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散文隨筆>無視自己的理由

無視自己的理由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我們的視野里因為沒有自己,才顯示了它的廣闊,我們的思維里很少描述自己的影子,才隨意的去評論別人。如果別人也是一樣,我們的形象也在別人的視野之中,才會暴露出自己的醜陋。但這些自己並不是很清楚,是在別人的比較和議論中得出一些結論。是丑是俊,在鏡子里看到的只是臉,整體搭配的效果,在別人的提醒下認識到自己的某些不足。因而刻意去裝飾和掩蓋。儘管如此,因暴露而想去掩蓋的行為更讓人感到虛偽,虛偽是人的共性,自尊乃是虛偽的有利營養。我們是在自尊和虛偽的環境中長大,影響是必然的。有幾個能無視自己的存在?

  人類自身的缺陷,因暴露的不太明顯而常被忽視。承襲傳統的管理方法,又是缺陷積累的原始根源,從層層統治到家庭束縛,從老師的施教到課程的規範,都是人為的意識行為,意志的威懾。違者反者視大逆不道,輕者受罰,重者判刑。長久以往,人們的行為是在相互監督下的一種展示。自己的獨立思考往往也遵循這種模式,日久生習,習成規,規成法律很難擺脫。於是就形成了自覺與不自覺的自我束縛,形式,表面,華麗,時尚成了追求的一種嚮往。內心的任何感受,通過語言和行動才能表達。思維不能付諸實踐是多少人終身遺憾的事。但是,自己是誰?我們都不清楚,從古到今多少人在發問,最終以天地的一分子來安撫自己,這是無奈之舉,更是明智之舉,終於在被迫之下體會到了存在的真實。

  自然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就不應自恃強大。自身的能力微乎其微,不足稱道,就應知道自己的位置。一分子一點不為過。我們所觀察到的外界,只是宇宙中的一分子。人作為地球的精靈,共同存在於大自然之中,吸收天地之精華,勤于思考和勤於實踐,才讓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渺小的身軀與廣闊的視野形成永無止境的追求。大與小,有與無,真與假,在人的意識形態中不斷產生疑問和辯析。大與小比較而言;有與無意識而言;真與假是現象而言;人類的思維從簡單到複雜,從認識到實踐,從衝動到理性經歷了許多重大轉變。無疑是想把自己的判斷接近一種真實的存在,讓存在符合自己的思維邏輯。

  歷史是一幅真實的畫卷,讓我們看到了人類思維與實踐的軌跡,不可遺傳與複製的知識,只能根據前人的想象與積累,結合自己的感性再重新學習和實踐,一代接着一代,踏着前代走過的路,不斷推陳出新,才走到現在。而每個朝代的實踐經歷,又是人為的意志在大自然中的反映。從個人的角度上思考,能為子孫後代流下點什麼才是一種欣慰。然而,有幾個人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呢?我想,這是不用回答的問題。自己作為家庭的一員,生兒育女,扶老攜幼是一種本能責任,也是生命中一種精彩的傳承。這種坦然與博大沿續了幾千年,生生不息。。

  無視自己是覺得自己渺小,渺小的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但又覺自己實實在在的存在,存在與天地間,不受個人及傳統勢力的束縛,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維,發出真實的聲音,這種聲音能傳多遠沒有必要考慮,將來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不要關心。我們所關心的是這種聲音的真實性和虛偽性,是別人的聲音還是一種無奈的模仿。只要是自己的聲音,哪怕是再難聽也覺的豪爽,為獨立的個性,曾在天地間存在過而感到自豪。

  我們沒有必要為自己擔心,。存在只是一種現象,。儒家讓人們注重現實,躬耕勤讀,遵守禮法;道家讓人們法道自然無為而為;佛教讓人們行善積德進入天堂;當今社會讓人們注重科學理念,為提高生存質量而努力。如此重多的思維形式,遵循那一種是更好的發展方向呢?我們都在尋找一種說服自己的理由,去支撐自己的行動。但,我們發現,視野與激情無疑是最好的理由,報答大自然的恩情是最大的理由。自己是誰?還值得提嗎?



無視自己的理由 標籤:做最好的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