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兩方面相比,我的童年生活與女兒的童年生活有着天壤之別。
當女兒挑食偏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時,我會發火訓她:“你別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像你這麼大時想吃還吃不上呢。”女兒會苦着臉說:“討厭,又給我上憶苦思甜課了,我吃還不行嗎?”我不免抱怨:“現在的孩子呀,真難伺候,嘴吃得這麼刁,成天挑三揀四的,哪像我們小時候,管它吃什麼,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沒這麼嬌氣。”老公則打趣說:“時代在進步嘛,她現在吃紅薯的境況和你當年吃紅薯的境況一樣嗎?你小時候沒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也沒條件讓你挑剔,你當然只求能吃飽就行。現在咱都小康了,有條件讓她選擇她想要吃的,你就依着她吧。”是啊,現在的孩子趕上了改革開放、和平盛世的好年代,生活上養尊處優,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我童年時生活的艱苦她怎麼想像得出呢?記得我小時候寫作文“我們的生活比蜜甜”,現在不禁啞然失笑,我那時的生活充其量算是酸甜吧,女兒現在的生活才真正比蜜甜呢!如果說改革開放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那麼精神文明的建設更是取得了實質性的飛躍。
就拿我童年時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跟女兒現在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來比吧,我童年時父母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他們對我的學習成績要求和期望都不高。記得當時同村人之間攀比的是誰誰誰家起了樓房,等後來全村人家樓房都蓋得差不多了才比起了誰誰誰家的孩子考取了大學、有出息之類。那時候,我爸媽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他們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再說了,女兒早晚是別人家的人,讀再多書將來還是做一個家庭主婦,因此他們對我的學習成績不怎麼關心,只要我不掛紅燈就行。思想上的不重視導致行動上的不支持,我讀小學時,我的父母從未主動幫我買過一本課外書。我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能體諒到父母的難處,也從不開口向父母要錢買參考書,偶爾借讀到名著,就悄悄地把好詞好句抄下來細細回味或在寫作文時借鑒。當然這也不能怨父母,因為當時家裡有更需迫切解決實際困難,我家的房子是土坯房,而且是外面下大雨家裡下小雨的那種,爸媽省吃儉用一門心思想攢錢蓋房子,哪有“閑錢”供我買課外讀本,能湊齊學費不叫我輟學打工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我的小學同學中就有因交不起學雜費而輟學打工的)。幸虧三年級時教我們語文的張梓芳老師是個城裡人,她整天在我們耳邊念叨:農村的孩子想要跳出農門,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考大學。那時候,農村與城市之間確實存在很大差異,也許是因為看怕了干農活的臟苦累,小小年紀的我特別羨慕城市生活,那時心中強烈的願望就是早日跳出農門,因而就做了個“死讀書、讀死書”的書獃子,後來終於如願以償考上了大學。
再看看女兒現在的課餘生活,是多麼豐富多彩啊!可以參加夏令營,可以去上興趣班,也可以出去旅遊。而我的童年沒有變形金剛、悠悠球、遙控賽車、波比娃娃;沒有電腦、韓流、MP3、網絡……我印象中玩得最多的遊戲就是捉迷藏、踢毽子,推鐵環、跳皮筋之類,玩具大多是純天然純手工製作,沒有半點機械化、自動化的痕迹,我的夥伴中也沒有誰擁有電動玩具,那時即便擁有個布娃娃,也會遭同伴眼饞和嫉妒。寒暑假除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外,就是自覺自愿地幫家裡干農活,幾個夥伴聚在一起瘋玩的機會都不多。現在想想那時我的課餘生活是多麼粗糙和寡然,我的眼界和世界是多麼狹小呵!
兩代人的童年生活,見證了改革開放一步步取得的豐功偉績,我們快樂地分享着改革開放不同階段帶來的不同成果。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兩代人的童年生活(母親版) 標籤:兩代人作文 我的童年生活作文 童年生活作文 三代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