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需要父親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為兒子還小,父親需要兒子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為父親已老。兒子小的時候,眼中的父親是天下最能的人,是英雄;等兒子長大了,眼中的父親總是那麼傳統,很保守。等兒子快老時,才發現原來父親是那麼英明,自己有很多不如父親的地方。
世俗的眼光總歸是世俗的眼光:三十歲之前看父敬子,而三十歲之後是看子敬父。父親有父親的優勢,有經驗,老道;兒子有兒子的優點,有朝氣,創新。父親的成功不一定是兒子的成功,而兒子的成功就是父親的成功,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有一個超過自己的兒子。
每一個做父親的都是在自己父親的陪伴下,走完自己的前半生;而自己的後半生則是在自己的兒子陪伴子,這是一條永不間斷的人類繁衍的鏈條。家族是這樣發展,民族是這樣振興,人類是這樣生息。兒子總是在父親的陪同下走好他的前半生,父親總是在兒子的陪同下走完他的後半生。當父親做成功了一件事,人們會說:“那是由於父親的經驗豐富,”當兒子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人們還會說“那是由於後生可畏,年輕有為”。如果父親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那是廉頗老矣。”如果兒子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還太年輕,不成熟所至。”
人生的旅途總是要伴隨着成熟和稚嫩、歡樂和懊惱、成功和失敗,之所以這樣才使得人生更加神秘和豐富多彩。
其實,父與子原本就是一個人,兒子是父親的裂變,兒子是做父親沒有做完的事情的委託人。兒子會為有一個成功的父親而自豪,父親會為有一個成功的兒子而驕傲!
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兒子超過了自己.
下度過。兒子——父親——兒
父與子讀後感 標籤:《父與子》讀後感作文 父與子作文 母與子作文 讀後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