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裡,媽媽帶我參觀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江上,建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
那天,天上的烏雲像染了墨汁的棉花一樣,過了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雨,濛濛細雨如絲絲銀髮搖曳,像根根箏線抖動。但絲毫沒有淋濕我興奮而高興的心情。
我們一進門就來到了觀瀾亭,登臨遠望,古堰雄姿盡收眼底;俯視腳下,江濤滾滾,直瀉寶瓶,全都江堰呈現出“長龍地上走,銀河天際流”的壯麗圖景。
沿着觀瀾亭的攀梯向下走就來到了二王廟,二王廟古名“崇德廟”,建於公元494-498年,是紀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廟宇。宋代以後李冰父子被封為王,改稱二王廟。瞧,廟內梯回壁轉,亭殿交錯,飛檐疊閣,雄偉莊嚴。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大殿及後殿內有彩塑的李冰父子及歷代“堰功”像,雕刻生動,技藝精湛。廟內石壁還刻有李冰治的口訣:“深掏攤,低作堰”。漫步其間,似入“先都”。
參觀完二王廟,我們登上了全長約500米的安瀾鎖橋,安瀾索橋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之一,又名“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索橋以混凝土樁以承托,用粗如碗口的鋼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
我好不容易才過了使人心驚膽戰的安瀾鎖橋,來到了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
先說說魚嘴吧,它如同一隻魚的嘴巴,聽導遊說它的設置極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勢,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務,而且在洪、枯水季節不同水位條件下,起着自動調節水量的作用。我們的祖先十分聰明,在流量小、用水緊張時,為了不讓外江40%的流量白白浪費,採用榪搓截流的辦法,把外江水截入內江,使內江灌區春耕用水更加可靠。
在魚嘴下的長堤,即分內、外二江的堤叫金剛堤。堤下段與內江左岸虎頭岸相對的地方,有一低平的地段,這裡春、秋、冬、三季是人們往返於離堆公園與索橋之間的行道的坦途,洪水季節這裡浪花飛濺,是內江的泄洪道。
泄洪道,唐朝名“侍郎堰”、“金提”,后又名“減水河”,它因具有泄洪排砂的顯着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着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飛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難,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千斤的巨石,從這裡拋入外江,確保內江通暢,確有鬼斧神功之妙。
來到魚嘴的另一頭就是魚尾,斜對着的就是寶瓶口,它是前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取名為離堆
離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廟伏龍觀。伏龍觀原是晉代為紀念青成隱士修的“范賢館”。因李冰降伏孽龍伏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
走進伏龍觀,只見伏龍觀三面懸絕,一面用石階和開闊的大壩相連,使伏龍觀顯得特別雄偉莊嚴。伏龍觀原有殿宇兩重,后因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伏龍觀中文物甚多。樹立在正殿中的東漢李冰圓雕石像,1974年遷建索橋時於三號橋基坑出土。像用灰白砂岩琢成,高290厘米,肩寬96厘米,厚46厘米,底部有一方榨。石像冠冕長衣,手放在胸前,面含微笑,兩袖和衣襟上各有淺刻題記一行。中行為:“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左為“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龍”;正殿右側豎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閘下開挖護灘時發現的。石像頭部已經被沖毀,背部沖蝕嚴重,專家推斷可能是李冰石像銘文中“三神石人”之一。正殿中的飛龍鐵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約千斤,上有八條飛龍和雲紋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鑄造精品。
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這些工程在我們看來可能會覺得平平常常、簡簡單單,殊不知其中蘊藏着極其巨大的科學價值,它內含的系統在今天仍然是處在當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運用,然而這些科學原理,早在二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運用於實踐了。這真是中華古代文明的象徵,真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時間不早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都江堰,都江堰??中華民族智慧文明、科學創造的結晶??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燦明珠。我想:在人類向21世紀跨越的偉大進程中,都江堰一定將顯示出她更加輝煌的新姿。
離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廟伏龍觀。伏龍觀原是晉代為紀念青成隱士修的“范賢館”。因李冰降伏孽龍伏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
走進伏龍觀,只見伏龍觀三面懸絕,一面用石階和開闊的大壩相連,使伏龍觀顯得特別雄偉莊嚴。伏龍觀原有殿宇兩重,后因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伏龍觀中文物甚多。樹立在正殿中的東漢李冰圓雕石像,1974年遷建索橋時於三號橋基坑出土。像用灰白砂岩琢成,高290厘米,肩寬96厘米,厚46厘米,底部有一方榨。石像冠冕長衣,手放在胸前,面含微笑,兩袖和衣襟上各有淺刻題記一行。中行為:“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左為“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龍”;正殿右側豎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閘下開挖護灘時發現的。石像頭部已經被沖毀,背部沖蝕嚴重,專家推斷可能是李冰石像銘文中“三神石人”之一。正殿中的飛龍鐵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約千斤,上有八條飛龍和雲紋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鑄造精品。
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這些工程在我們看來可能會覺得平平常常、簡簡單單,殊不知其中蘊藏着極其巨大的科學價值,它內含的系統在今天仍然是處在當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運用,然而這些科學原理,早在二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運用於實踐了。這真是中華古代文明的象徵,真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時間不早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都江堰,都江堰??中華民族智慧文明、科學創造的結晶??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燦明珠。我想:在人類向21世紀跨越的偉大進程中,都江堰一定將顯示出她更加輝煌的新姿。
離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廟伏龍觀。伏龍觀原是晉代為紀念青成隱士修的“范賢館”。因李冰降伏孽龍伏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
走進伏龍觀,只見伏龍觀三面懸絕,一面用石階和開闊的大壩相連,使伏龍觀顯得特別雄偉莊嚴。伏龍觀原有殿宇兩重,后因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伏龍觀中文物甚多。樹立在正殿中的東漢李冰圓雕石像,1974年遷建索橋時於三號橋基坑出土。像用灰白砂岩琢成,高290厘米,肩寬96厘米,厚46厘米,底部有一方榨。石像冠冕長衣,手放在胸前,面含微笑,兩袖和衣襟上各有淺刻題記一行。中行為:“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左為“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龍”;正殿右側豎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閘下開挖護灘時發現的。石像頭部已經被沖毀,背部沖蝕嚴重,專家推斷可能是李冰石像銘文中“三神石人”之一。正殿中的飛龍鐵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約千斤,上有八條飛龍和雲紋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鑄造精品。
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這些工程在我們看來可能會覺得平平常常、簡簡單單,殊不知其中蘊藏着極其巨大的科學價值,它內含的系統在今天仍然是處在當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運用,然而這些科學原理,早在二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運用於實踐了。這真是中華古代文明的象徵,真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時間不早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都江堰,都江堰??中華民族智慧文明、科學創造的結晶??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燦明珠。我想:在人類向21世紀跨越的偉大進程中,都江堰一定將顯示出她更加輝煌的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