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中國教師缺什麼”之後,我感觸很深,發現自己在諸多方面存在問題。而問題最嚴重之處是:“缺乏教學民主”
首先本人對教學民主存在着一些不正確的理解,認為教師的教態和藹、溫和、親切就是教學民主,或是教師的語言優美、形象、生動有幽默感,讓學生輕鬆的聽課就是教學民主。有時認為只要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學生髮言的人數越多課堂民主氣氛就越濃厚。在讀“中國教師缺什麼”之前一直持有這種觀點。其實這三種觀點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民主。於前兩種觀點相比第三種觀點比較貼近教學民主,但它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民主。學生髮言了不一定就是教學民主,學生可能根本不思考而是根據教師的口氣回答問題,比如我經常會問“對不對”?學生回答“對”,我會進一步問“到底對不對呢?”學生馬上就會回答“不對”,這種教學方式學生仍然處在被動中學習,學生為教師而學習,為教師而思考,學生的學習基本上是靠教師來操作的。這實際上只是一種淺層次的表面意義上的教學民主。
其次我為追求“教學民主”而孤立的對待“教學民主”。
為了實現教學民主我也是煞費苦心,千方百計的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想盡一切辦法和學生交流溝通,但是學生就是調動不起來,這樣越急越生氣,生氣后就指責學生,說學生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學生就越不敢回答,於是我也就產生了厭煩情緒,抱怨學生太死板、啟而不發、基礎差、無法溝通,很難實現教學民主。有一次在上課時提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學生沒回答上,而這個問題我已經反覆講過好幾遍了,我說這位同學是“你要知識沒知識,你有什麼?”這實質上已經嚴重的傷害了學生的自尊,更談不上什麼教學民主。實質上在大多數我們缺乏耐心的時候做法就像漫畫“竇爾敦”賣西瓜中描述的一樣,黑着臉高舉着大刀叫喊“買西瓜來”就是喊破嗓子也沒人買他的西瓜。在讀了中國教師缺什麼之後我終於深刻的領悟了什麼是教學民主:“要能做到教學活動方式是民主的,鼓勵學生髮問,發表獨立見解,做出不同於標準答案的其他答案。允許學生與教師爭辯,教師要真心接納學生好的建議。
我相信我的這種觀點和做法恐怕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下面本人解剖一下個人的原因。
一、對教學民主沒有高度的重視,太過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教法和學法。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機器,忽略了他們一些真實的感受,在課後也沒有和學生積極的交流,及時的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樣就影響了教學效果。二是沒有把學生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對待。雖然有時教態很和藹,語氣很委婉,但實質上從心底仍然是高高在上,沒把學生和自己平等的看待。還是希望他能夠老老實實,按部就班,按照我設計的教學模式走。三是沒有靈活的用運教學方式。對待不同的教學對象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太過死板。辯正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教學方式也應該隨時間的變化有所改進,隨教學對象的不同而呈現差異。即所謂因材施教,因時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