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遊記隨筆>古峴印象

古峴印象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陳老師的老家是平度古峴。我從沒去過這個地方。今年春天有機會隨陳老師到古峴小住,收穫不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峴在平度市東六十里,往東五里是青島母親河——小沽河,再往東十五里有大沽河流過。往南八里是即墨古城遺址。往北十里是六曲古墓群。青島至萊州、濰坊至萊陽兩條公路交叉經過,交通十分發達。古峴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可謂古老。即墨古城分內城和外城。外城的平面呈長方形。周長一萬五千米。城牆夯築而成,基寬四十米,殘高五米。內城有宮室、梳妝樓、點將台、東西倉、儲貨灣等遺迹。“運糧河”(今小沽河)穿越東西城門洞,直通儲貨灣。至今城牆缺口尚存。戰國時,燕國聯合五國伐齊,已攻下七十餘座城池,唯有即墨久攻不下,燕國派上將軍樂毅攻打。樂毅帶兵在古峴安營紮寨,包圍即墨斷其糧草。今天的鐘家寨子、郭家寨子、李家寨子、衣家寨子、矯家寨子就是當年樂毅為包圍即墨所建營寨。這給即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齊國的守相田單為戰勝燕軍,仿燕國士兵的穿戴做了許多草人,腹中裝有糧米,訓練三千頭健牛用角破腹食糧。時機成熟,田單假降,設計讓燕軍集於即墨城下。田單讓士兵打開城門,牛尾巴上綁着燃燒物並點燃的牛群受到驚嚇,直衝樂毅的兵陣。群牛見燕兵與訓練時的草人一樣就用角破腹,燕軍驚慌失措,無法抵抗,死傷無數,生者落荒而逃。燕軍大敗,齊軍乘勝追擊,收復失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火牛陣。現在即墨城已不存在,只留有遺址,可見殘留的城牆。

  六曲古墓群位於六曲山脈。東起龍虎山,西迄崫窿山,蜿蜒十五公里,佔據三十多個山頭,有葬墓四百餘座。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康王墓位於古峴鎮蓬萊前村的西陵台上。西陵台台基高二十米,上有建築遺迹。康王墓是六曲古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封土高六米,直徑四十米。西漢時期,即墨變為膠東國國都。漢武帝封其弟劉寄為膠東國國王,稱康王。傳說康王有個兒子很不聽話,康王讓他往東他一定往西,康王讓他打狗他偏要攆雞。康王老了,心想,自己死後埋在山溝里最好,可兒子不聽話怎麼辦呢?康王終於想出了個辦法,臨死前叮囑兒子一定要把他埋在山頂上,兒子答應了。康王想這樣兒子一定會把自己埋在山溝里。康王放心地閉上了眼睛。誰知兒子看父親死了很難過。心想:我從來沒聽父親一句話,這最後一句我一定要聽。於是費了好大勁把康王埋在山頂上。大風把“糠”吹下山,讓埋在山下的朱(豬)姓吃了。所以康王家族逐漸敗落,朱姓家族越來越興旺發達。這個故事在我小時候就聽母親講過很多遍,它的真實性無從考究,也可能是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編造的。康王在位二十八年,下傳六代。

  古峴是由八個“里”{自然村}連在一起組成的,現有三千多戶人家,人口過萬。古峴是燕國聯合五國伐齊時樂毅為屯兵建造的,也稱樂毅城。古峴自古經濟很發達,是商貿交流中心。大的商號就有十幾座,飯館、茶樓、銀匠鋪、雜貨鋪、客棧等應有盡有。逢趕山會,方圓百里的百姓商賈雲集於此,非常繁華。古峴是一座完整的古城,又是軍事要地。古峴四周建有城牆,東西南北各有城門一座。城內有多座花園廟宇祠堂。城中央建有“起街閣”。起街閣西有座大廟,分東院中院西院,佔地面積很大。西大廟南有一片北方園林,古樹參天,園中有一個湖,湖心有座戲樓,有小橋相連。這些建築在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被日軍炸毀 , 已不存在,趕 廟會的習俗卻保留至今。廟會從上午一直趕 到晚上十點多。有文藝演出,有賣瓷器古董日用百貨服飾土特產的, 有賣古峴名吃臘杆子烤雞水煎包的 ,也有賣香紙鮮花的。攤鋪擺滿了街道兩旁,熱鬧非凡。晚上燒香的許願的人更多 , 很擁擠。古峴新建了一條商業街,商業街兩旁是兩層樓房,賣服飾鞋帽日用雜貨家電廚具的商店林立。逢趕大集以商業街為中心擴展到幾條大街,範圍很大。魚肉禽蛋蔬菜水果花卉種苗,工藝品化妝品日用品農用品,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趕大集的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買賣交易活躍。我趕過初家大集黃務大集萊山大集,與古峴大集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大集的範圍物品的種類都無法相提並論。

  古峴的“峴”字,是指尖而高的山。可我在古峴真的沒看到一座山。古峴很平,平得一眼望不到邊,真是一馬平川。我很奇怪,陳老師告訴我說:“古峴三山不顯九灣不露”。意思是古峴有三個山頭,但是看不見;“九灣”是說九個灣都藏在住院里,也顯露不出來。陳老師指給我看三山的位置,那隻不過是比周圍高出十幾米的大十字街口、南小十字街口、東小十字街口。連六曲山脈也只是慢慢隆起的土包,充其量是小丘陵,根本稱不上山。“九灣”有東當鋪後院灣,西當鋪院內灣,西大廟院內灣,老子廟院內灣,斜斜廟內灣,十字街西路南院內灣,大復順院內灣,欞子門後院灣,住戶天井灣。現在這些灣早已填平了,只有一條小河彎彎曲曲從街心流過,河上建有多座小橋,有點江南水鄉的風味,很美。我從小生活在煙台,看慣了煙台的山山嶺嶺。第一次站在這麼大的平原上真興奮啊。

  這裡地下水資源豐富,以種植蔬菜為主。田間地頭都有多口水井,用來澆菜。所謂井,就是用鑽頭往地下鑽一個不深的洞就可探到水源,再往洞里插一根塑料水管接通水源。澆菜時,用電機就可抽出水來。這裡的大蒜大姜洋蔥特出名。我們來時正好是收穫蒜苔的季節。人們弓着腰低着頭,用手捏住蒜苔往上一提,長長的嫩嫩的蒜苔就被提了出來。速度很快,一根兩根三根,一會就是一大把。我也學着他們的樣子一提,斷了。再提一根,又斷了。這可是個技術活,不是看着那麼簡單。公路上很多大卡車在收購蒜苔。送蒜苔的,過稱的,裝車的,一片繁忙景象。人們身上流着汗水,臉上卻露着豐收的喜悅。

  古峴人勤勞善良,民風淳樸。走進古峴你會感到親切祥和的氣氛很濃 。左鄰右舍聽說我們回來了,都來看望我們。這家送把蔥,那家送捆蒜。金燦燦的玉米面,上面捏着花鳥的大餑餑,都給我們送來了。家裡沒按自來水管,前面的鐘姓鄰居就用長長的水管把自己家裡的自來水放到我們家的水缸里。並叮囑我們“儘管用,用完了再放。”一點也不嫌麻煩。陳老師的同學聽說我們回了古峴,也從東營威海趕回來和我們團聚,氣氛更加熱烈。我是第一次來人生地不熟,人們還是會笑呵呵地和我打招呼,給我指路。我到田間,他們再忙再累也和我嘮嗑,向我介紹各種蔬菜的栽培生長和收穫。臨走總要送些洋蔥蒜苔給我,不要是不行的。在古峴的幾天里,我被濃濃的鄉情包圍着,沒有一點陌生感,似乎這裡也是我的家鄉。我們要走了竟有點戀戀不捨,鄉親們也是送了又送,直到我們走出很遠。

  古峴之行使我興奮。古峴的名勝古迹,古峴人的勤勞淳樸善良,都深深地感動了我。古峴人用辛勤的勞動創建着美好的未來。我希望把古峴開發成旅遊景點,讓更多的人走進古峴,了解古峴的歷史和地理,了解古峴的風情和人文。我祝願古峴越來越美,越來越富有,我祝願古峴人永遠健康快樂,永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