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平民百姓,似乎絕無資格談論高山仰止的莫言先生和同樣高山仰止的諾貝爾文學獎,但當今及其寬容的社會,給了人們極其寬鬆的言論自由的權利,鼓起勇氣說幾句不應景的話,儘管可能會讓有的人不高興,姑且當做豐富飯後談資的內容吧。
莫言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作家的第一次。偌大的中國,領土面積和歐洲差不多、而人口卻是歐洲的數倍、並且是延續了五千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卻在諾貝爾文學獎設置之後的一百餘年之後才獲得此獎,似乎是晚了點。究其原因,大家應該是心知肚明的。一個是意識形態、文明文化差異問題,一個是思維方式、表達手法問題,一個是西方世界對中國對東方文明的了解和接納的問題,還有個問題就是與政治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諾獎標榜不受政治因素和意識形態的干擾,那絕對是極其虛偽和自欺欺人的。正是在這麼多的問題存在的情況下,莫言先生竟然獲了該獎,足見其在這個領域的出類拔萃,從而引起人們的歡呼、稱讚和祝賀(包括文學層面和政治層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看過莫言先生作品的人可能會有一個印象,在中國,莫言先生是一個極其優秀的作家,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的人說,他不可能是一個頂尖的作家。他之所以能獲得世界文學大獎是因為它所反映的內容、它所使用的文學手法正是諾獎所盼望的和所適應的,這似乎有一點道理。
任何人絕對不會懷疑莫言先生的睿智和高超的寫作水平,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但是讓人感到困惑的是莫言先生的作品有的是非主旋律的作品,尤其是一些獲獎作品,被改成電影和電視劇的很少在中國上映,這多多少少對欣賞莫言先生的中國觀眾來說無疑會留下遺憾,但它卻能在西方國家放映並獲得了大獎,由此可見,莫言先生的作品是很適合西方人士欣賞口味的,獲得此諾獎絕對是在情理之中。莫言先生不願或不屑寫作主旋律作品可能與其性格、經歷和不懈追求有關,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的現實,而且在重要轉型期的當下中國,這種素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其實,哪一個國家會少呢?也就是說莫言先生寫作資源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更何況莫言先生的寫作是站在反映整個人類生活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普世價值,這也可能正是其具有相當市場的原因。但我還是喜歡一些主旋律的作品,儘管在有些人看來有幾分幼稚和可笑。
瑞典是北歐的一個小國,因諾貝爾的輝煌成就和諾獎的設立令世界矚目,一年一度的文學獎評比起到了引領世界文學的作用,世界文學隨着這支無形“指揮棒”的揮動而起舞,越來越多的優秀文學作品被招至麾下,從而推動着世界文學的發展與進步。莫言先生的獲獎為中國作家獲得此世界文學大獎拉開了序幕,開中國之先河,無論怎麼說是非常可歌可泣的,我們在由衷祝賀莫言先生獲獎的同時,更希望更多的中國優秀作家、特別是反映主旋律的中國優秀作家獲得此獎,到了那時,中國文學才真正被世界了解和接納,中國文學才會真正走向輝煌,通過文學,世界人民也才真正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