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人的性格是先天性的,修養卻是後天的行為。性格決定和制約着一個人的修養和品味,而修養卻能影響和改變人的性格和行為,良好的修養可以逐步完善人的性格。
所處環境往往主導和影響着性格的形成,也決定着一個人的修養和品味,‘孟母三遷’的故事就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所以完善的性格和良好的修養是需要從小做起和培養的。
修養完善着性格,性格決定着人的命運。具有完美性格的人能適應所處的環境,與人為善,積極向上,堅韌不拔,能屈能伸,能容物容人,胸襟開闊,不拘小節。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遜治學態度,使他獲得了淵博的學識,成就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導和統治地位,被推崇為“天下文官主,歷代帝王師”,譽為聖人;越王勾踐的卧薪嘗膽,成就了一番霸業;韓信忍受“胯下之辱”而後建功立業,被封淮陰侯;司馬遷慘遭“宮刑”,忍受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摧殘,終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史記》,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而那些性格和修養缺失的人,往往不能承受人生的曲折,他們或性情暴烈,一時衝動而不計後果;或恃才傲物,狂放不羈,目空一切,為世人所不容,而又缺乏腳踏實地自我奮鬥的精神,最終淪為被世人唾棄的狂人;還有的人總是感嘆懷才不遇生不逢時,而又沒有令人稱道的真才實學,只能在自哎自憐中一事無成地終其一生。
綜上所述,可見性格與修養的重要性,只有具有完善的性格和良好修養的人,才有可能為人們所賞識,才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輝煌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