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是諸城名人着實有點牽強,因為他已經不是出生在諸城的人了,列入諸城名人傳記又是合情又合理的,因為他的演藝天賦是諸城傳統文化孕育熏陶出來的。
我們知道他出生於1930年,在吉林松江上過學小學中學,後來輟學到熱河文工團工作,再後來到了晉察冀文工團工作,一次演出中,他飾演一個角色顯示出他的才能,於是便一發而不可收的成了一名演員。
在讀他的時候,文中的字字句句讓我想起了那個年代,例如《青松嶺》這個話劇中,李仁堂飾演張萬友,後來在電影中改名張萬山,他仍然飾演張萬山,他的那趕車的鞭子一響,蔣大為就唱起了《沿着社會主義大道奮勇向前》,打起了鞭子,啪啪滴響唉,趕起了大車出了庄來,唉海吆。耳邊響起歌聲的同時,眼前彷彿出現了村頭的那棵老榆樹,村中的景象就是我童年時家鄉的景象。
再接下來是《創業》他在創業中飾演油井長,在《》淚痕中飾演的的角色和陳沖,劉曉慶一起獲獎,在一個劇中和謝芳同台演出,在焦裕祿中飾演趙專員和李雪健一起受獎,在《元帥之死》中飾演的賀龍就有元帥的范兒。
他的這些形象除了他本身人長得瀟洒健壯以外,還有着諸城文化熏陶出老的那種堅強厚重之感。
他的曾祖父是在相州鎮興和村裡開酒坊的,家裡每年都請人到家裡唱戲,祖父是李藻池和精明的一個人,遇到家道中落的時候,到地主家打工,就成了地主的上門女婿,因為他具有盤活地主家生意的才能,父親是李文德更是一把治家能手,在事逼兩眼下關東情況下,領着家人加入了闖關東的行列,來到了吉林撫松縣,靠着勤勞和精明養參,種參,成了能夠養活300參民的主人。
每當遇到節日和慶典的時候,家裡就請戲班子來唱戲,即使在家中,從關里剛剛出來的嬸子大娘不習慣這裡的生活,總是哼唱着家鄉的茂腔來排解自己的心事,表達思鄉之情,李仁堂的嬰幼兒時期就是在嬸子大娘的哼唱中長大的,再後來的入學的時候,家裡的情形使他對戲有了依賴,即使因時局動亂,輟學工作也是離不開戲劇的工作,他就這樣走向了戲劇和電影的行列。
今天再看他的形象,這一路走來,刻印在童年裡的的印記,還明示着諸城文化的樣子,所以,他是諸城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