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否調和,對於人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因為人的脾胃主運化,是各個臟器的根本,全身的氣血、營養、津液皆源於此。祖國醫學認為,飲食調和才能脾胃安泰。因此,我們要注意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克服不良的飲食習慣。
食宜早些。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腸胃空虛,早晨起來需要進些飲食才能精力充沛。晚餐也不宜遲,因為飲食消化有個過程,如果食后即睡,極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慢性胃腸疾病。一般說來,午飯宜在午前,晚飯宜在日未落之時。飯後應活動一些時間,以免飲食停滯於胃脘。
食宜緩些。飲食細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其中含有澱粉酶、溶菌酶以及分泌性抗體等物質,不僅能夠幫助消化,而且有殺菌、抗病毒等作用。並且通過細嚼使食物磨碎,這樣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促進胃的消化。
食宜少些。飲食過量,容易損傷腸胃等器官。特別是肥肉、烈酒、油膩、葷腥等食物,不容易消化,最能傷人的胃氣,引起胃腸、胰腺等方面的疾病,如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等。
食宜暖些。人的暢胃喜暖而惡寒,凡是飲食中的生冷食物等皆宜少吃,以免腹痛、嘔吐、腹瀉等疾病發生。特別是體虛胃寒的人,更應該慎重。當然食也不可太熱,以免傷及咽喉、胃脘。
食宜軟些。堅硬的食物難以消化,而筋韌以及半熟之肉,則更容易傷胃,尤其是年高胃弱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需將食物煮爛食用。
食宜淡些。所謂淡食,並非指沒有滋味的食物,而是指五味要淡,酸、甜、苦、辣、咸,不可偏嗜,並且要少吃厚味油膩,應該以素食為主。《黃帝內經》告誡人們應該“謹和五味”,不要偏食。《素問》中說:“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食;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骶芻而唇渴;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抱朴子》一書也指出:“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咸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因此,節制飲食,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好處。
切忌“口重”。民間常常將愛吃咸稱為“口重”,而“口重”不利於身體健康。食鹽對人體的作用:一是調味;二是提供維持正常生理代謝功能的鈉和氯。鈉和氯主要起維持酸鹼平衡和調節滲透壓的作用,氯也是合成胃酸的主要原料。儘管如此,食鹽卻不宜多吃。
許多資料表明,吃鹽過多的人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甚至癌症發病率都明顯增高。有人對50歲男性高血壓患者的病情與吃鹽量的關係進行調查之後,發現吃鹽量與血壓升高成正比。如果每天吃鹽量不超過10克,到50歲時的最高血壓才在140毫米汞柱以下;每天吃鹽量如果為25克,50歲時的最高血壓可達到160毫米汞柱。可見,對於防止高血壓、腦血栓等疾病,採取限制吃鹽要比多吃蛋白質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為重要。
嬰幼兒以及發育期的青少年,更要養成“淡”食習慣。由於嬰幼兒腎臟發育還不完善,沒有足夠的能力排除滯留在體內的鈉離子,這樣必然會導致鈉鉀比例失調,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因此,嬰兒以及處於發育期的青少年,過多吃鹽同樣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嚴重時有可能損害腎臟和心臟。
那麼,一個人每天吃多少鹽合適呢?專家指出,人體每天只需攝入2到3克食鹽即可達到生理需要。對於這種需要,即使不吃加鹽食物也能保證,因為新鮮的土豆、西紅柿、魚、肉和清水中都含有不少的氯化鈉。而在大量出汗等特殊情況下,則可以把飯菜做得稍微咸一些,或者在引用清涼飲料時,每百克水中加入0。2到0。3克食鹽,就可以補足人體的生理需要了。
現代醫學認為,食之過酸,會破壞體內的酸鹼平衡,特別是老年人的血液,需維持酸鹼平衡,保持腸胃清潔,減少毒物吸收。如果血液變為酸性時,則可能會引起酸中毒;食之過咸,勢必口渴大飲,加重心臟負擔,使得心腎功能早衰,並且會引起血管硬化,誘發高血壓等病;食之過辣,助火散氣,特別是體質虛弱的老人更容易在胃腸內積熱,導致生瘡長痔和牙齦出血、牙齒鬆動;食之過苦,損傷脾胃,食慾減退;食之過甜,容易導致身體發胖,膽固醇增高,患冠心病、高血壓。
《周禮》指出:春天多用一點酸味;夏天多用一點苦味;冬天多用一點鹹味;並且要用甘味來調和他們。這些主張與現代人們提出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主張相似。因此,在日常飲食上,如果人們注意用五味來調和身體的陰陽平衡,做到五味不偏愛,飲食有節制,便可以達到五臟不早衰,防病養身,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