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企業與職業的關係來說職業道德對個人的影響。
o個人利益的獲取首先是建立在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基礎上的,“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個企業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從業人員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總想投機取巧,走歪門邪道,可以肯定這個企業在公眾眼中的形象一定很差。顧客惟恐躲之不及,自然就談不上企業有效益了。從這個意義上說,良好的職業道德能產生良好的效益。
o因此,講職業道德並不是讓我們只是要完全的無償奉獻。它也是能有利益獲得的。
三、遵守職業道德,珍惜每個工作機會
職業道德可以說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為什麼遵守了職業道德對我們個人也是有利的呢?很簡單,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決定了這個單位的發展。你講職業道德,你的服務對象就會滿意,你所在的單位效益就會提高,同時你會有工作成就感,還會得到進步的機會或者單位的獎勵提拔等等;而如果你在遵守職業道德方面做的有所欠缺,那麼服務對象就會對你不滿意,就會影響你所在單位的經濟效益,最後也必然影響你的個人發展。
那麼我們每一個人的作用有這麼大嗎?能關係到公司嗎?公司的發展使我們真的能夠獲得實際的利益嗎?
1、不要忽視自己所從事的這份工作的價值。
有時我們會感到自己所在的崗位很普通,沒有什麼大作為,看不出有什麼大作為,也感覺不出自己對單位的貢獻在哪裡。如果員工這樣想了,那麼也就可能會覺得,是不是遵守奉行職業道德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了,那就不會重視職業道德方面的修養和養成。
其實,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所在的崗位都是單位的一個窗口,即使你的工作不在窗口上。通過“我”這個個體的小窗口,我們的客人來賓可以看到這個單位整體的面貌和管理水平。因為一個人的行為在單位而言,就好像是一個大事中的一個細節,而“細節決定成敗”這名話很流行,同樣也很有道理。有人說,看一個單位管理如何,人員素質如何,可以只看看這個單位的廁所就行了。如果這個單位的廁所乾淨明亮,說明這個單位的人員文明素質高,說明這個單位管理得嚴格,人員素養高,管理嚴格的單位,工作一般開展得就好。
下面舉兩個小例子看看細節對整體工作的影響:
20**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美國宇航局隨後進行了深入調查,把事故原因作為調查重點,結果發現,發射升空時航天飛機外部燃料箱泡沫絕緣材料脫落擊中了左翼,給返航埋下隱患。由於航天飛機的建造者們想當然地將星際物質撞擊航天器的風險假定為零,將設計強度定得過低,最終導致航天飛機不堪一擊。
同年,北美髮生了一次歷史上最嚴重的大停電事故,這次大停電持續了近30個小時,影響了美加東部9300平方公里的區域,造成了近300億美元的損失。聯合調查小組的專家證實,事故發生的原因非常簡單:一些長得過分茂密的樹叢使俄亥俄州克里夫蘭附近的電線短路。
所以,不要以為我們自己不重要,我們每一個從業人員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這個單位整體水平的體現。我們的崗位上的工作也是很有價值的,有可能決定這個單位的命運。
2、尊重自己的工作,做好本職工作,是對自己的尊重。
因為大多數人不可能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我們大多數的時間是在做着可能被自己認為是“低微”的工作,所以,會感覺從這樣“低微”的工作中很難獲得人生的成就感。
一位著名顧問管理專家曾經說道:“每個人都被賦予了工作的權利,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工作是人的天職,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當我們把工作當成一項使命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實現人生的價值。這種工作態度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輕視工作’成為一種習慣時,其結果可想而知。工作上的日漸平庸雖然表面看起來只是損失一些金錢或時間,但是對你的人生將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工作看成創造一番事業的必由之路和發展人格的助力,而視為衣食住行的供給工具,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代價,是無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勞碌。這樣的想法的人,就是輕視了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低微的事情,那麼就很難尊敬自己。因為這個工作就是你做着的,與你是有關係的。因為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所以倍感工作艱辛、煩悶,自然也沒有了做好這個工作的興緻,自然也就不在乎什麼職業道德了,當然也就不會做好工作了。
反觀那些嚴肅認真對待工作的人,在他們的心中,職業象徵著一個人的尊嚴,工作使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來是平等的”意義。他們把工作當成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竭盡全力做好每一件工作,在其所從事的領域和崗位上表現卓越。當然,他們的付出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這是勿庸置疑的。
3、每一個崗位都是一個機會,所以要努力做到最好,才等於把握好了這個機會。
每一個崗位都是一個機會,可以使自己得到鍛煉,增長本領;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個舞台,可以展示或者開發出自己的能量。有時有的人常把自己不遵守職業道德,不願意做好工作的原因歸咎為這個工作不稱心,說如果有一個稱心的好工作的話,自己自然就會幹好了。其實,能幹好工作也是一種能力,是能力,就需要培養和學習。沒有培養和學習好乾好工作的能力,一旦稱心的工作來了,你怎麼能幹得好呢?現在的人力市場競爭很激烈,每個崗位最需要的是接着就能獨當一面的從業人員,所以,要想得到好的工作,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先練好本領,先把這個能力掌握好。這些能力怎麼掌握呢?當然是在平時一點一點地鍛煉一點點地日積月累才能養成的。
有一個笑話說,一個人不小心從15層上給摔了下來,結果呢,人好好的,一點也沒受傷。這是什麼呢?是巧合。也真是湊巧,這個人有一天又從這個15層上給摔下來了,果呢,還是毫髮沒傷。這次是怎麼回事?是幸運。這個人是命大福大造化大,又有一次他又從15層上摔下來了,還是一點事沒有。這次是怎麼回事呢?(問聽眾)他已經習慣了,習慣了不被摔死,這雖然很離譜,但說明了一個問題,一個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不斷地練習。
有哲人說:心態養成行為,行為練就習慣,習慣成了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每天做的工作的同時,努力遵奉職業道德,就是有了好的心態;在職業道德的指導下努力工作,就是一種好的行為;每天都認真地去做,就是在養成一種工作上的好習慣;有了這個好習慣,不用人來監督,自己就會按照高標準認真去做工作,努力工作認真負責慢慢地就內化成了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那麼,性格就決定了命運。我們在遵守奉行擁有職業道德時候,給自己帶來的是這麼多的收穫。所以我們應該遵守奉行職業道德。
四、結束語
最後,我想說,做一個稱職的勞動者,首先必須遵守道德。隨着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要想在本崗位上有所作為,在事業上有所收穫,有所發展,就要遵守我們的職業道德,認真對待每一個工作機會。
謝謝大家!
職業道德演講稿(二)
黃菊滿地朵朵金,
桂子添香潤潤心。
花開花落人間事,
雲聚雲散覓知音。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各位嘉賓、各位同事,首先祝福大家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我來自《黔東南日報》社,小女子姓黃,黃花菜的黃,名桂花,“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的桂花。桂花是聖潔、高雅、美好、吉祥等的象徵。我演講的題目是《海納百川無欲則剛》,希望我的演講能帶給您桂花特有的“濃、清、久、遠”,讓您如飲瓊漿玉液,回味無窮。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裡,越來越多的人功利心膨脹了、慾望心暴漲了、道德心縮水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或多或少,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藏着一些“慾望”——有的人能正確對待“慾望”,所以他讓世人景仰、佩服;有的人被“慾望”打敗,成了“慾望”的傀儡,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記者,是一個神聖的名字。我選擇記者這個職業,源於我一個“用手中筆,抨擊不平,伸張正義”的夢想。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假新聞,越來越多的人說起記者時的厭惡和不屑,讓我心中為之陣痛。很多記者的所作所為都在考驗着“記者的職業道德”。
記者,作為黨、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掌握着巨大的“社會監督權”和“輿論引導權”,很多人感於記者權利的特殊性,給予了記者“無冕之王”的稱號。有的人用他的人格、品質、素質維護了記者的神聖職責,有的人用別人的金錢、煙酒、禮品褻瀆了記者的神聖使命。
我聽有人這樣說:說到紅包,我就想到了“神聖的白衣天使”,我就想到了“無冕之王”的記者。在街頭巷尾流傳着這樣的話:防火防盜防記者。《人民日報》上曾經刊登過名為《“無冕之王”之“德”遭遇大問號》和《報社記者的職業底線為何守不住?》的文章,從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某些媒體和采編人員無序競爭、一味爭名逐利、自律意識不足,直接導致了媒體公信力下降。當前新聞界喪失職業精神和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表現主要可以歸結為“四大害”,即“虛假新聞”、“有償新聞”、“侵權新聞”和“低俗新聞”。如今,作為一名記者,如何用記者的職業道德去感染人、教育人、影響人、引導人,成為了擺在每名記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記者職業道德,是指記者在職業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與所從事的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範和準則。江澤民同志在接見《解放軍報》社師以上幹部時曾說過:“要講究職業道德,樹立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新聞工作者是教育人的,所以新聞工作者也應當成為‘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與影響。如果我們的記者、編輯自身沒有好思想、好作風、好形象,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會有說服力、感召力,還會損害報紙的形象。”
如何做一個好記者?十八大代表、重慶日報首席記者羅成友說,做一個好記者,有三點需要做到:一是不能把記者只當成一個職業,一個飯碗來做,要當成一項事業來搞;二是要做一個專家型的記者,也就是負責採訪的方面要進行深入的研究,長期的研究積累,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這樣寫出的稿子,才會得到讀者的承認,專家的點頭;三是做一個人民的記者,也就是熱愛自己的採訪對象,熱愛人民,要站在人民的角度去寫稿子,這樣才會得到人民的喜歡,人民喜歡的記者才是真正的好記者。
我認為,當一名合格的記者,首先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學會“做人”,具備《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對公民道德規範的基本要求: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只有做好“人”,才有資格去談其他東西。隨後,才是我們作為記者要具備的職業道德,比如:客觀報道新聞、正確引導輿論、努力傳播知識、熱情提供服務、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和文化需要的責任;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原則,不誇大,不歪曲,不編造,實事求是;堅持準確、公正、全面、客觀的報道原則,不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發進行影響公共利益的報道;勇於批評和揭露違法違紀行為、消極腐敗現象和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風氣,弘揚社會正氣,捍衛社會公正,維護社會穩定;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樹立良好的品格,清正廉潔,克己奉公。記者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與時俱進,不斷積累,形成了自身的職業敏感和對尊重客觀事實與真理的職業認識;記者情系民眾、不畏艱辛、不計得失的職業作風,既是記者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也是記者職業精神的集中表現。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寫《三國志·諸葛亮傳》時,並沒有因為自己與諸葛亮有很大的過節而貶低諸葛亮,以一個史學家的心胸,正確地評價了諸葛亮的政才武略,高風亮節。他這種實事求是的做法,應該引起每個記者深思、學習。每位記者都是一位“史學家”,都肩負着“寫史”的重任,需要我們慎用手中的筆,以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公正無私的品格、以海納百川的氣度,“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修身養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作為記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需要我們每時每刻都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過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教育,更好地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弄清自己的身份和職責,時時自尊、自愛、自省、自悟,嚴格審視自己的言行,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限制和約束,做一個有着良好道德操守的人,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人,做一個不斷奉獻的人,做一個受人尊敬愛戴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樣,弘揚記者職業道德,貫徹記者職業精神,將會取得更加優秀的成績。
記者的職業,履行一種責任;記者的付出,體現一種價值;記者的實踐,追求一種理念;記者的稱號,蘊含一種動力。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渴望繼續成長,我渴望認識自己、認清自己,請大家繼續幫助我、提升我,如果有來世,我還來和台下在座的每一位成為好兄弟、好姐妹、好同事!
職業道德演講稿(三)
彈指一揮間,一年的歲月就在繪聲繪色的講課聲中,就在埋頭批改作業的筆尖中,就在上課鈴與下課鈴的交替中滑過。我不是詩人,不能用優美的詩句來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歌手,沒有動聽的歌喉來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要在知識的寶庫里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讚歌——因為熱愛,所以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全力以赴。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表現,實際上更多的是傾注了我們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能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學生貼心。
但是教師的愛也不是盲目的,愛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僅要能愛,而且要善愛。“愛”要一視同仁。學生沒有貧富之分,他們有一樣的智慧和熱情,有一樣被愛護的權利,我們應該用一樣的心去關愛他們。這點上咱們學校很多老師為我樹立了榜樣,指明了方向,
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為做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我猶豫過、消沉過,有時候問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成績進步時,當生病時看到學生關切的目光,聽到他們的問候時,這是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熱情,又充滿了對事業的執着。
“嚴在該嚴處,愛在細微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高爾基說:“只有熱愛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因為,為了學生,教師必然要注重和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會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行,從而樹立起良好的師德形象。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愛崗敬業的要求有很多、很大的不同。我們每個教師都要不斷地加強自身師德修養,真正成為新時期合格的、優秀的人民教師。
時光飛逝,轉瞬間,我已為人師十多年了。常常想起兒時的那首歌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作為教師,您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作為教師,您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學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目中,老師是一個最親切、最智慧、最偉大的形象。我們也常說,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履行自己的師德責任和義務,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謀求人生的幸福。看到那麼多教師的付出后。我理解了,老師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那麼教師職業是苦是樂 它能夠如我們所言給教師帶來幸福的體驗嗎
不能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們每天都進行着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麼,是什麼構成了無數教師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內在動力呢 是什麼使教師甘為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呢 我想那一定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的熱愛,是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讓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教育事業,於細微處顯精神,於小事中下功夫,在簡單卻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體驗人生價值實現的滿足。“孺子牛獎”獲得者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青海高原鄉村老師劉讓賢的所思、所想、所為,恰好是一個說明。他說:“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們身上延續,我的樂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尋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復一年的工作中獲得。”
20**年5月12日,我們記住了汶川!在地動山搖時,有的老師丟下學生跑了,大家提起來這個人都嗤之以鼻,誰都可以戲稱他為“范跑跑”;有的老師為了學生而忘記了個人的安危:他弓着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着雷鳴般的響聲,磚瓦、灰塵、石塊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拚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着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恆……這個老師就是譚千秋,為了4個學生的生命,譚老師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麼是為人之師;他那在突發災難來臨時的瞬間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他以師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師的職業操守,以自己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如今,譚千秋老師離我們遠去了,他張開愛的羽翼奮不顧身保護學生的“姿勢”,已定格為一種言簡意賅但威力無窮的符號——無私無畏!這種感人的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捨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愛學生勝過自己生命的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譚千秋老師用生命捍衛為人師表的道德準則,完全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多麼神聖的職業。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都江堰聚源鎮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後。還有向倩、袁文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麼是師德,什麼是愛!
當成千上萬間房屋倒下去的時候,是老師的愛撐起了成千上萬個生命通道,撐起了成千上萬個家庭,撐起了國家的未來,撐起了民族的希望,撐起了整個世界!
教師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為政治老師的譚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給學生上了最後也是最完美的一場思想政治課,當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長大后,我相信,他們將會比別人更加懂得什麼是勇氣,什麼是無私,什麼是責任。對這樣的老師,所有有良知的人都會去敬仰、去尊敬、去愛戴。
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僅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更重要的使命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有淵博的學識,還應具備高尚的品德。走上三尺講壇,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壇,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承襲者、弘揚者。可以說,教師這個職業是相當神聖和高尚的,教師的尊嚴更應是凜然不可侵犯的。但遺憾的是,在我們的身邊卻頻頻上演着撕毀教師尊嚴的醜劇。君不見:每學期開學初,個別教師不是着手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而是將各位學生家長的單位、職位摸得一清二楚;部分教師不關心貧困學生的生活,卻堂而皇之地去接受一些家長的吃請、索要紅包。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喪失了原則,混淆了是非,那將會對我們的教育事業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害。因為,教育的失敗,不僅僅影響的是某一個、某幾個學生的前途,而且會直接影響社會對老師整個職業群體的信任和認可,更會影響到整個中華民族的綜合素質!我不禁想起了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浮士德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這些教師則將自尊賤賣給了金錢。
我不知道,那些失去了尊嚴的教師,他們會用一種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學生;我更不知道,當他們教育那些犯錯的學生時,心裡會不會發虛 但我明確知道的是,面對這樣的教師,學生們是不會有哪怕是一丁點的尊重的!因為在學生們的眼中,這些教師其實根本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教師,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利用學生來謀自己利益的假證販子!其實在學生們的心裡,這些為了幾個臭錢出賣自己職業道德的人,他們的分量相當輕,更何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