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烽火台上點火報警,到古希臘馬拉松戰役,派人長途奔跑,再延伸到人們馴化了的鴿子。我們從中看到了傳媒在人類社會中的進步和發展,可這些傳媒方式必經跟不上社會的發展。現在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書籍、報紙、雜誌、電視、廣播、互聯網都被廣泛地利用。這些大眾傳媒滿足了我們的生活需求,但是它給我們帶來了好處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不良的影響。
就拿網絡來說,不管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終日沉迷上網聊天,網絡遊戲的人越來越多。以主觀的角度分析,這並不算什麼,不過是種休閑方式;但以客觀角度分析,網絡的危害的確很大。報刊上時常有這類新聞出現。很多家長、老師也都反對孩子上網。他們認為上網只會給孩子帶來許多不良影響:耽誤學習時間,從而導致成績下降,視力下降。長期下去,會成癮,並且不能自拔,也很難矯正,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前幾個月,西安有個14歲的中學生,因迷戀網上遊戲,成天逃學。一日,打遊戲時,久久不能過關,最終喝農藥自殺。
最近,也因網絡而引起了一例撲朔迷離的事情:一個15歲的男孩(簡稱男孩A)和一個13歲的男孩(簡稱男孩B)引起的殺人案件。男孩A和男孩B是在網上聊天結識的,男孩A是以兩個身份出現的,一個是以女孩的身份,另一個是以女孩的弟弟的身份(也就是自己性別的身份)。男孩A以女孩的身份在網上教唆男孩B去殺人,但是殺的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男孩A自己,他答應男孩B,殺完人之後,會給予很多好處,男孩B就信以為真。當他兩人見面時,男孩B就照着男孩A的吩咐殺了男孩A。幸虧警方及時趕到,救了男孩A,才阻止了這場悲劇的發生。而男孩B還是一頭霧水。一場由一個15歲的男孩自編自演的悲劇,目前還在調查中。而對這男孩教唆他人傷害自己的行為,目前也在分析中。這場因網絡引起的悲劇,使兩個同在一個城市的男孩從此不準見面。類似的事例還很多,在網絡上,十有八九是匿名的。因為網絡沒有真實性,它本身虛擬性的世界使大家都想保護好自己,也有更多的人認為反正不是以自己真實的身份,對自己的言行可以不負責任,然而出了事情往往無人追究。這種不好的現象也使真正想學習的同學因受到家長的限制得不到寶貴的學習資源。
對於現在的信息時代來講,這種高科技的好朋友還是利大於弊的。我們不用看報紙,上網輕輕一點,就能掌握最新、最快的資訊。在學習上遇到什麼難題,也可以上網查找有關資料。但關鍵主要取決於我們自己,能否看清、辨別網絡存在的利與弊,要認識網絡、把握網絡、駕馭網絡。而不要因為我們不能在這虛擬的航海中正確航行,讓這高科技朋友的出現成了一種美麗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