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變遷記
五十年代末,我抱着一個小板凳,光着腳丫,穿着一個舊褲衩和一個手工織粗布小藍褂,在大姐的護送下來到本村小學,幾間又矮又黑的土坯草房就是我們的學校。教室里用土坯支起幾塊長木板就是課桌,牆壁的上半部分被柴煙熏的黑的放光,下半部分黑里透黃。牆根,也許是由於長時間的桌凳的撞擊,牆皮脫落的坑坑窪窪,裸露的石塊呲牙咧嘴,有的學生乾脆在石縫間挖成小洞,放石筆,鉛筆和橡皮,那時我們沒有文具盒,有如此放文具的地方,可讓遠離牆根的同學好生羨慕。
校園比較小,體操都是老師領着在大街上做。廁所是露天的,半截石牆擋着身子。衛生條件及差。
六十年代初,我高小快畢業的時候,不知什麼原因,學校搬遷了,是一個副業加工廠子改造的。這個地方可比原學校大多了,草房也多,沒有後窗,前窗是農村老式木格子窗,高年級用上課桌凳了,是學生自己帶去的,高低窄寬不一,低年級用的還是木板案子,院子也大多了,靠一頭安上了一個木板籃球架算是操場。廁所不是露天的了,據說是羊圈改造的,窗子是解放前獨輪車的大木輪子,不漏雨,顯得好多了。
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荒唐的歲月。國家重視教育,隨着這股春風,我村新建一所學校,在村頭一塊寬敞的地方,蓋起了四排瓦房,全鑲着明亮的玻璃,裡邊牆壁雪白雪白的,畢竟當時的農村條件差、標準低,質量也高不到哪兒去。高年級用上了雙人課桌,低年級用的是水泥制課桌和紙漿課桌。更讓學生興奮的是學校有了一個大操場和一架腳踏風琴。
九十年代末,一個全社會優先發展教育的大氣候形成了。在鎮黨委的統籌規劃下,兩處聯辦中學合併,建起了一處較高標準的中學。投入五十餘萬元,建成教學樓、實驗樓和辦公樓,各功能用室是歷史上第一次齊全配置。桌椅,實驗儀器,音樂、美術器材等均按標準配置。電化教學更客觀,大彩電,錄放機,多媒體教室,一應俱全。校園設計優美典雅,融文化、教育與美化、綠化於一體,陶冶着學生情操,學校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邁進。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興則國家興,國家興則教育興。
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春風拂面,無限愜意。雖然離開了母校,但母校三遷的景象還歷歷在目,尤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