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模式的特點是,一黨獨大,多黨競爭。這種模式形成於1955年第二屆鴆山內閣時期,在同年舉行的眾議院選舉中,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佔有眾議院511個席位中的299席,不僅是第一大黨,而且擁有了超過半數的優勢,可單獨執政;社會黨佔有156席,是第二黨,此後的歷屆眾議院選舉中情況也大致如此。其中自民黨總以穩超半數議席而長期執政,社會黨始終佔1/3議席而位居第二大黨地位,充當反對黨角色。這種既不同於歐美式的多黨制,也不同於一般一黨制的制度,被人們稱為“五五體制”。這種體制持續了長達38年之久,在此期間,日本其他政黨如社會黨、日共等革新勢力和公明黨等中間勢力始終長期處於在野地位,無一政黨可單獨與自民黨爭雄。
自民黨之所以能夠長期執政,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它得到財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扶植,並與政府官僚密切結合,形成了一個以財界意志為基礎,並以自民黨為政治代表,通過立法、行政等措施,經由官僚機構付諸實施的政、官、財三位一體的權錢統治體系。二是,自民黨執政期間所採取的一系列經濟、政治和外交政策,在保障壟斷財團利益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滿足了國民的願望和要求,因而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其統治的相對穩定。三是,在野各黨普遍力量弱小、基礎薄弱,常常因為意見分歧而彼此勾心鬥角,無法實現步調的統一與共同合作,從而有利於自民黨一黨長期執政。
然而,任何一個政黨如果長期壟斷政治都必然會積累自身無法克服的弊端,日本自民黨也是這樣。這突出表現在日本“金權政治”腐敗沉痾久治不愈,政治醜聞接連不斷。日本的“民主政治”,實際上是錢權政治;日本政治的腐敗,首先表現為執政黨的腐敗。自民黨一直信奉“金錢就是權力”、“權力就是金錢”的方針,因此,圍繞錢、權問題,自民黨內貪污、受賄屢見不鮮。 應該說,這與日本的選舉制度有直接的關係,日本實行中選區制,根據選舉法的規定,全國分為200多個中等大小的選區,每區設有幾個議席。同一政黨可以有數名候選人競爭,相互間不是靠政見取勝,而是憑經濟實力較量,政治與金錢結下了不解之緣。日本自民黨的腐敗嚴重損害了它的執政形象,削弱了自民黨的整體實力。終於在1993年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只獲233席,不足半數而下台,由社會黨聯合其他在野黨及新成立的政黨組閣執政。至此,日本自民黨一黨執政成為歷史。近十年來,自民黨雖然也曾獲得了單獨執政的機會, 但現今的自民黨已不是從前的自民黨:日本向多黨聯合輪流執政方向發展的趨勢,似是很難扭轉了。
(二)政黨內部的競爭
前文分析了西方國家政黨競爭的概況,其實,各政黨內部也存在較為激烈的競爭。任何政黨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黨外有黨、黨內有派乃是一種必然現象。政黨內部的競爭既是黨內民主的重要體現,又是整個國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政黨內部派別競爭的原因
西方政黨內部出現派別競爭和派別政治,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決定的。從根本上說,這是現代社會利益多元化的必然結果,誠如麥迪遜所說的,造成政黨內部派別競爭的“最普遍而持久的原因,是財產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等。” 從表面上看,西方國家體制內的政黨都是整個統治集團的利益代表,但實際上他們往往只代表某些大壟斷集團的利益,很難具體滿足各個利益集團的要求。於是,這些集團便千方百計地在政黨內部尋找自己的政治代理人,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實現。“兩黨或多黨輪流執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的政治要求,但往往是粗線條的,不可能反映得很細。所以,資產階級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關係,不僅需要通過兩黨或多黨輪流執政進行粗線條的宏觀調整,而且還需要各政黨內部的派系活動和派別組織進行細線條的微觀調整。”
2.政黨內部競爭的表現
西方政黨內部的競爭,主要體現在:
第一,爭奪黨內最高權力。欲登上總統或首相(總理)寶座,必先成為黨內的最高領袖。“在黨內出不了頭的政治人物,通常是不可能登上國家權力頂峰的。” 在美國,各政黨的總統候選人是該黨的當然領袖,要成為總統候選人,必須經過漫長而艱苦的預選。如1860年,民主黨在南卡羅的查爾斯頓舉行代表大會,經過57輪投票,也未能產生出本黨的總統候選人,爾後又在巴爾的摩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經過兩次投票,才決定提名道格拉斯為候選人。1924年的民主黨代表大會,更是進行了103次投票,才決出候選人。在英國、日本等議會制國家,首相或總理是由議會內的多數黨領袖擔任的,誰成為多數黨領袖,誰就可以上台執政。因此,多數黨內部的競爭十分激烈。如1976年,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引退,6位內閣大臣競選工黨領袖,經過三輪投票,詹姆斯·卡拉漢才當選並繼任英國首相。日本自民黨內部各派系,圍繞自民黨總裁人選的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各派系之間既有正面交手,又有幕後交易,它們甚至採取造謠誹謗,惡意中傷的辦法打擊對手,抬高自己;通過封官許願、金錢賄賂、挑撥離間,暗挖牆腳的手段削弱對手,壯大自己。
第二,政策的競爭。政治競爭包含政策的競爭,誰能夠提出最受選民歡迎的政策,誰就有希望上台執政。在政黨內部,政策的競爭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各政黨由於對政策的取向而分為不同的派別,如美國兩黨內部都有自由派和保守派、鴿派和鷹派。在英國,20世紀50年代以來,保守黨內部就開始出現一些派別組織如星期一俱樂部、塞爾斯頓集團等。這些集團往往各執一種政策主張。從一定意義上說,英國的政策就是各政黨、各政黨內部各派別討價還價、反覆競爭的結果。如阿爾蒙德所說,“英國的政黨是許多具有各種政策偏愛的集團的聯合。一個政黨在採取堅強立場之前黨內的各個集團相互競爭以決定全黨必須據以合作的政策。”
第三,爭奪黨內的其他重要職位。這在日本體現得特別明顯。在英美,黨內的職務並不十分重要,除政黨領袖出任首相總統外,其他職務幾乎不為人關注。黨內的“精英”紛紛在政府謀取高位,誰也不把黨內的職務放在眼裡。日本則不同,日本自民黨內部的高級領導職務十分顯赫,不亞於內閣大臣,除自民黨總裁兼任內閣總理大臣外,其他人員一般都不兼任黨政要職,但他們的政治地位相當高。自民黨的幹事長、總務會長、政務調查會長被稱作黨內三巨頭。總裁就經常從黨內三巨頭中特別是幹事長中遴選,而沒有擔任黨內高級職務的人很難擔任總裁和首相,所以,黨內高位對一切有心問鼎首相寶座的人都有吸引力。爭奪黨內重要職務成為日本政治的一個獨特現象。
3.政黨內部派系競爭的後果
西方政黨內部的競爭無論對政黨本身,還是對國家的政治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首先,政黨內部的競爭是現代民主的重要體現。如前文所述,現代民主政治是寬容的,富有韌性的政治,它不怕分裂、不怕背叛。1931年,英國麥克唐納背叛和分裂工黨,組成聯合政府,在專制政治下,這是無法容忍和難以想象的。“在古代政治和專制政治下,麥克唐納不要說當上首相,而是被扣上分裂黨,分裂國家和罪該萬死、遺臭萬年的罪名。” 其次,政黨內部的競爭在統治集團內部起到了某種必不可少的制約和協調作用,可以避免黨的大權落入某個集團之手,可以避免領袖個人獨斷專行(如指定接班人,實行變相的世襲制)和思想僵化,從而使政黨能照顧到不同階級、階層的利益。最後,政黨內部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政黨競爭之不足。就日本而言,自民黨內部派別的合法性與獨立性使每個派別看上去都像一個小黨,而自民黨更像是這些小黨的聯盟。所以,儘管日本由於歷史原因並沒有形成兩大黨輪流執政的局面,但政黨內部的競爭為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調解和相互監督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體現了某種多黨政治的特點。當然,政黨內部的競爭也可能導致政黨組織渙散,權威缺失、助長政府不穩定等後果,解決的辦法不是壓制內部競爭,取消內部競爭,那樣只能使一個政黨褪變為專制主義政黨,而是要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揚長避短。正如麥迪所說“既然派別的潛在根源植根於人類的本性”,那麼,對“派別危害”的可能存在的療劑要比疫病本身危害更大,最好的出路是承認它們的存在並努力控制它們帶來的後果。
(三)利益集團、智囊團和政治競爭
一般說來,一個政黨要在政治競爭中取得執政權,必須擁有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戰勝其他政黨的實力和基礎,這種實力和基礎,主要由兩方面因素構成:一是政黨牢固而廣泛的社會支持基礎;二是政黨積極而有效的政治綱領和政策主張。就前者而言,現代社會廣泛存在的利益集團越來越成為政黨的“後援力量”,成為政黨生存和發展的靠山。與政黨一樣,利益集團也是利益多元化的產物。它與政黨的區別在於,政黨的目標是通過選舉獲得權力,而利益集團通常“尋求獲得具體的、相對較窄的政策優惠,只是有選擇性地影響政策,其目標並不是贏得政治大權。” 利益集團實現自己利益的途徑多種多樣,但主要還是通過支持政黨,並向執政黨及其政府施壓來表達自己的利益需求。西方政黨一般都有自己較為固定的利益集團和勢力範圍。英國工黨和工會就一直保持着一種特殊的合作關係,如理查德·羅斯所說:“英國的利益集團,尤其是工會,是與政黨政治高度結合的。在工黨內,工會提供將近90%的黨員,黨代表大會85%以上的選票以及85%的收入。工會佔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28個席位中的18個,並包辦1/3以上的工黨議員。” 與之相對照的是,英國的保守黨與工商業集團有着密切的聯繫,在保守黨與工黨的政治競爭中,工商業集團始終站在保守黨一邊,“工商集團與保守黨之間沒有正式的機構聯繫;支持主要是採取捐款的形式。”在美國,民主黨與“勞聯---產聯”的關係儘管不及英國工黨與工會的關係那樣緊密,但民主黨仍然在“勞聯---產聯”中獲得了大大高於共和黨所獲得的選票。
有組織勞工與總統選舉
勞聯---產聯的成員總數 16,000,000
因為只有大約半數的成員參加總統選舉,減去 8,000,000
勞聯---產聯的實際投票數 8,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