媳,加上地主的剝削制度,一次意外,和妹妹走散了,六十多年過去了,一直都杳無消息。
奶奶漸漸老去,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深,走路越來越不方便。都說老了的人特別容易回憶,也許就是那些年和妹妹的美好回憶,奶奶還時不時的想起她的妹妹,總是在太陽落山的時候,坐在門口,嘆息。偶爾會笑笑,我想可能回憶了那些年美好的事情吧。也會時不時的翻出一雙破舊的繡花鞋,說是送給我姑婆的,只是鞋還沒有送出去,我的姑婆就消失了。
漸漸地,年過八旬的奶奶,老了,八十歲的風風雨雨,足夠花開幾次?足夠春夏秋冬變化幾次?足夠時間的年輪劃過幾次?時間總是那麼折騰人,在漫長的等待中,奶奶好幾次是絕望的,每一次嘆息,我都能深深體會到一種失落感。那麼久的時間,我的姑婆是生還是死都是一個問題,更不用說見上一面。
奶奶八十一歲那年,得到消息說找到姑婆的消息了,可是距離太遠,加上年紀大了,我的姑婆不能來看望奶奶了。奶奶可高興了,翻出那雙繡花鞋,叮囑我的爸爸一定要給姑婆送去,那一天,奶奶笑得很開心,很燦爛,像那一年的少女般,帶了羞澀,帶了憧憬。
再後來一年,奶奶去世了,去世前,奶奶叮囑我們不要告訴姑婆她去世的消息,一直以來,姑婆也不知道奶奶去世的消息,因為這僅僅是一個來自奶奶的秘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這句話,現在聽起來總是很彆扭,可是,在父親的年代里,這句話才是時代的標誌,時代的口號。一直以來,我總覺得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有文化的農民。每次和父親閑談,他都會說到他們那個時代求學的道路。那時,家裡貧困,需要自帶米菜,晚上沒有電燈,需要帶柴火,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父親說他總是書不離手,每次看看書,學學文字,總能在裡面找到快樂。
在那個年代里好學的人有很多,父親只是其中的一名,他的成績不是最好的,可是,也是最優秀的。父親談論着他的過去,“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有錢人,學很多知識,可以有很多錢”父親說。可是最後,我的父親還是沒有成為有錢人,還只是一個農民,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很好奇父親的理想和現實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區別。父親只是笑笑,望着遠方,慢慢的解釋,那時自己錯失的一次機會。
父親一生里最遺憾的事就是沒有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沒有掙到大錢,沒有實現他一直以來的夢。也許也就是這個原因,他把它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他總是鼓勵我和弟弟好好學習,每次檢查我和弟弟的作業的時候,最後一句評語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每次開學也是那句不忘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是90后,我有好多的理想,我想旅遊,我想獨立,我想成長等等,如果說我的理想,這些都還不夠。在21世紀,物轉星移,新的世界,新的未來,我期待的有很多,多到數不清,大到社會,小到個人,我的理想總那麼不計其數。
現在我是一名大學生,我的青春,我要自己做主,我的未來,我要自己決定,我在人生的軌跡上行走,我相信,只要有夢,我的人生就是正確的軌道。
我想對自己說:我的夢,一直在路上。
高三:李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