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演講稿>導遊詞>佛光寺導遊詞

佛光寺導遊詞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登上東大殿,看檐拱間噴薄撲面的盛唐氣象)

  我們眼前這座大殿是中國木結構建築成熟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作。中國的古建築,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風格,宋代的建築優美華麗,元代的建築粗獷自然,明代的建築莊嚴規整,清代的建築精巧細膩,而唐代的建築則體現了張揚大氣、質樸厚重的特點。雖然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發現佛光寺之後,山西境內又發現了五台縣南禪寺、芮城縣廣仁王廟和平順縣天台庵這三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其中南禪寺的建築年代甚至比東大殿還要早75年,但它們都是一些小規模的民間木構建築,不能體現唐代建築文化的精髓,因為,中國古建築的精髓是宮廷建築,只有宮廷式的大木作才能真正展現中國古建築的最高水平,而佛光寺東大殿恰恰就是唐代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宮廷式建築,完全體現了大唐建築的精髓。和其它朝代的建築相比,這座大殿給人的突出感覺是:台基低矮,檐柱粗短,斗拱碩大,屋頂平緩,色彩單純。這些特點使這座大殿給人以台基部分腳踏實地、平和穩重,主體部分個性張揚、雄壯有力,屋頂部分舒緩寬廣,猶如大鵬展翅搏擊長空的印象,使本來顯得有些壓抑的建築產生了一種輕靈舒展的態勢。

  其實,說到唐代建築和後代建築的區別,最突出的還要說是斗拱。大家看!柱子之上、房檐之下,這種像花朵一樣盛開着的就是中國古建築最獨特、最神奇的構建——斗拱。常言說"立木頂千斤",在中國古建築中,立木所承托起來的千斤之力就是通過斗拱傳送到屋檐下的每一個點,最終將沉重的屋頂托舉起來,並將寬大的屋檐挑出很遠的。我們看:東大殿的斗拱分兩大類,一類是用以承托屋檐的檐柱斗拱;一類是大殿內部用來承托梁架的梁架斗拱。我們眼前看到的是檐柱斗拱,這類斗拱根據位置不同又分為三種:位於柱子上的這種是柱頭斗拱,位於兩根柱子之間的這種是補間斗拱,而位於大殿四角的那種叫轉角斗拱。斗拱結構看似複雜,實則條理。我們來看:這種方形的木塊就像中國古代的量具"斗"一樣,所以叫"斗",斗的作用是承托上面這種就像彎曲的胳膊肘一樣的弓形短木,也就是"拱".我們說立木頂千斤,而立木的千斤之力就是通過斗,斗再通過拱,最終傳散到屋檐下每一個需要支撐的點上,一層不夠再加一層,層層疊加,層層挑出,直到把屋檐挑到殿身之外足夠遠的距離。我們看:東大殿的斗拱四層疊加,層層挑出,使屋檐伸出牆體外達4米之遠,整座斗拱的高度也達到了2米,幾乎有柱子一般的高度。在這裡,中國現存木結構古建築中層數最多、最為雄壯的斗拱,承托出了中國現存古建築中最為深遠的出檐。著名古建築學家史建在他的《大地之靈》一書中讚歎:"斗拱是東大殿絕對的主角,它雖然只有檐柱的一半高,卻有着威壓之勢,他縱橫恣肆,是美木的精魂。在這裡,是斗拱而不是屋頂塑造了建築的形象,中國古典建築中的斗拱藝術在佛光寺發揮得登峰造極。"

  除斗拱外,大屋頂是中國古建築的另外一大特徵。中國古建築的屋頂雖然龐大沉重,但我們並不覺得這種大屋頂有多少壓抑的感覺,這是因為整座屋頂從屋面、屋脊到屋檐沒有一處不是曲線,找不出一處僵硬的直線。我們看:東大殿四角的柱子都微微向內傾斜,這叫做"側角",而且這四根柱子比其它柱子還要略微高一些,這叫"升起".側角和升起使得建築在結構上更加穩固,在視覺上也更加莊重,並為大殿的屋檐營造出了優美流暢的曲線。龐大的屋頂,經過曲面、曲線的處理,顯得不再沉重和笨拙,再加上一些鴟吻、瓦當的裝飾,笨重的屋頂變得舒展輕巧起來。

  站在東大殿前,身前是唐代的大殿,身後是唐代的古松,身旁是唐代的經幢,那盛開的斗拱,似李白醉酒豪氣干雲,似張旭潑墨恣意縱橫,似韓愈伏案沉雄穩健,有着壓抑不住的生命力,它不象明清以來的建築那麼含蓄、柔順、艷麗,而是張揚、靈動、古樸,率性而為,無拘無束,這正是大唐文化的性格。我們不是總在懷想着大唐盛世,總在幻想着夢回唐朝嗎?在這裡,我要鄭重地告訴大家(指東大殿之斗拱)——這,就是唐朝!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東大殿,走進大唐文化的輝煌聖殿吧!

  (進入東大殿,走進大唐藝術的輝煌聖殿)

  進入東大殿,我們眼前是一座寬達五間、深達一間的大佛壇,佛壇上坐的、站的、跪的、騎獅的、牽象的、供養的、護法的,前後左右全是高大的唐代塑像,共35尊,構成了我國獨一無二的唐代大型雕塑群,如此浩大的場面和驚人的氣勢恐怕只有在盛世唐朝才會出現。需要說明的是,全國現存唐代彩塑僅有80餘尊,而這座佛壇就佔去了將近半壁江山!由於佛壇只有1米高,所以這些佛像雖然高大莊嚴,卻又近在咫尺、可觸可及,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盛唐之風撲面而來。

  東大殿的塑像布局和我們在其它寺院見到的都不太一樣:佛壇的正中的三尊主佛,中間是釋迦牟尼,左邊是彌勒佛,右邊是阿彌陀佛,反映了唐代彌勒信仰的流行。這尊彌勒佛雖然和宋代以後出現的大肚彌勒佛不太一樣,但在體形上還是要比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明顯粗壯一些,尤其腹部比較突出。他的坐姿也比較特殊,是垂腿而坐,俗稱"彌勒下坐".這三尊塑像,都面頰豐滿,眉毛弧彎,嘴唇端正,具有極為顯著的唐風。佛壇的兩側是騎獅子的文殊菩薩和騎白象的普賢菩薩,一般寺院都是文殊在左、普賢在右,而東大殿則正好相反,這當然不是工匠師傅搞錯了,而是唐代塑像的通行慣例,因為佛光寺前院的文殊殿和普賢殿也是文殊殿在右、普賢殿在左,而在後來發現的南禪寺大佛殿以及太原天龍山的石窟中,也是文殊騎獅在右、普賢騎象在左。在五尊主像的前面,塑滿了協侍菩薩和供養人。釋迦牟尼的兩側是迦葉和阿難兩大弟子,他們的前面是兩尊站着的協侍菩薩和兩尊半蹲着的供養人;彌勒佛和阿彌陀佛的前面各站着四尊協侍菩薩和兩尊供養人;普賢菩薩的前面除了兩尊協侍菩薩外,還有牽象的童子和護法的韋陀;文殊菩薩的前面除了兩尊協侍菩薩外,又有牽獅人和于闐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站立的協侍菩薩身體都都向前傾斜,腰部微微彎曲,腹部略微突起,豐腴富態,雍容自信,穿着唐代流行的"袒胸裝",呈現出一派"胸前如雪臉如花"的動人風情,這是唐代中葉以後菩薩塑像的特性,與甘肅敦煌的塑像如出一轍;而這些蹲着的供養菩薩都半蹲半跪在高高的蓮座上,她們手托瓜果梨桃等供品,身披纓絡,儀態安詳,這種塑像除了甘肅敦煌石窟和大同華嚴寺以外,在國內很少見到。佛壇兩側還站着兩尊形體魁偉的護法金剛,它們遙對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寶劍,怒目而視,與我們在博物館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那些出土的武俑高大多了。

  除了這些神像外,東大殿還有兩尊非常珍貴的唐代寫真像,大家請跟我到這邊來(佛壇左側)。我們看這尊金剛的腳下有一尊面頰豐滿、袖手趺坐,大約40多歲的中年婦女塑像,她就是重修東大殿的女施主——寧公遇夫人。寧公遇塑像安詳靜謐的神態,沉厚洗鍊的塑工曾經深深地吸引了林徽因,她甚至動情地說:"我真想陪着這位唐代婦女再靜靜地坐上它一千年".我們再來看這面的願誠法師寫生像(大殿左側窗下)。比起寧公遇的雍容富貴來,當時主持重修東大殿的願誠法師前額隆起,顴骨高突,就顯得冷寂清苦、從容恬淡多了,梁思成先生稱讚它是寫實人像中的優秀作品,它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高僧寫真像。

  除了這35尊舉世無雙的唐代彩塑,我們看到東大殿的兩側山牆下還有五百羅漢塑像,這些塑像是明代宣德五年塑造的,現存只留下了290多尊。

  梁思成教授將東大殿的唐代建築、塑像、壁畫、題字譽為"四絕",我們已經欣賞了其中的建築和塑像,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來觀賞壁畫和題字。先來看壁畫。東大殿的壁畫共有30平方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位於釋迦牟尼佛座后的唐代壁畫,畫面的內容是天王降伏妖魔鬼怪,我們看不到;另一部分是內柱額枋上總長450厘米,高66厘米的八幅拱眼壁畫,其中最為珍貴的是這幅唐代壁畫(右次間內柱前額上的橫幅)。畫面內容十分豐富,有佛、菩薩、脅侍菩薩、天王、飛天、供養人、僧人、文官等,畫像的衣紋姿態都極其流暢,與敦煌畫中的人物幾乎沒有兩樣,具有十足的唐代風韻。其餘幾幅壁畫色澤較為鮮亮,畫面以佛、菩薩為主,是宋代遺物。

  再來看題字。題字就位於大殿前槽的這四根大梁下。當年,梁思成一行發現佛光寺后,雖然認定這是一座唐代建築,但卻苦於沒有證據,於是,他們開始了艱苦的尋找。一開始,他們爬到了天花板的上面,梁思成在他的《記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築》中寫道:"上面積存的塵土有幾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樣。我們用手電探視,看見檁條已被蝙蝠盤踞,千百成群地聚集在上面。……照相的時候,蝙蝠驚飛,穢氣難聞,而木材中又有千千萬萬的臭蟲(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就這樣艱苦卓絕地搜尋了幾天,才由林徽因的遠視眼看到了大梁下面隱隱約約有"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的字跡。為了獲得題字的全文,他們用了一天的時間搭起梯子,然後拿着蘸了水的布單爬上梯子去擦梁下的題字,字跡一着水就馬上顯現,但水一干,字跡就又看不見了,就這樣整整花了三天時間,才把梁下的字全部看清楚。這些字跡不但為東大殿的建築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證實了東大殿建於唐代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唐代建築,而且字跡本身兼有歐陽詢和虞世南的風格,是不可多得的唐人墨寶。這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經過了整整6年的尋找,中國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唐代經典木構建築,梁思成後來說,這是他十餘年野外考察中最快樂的一天。

  另外,大家看,東大殿這些門板上還保留着一些唐、宋、金、明歷代僧人和遊人的題記。

  其實,在佛光寺,我們能夠觀賞到的唐代藝術何止這些,除了東大殿的四絕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唐代的牌匾、唐代的經幢、唐代的松樹和唐代的佛塔,足可以稱得上"八絕"了;佛光寺的古老也遠不止於唐代,東大殿的左側就有一座建於北魏的中國第二古塔——祖師塔。

  (中國古塔的鼻祖——祖師塔)

  這就是祖師塔,是一座六角兩層的磚塔。在中國的古塔中,它的建築年代僅晚於嵩山嵩岳寺塔,排行老二,可以說是中國寶塔中的祖師爺了。祖師塔的建築特色非常鮮明:它的層數是兩層,兩層的門洞都做成拱券式,門上是火焰式的門楣;內室為六角形洞窟結構;上、中、下三層疊澀都做成了蓮花瓣式,二層轉角處雕刻三層仰蓮相疊的角柱,塔頂為兩層仰蓮上托寶珠。這些都保留了印度早期佛塔的特徵。通觀整座佛塔,下部簡潔明快,上部華麗大方,形制非常奇特,體現了明顯的北魏風格,是我國古塔中的孤例。

  祖師塔所紀念的祖師究竟是誰?據專家估計,可能是北魏高僧曇鸞。曇鸞出生在雁門,也就是現在的代縣,距離五台山尤其是佛光寺非常近。十五歲時,他登上五台山,並在佛光寺出家,這是五台山有文字記載第一位出家的僧人。曇鸞在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史上都有極高的地位的,他所創立的"持名念佛"法門被後代高僧發展成為中國佛教最為流行的宗派——凈土宗,不僅在大江南北廣為流傳,而且盛行於日本、韓國。因此,曇鸞大師不僅中國凈土宗公認的祖師,也被日本凈土宗和凈土真宗推崇為"三國七祖"之一,當然也是佛光寺當之無愧的開山鼻祖了。除祖師塔外,佛光寺后的山坡和寺前的塔坪上還保存着七座古塔,其中六座建於唐代,一座建於金代,這八座古塔不僅建築奇特,是研究我國古塔藝術的珍貴實物,也組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塔林。祖師塔旁的這座經幢是金代遺物,金代是佛光寺歷史上繼北魏、唐代之後第三個鼎盛時期,而文殊殿則是這一時期倖存下來的代表性建築。

  (文殊殿——無以復加的減柱營造)

  文殊殿建於金天會15年(1137),佔地610平方米,規模和東大殿基本相等,是我國佛寺中最大的配殿。和東大殿一樣,文殊殿也是我國古建築史上的經典。從外部看,文殊殿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殿檐的補間使用了龐大的斜拱,大家來看這朵斗拱,在水平交叉的十字拱之間斜伸出來的就是所謂的斜拱。斜拱的運用是遼金時期建築的顯著特徵,而文殊殿則是中國古建築中運用斜拱最早的實例;從內部看,文殊殿最大的特點則在於它將"減柱營造法"運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好,讓我們進殿參觀。

  (進入殿中)大家是不是覺得文殊殿內實在是太空曠了,從來沒有一座中國古代殿宇讓我們感覺這樣空曠寬敞過,這就是減柱法成就的效果。文殊殿的減柱法運用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我們看,這座面寬七間、進深四間的大型建築裡面,僅僅用了4根內柱,而建築面積基本相同的東大殿則用了整整12根內柱,真可以說將我國古代的減柱法運用到了極致,是我國古建築中建築法運用最成功、最徹底的範例。由於內柱大量減少,殿內不得不採用了巨大的內額。我們看,這根前內額長達14米,直徑80多厘米,在中國古建築中是極其罕見的。我們再來看,由於跨度太大,為了使長大的內額不至於彎曲變形,古人又採用垂木與斜木勾連拉拽,以減輕內額的負重,構成了這種奇特的"人字柁架",這是中國古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

  文殊殿的正中還供奉着中國最早的文殊七尊像。這是騎獅的文殊菩薩,這是善財童子,這是牽獅子的于闐王,這是正在對談的佛陀波利和文殊老人,加上這兩尊協侍菩薩,正好七尊。

  文殊殿的四壁上還保存着明代宣德五年(1430)的五百羅漢圖,現在保存完好的還有245尊,我們來環繞殿內看一看。

  (告別佛光寺,願佛光普照大千世界)

  佛光寺導遊詞(二)

  各位遊客: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來到大佛光之寺,我是山西商務國旅的導遊員張艷紅。很多現代人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能夠夢回唐朝,但在中國這片廣闊的國土上,大致有兩個地方可以幫您實現心中這個遙遠的夢。一處是敦煌莫高窟,另一處就是大家現在身處的這座千年古剎——大佛光之寺。

  佛光寺位於佛教聖地五台山。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亞洲第一古建築""亞洲佛光"之稱。他的發現者、我國着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將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彩塑、壁畫、題字譽為於"四絕於一身".稱讚佛光寺是國內古建的第一瑰寶。

  但在梁思成先生髮現佛光寺之前,曾有日本學者揚言,"中國人要想看唐以前建築,唯有到我們日本的奈良來".作為一名有着強烈愛國心的建築師,梁思成和林徽因女士毅然放棄了美國的優越條件,回到了動亂不安的祖國,從1932年起,開始了艱苦的古建考察工作。整整六年的時間裡,他們踏遍祖國的千山萬水,調查古建2738處,一座座偉大的木結構建築先後被發現,唯獨沒有唐代的建築。一次偶然的機會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圖書館看到了法國探險家伯希和繪製的《敦煌石窟》第六十一窟中的《五台山全圖》,其中的大佛光之寺引起了他的注意。在1937年的6月的一個傍晚,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騎着毛驢來到了五台山。這天籠罩在燦爛餘暉中的大唐建築迎來了它歷史上最虔誠的造訪者。當他們推開塵封已久的大門時,梁思成的眼淚奪眶而出,他終於可以向世界宣布,中國有屬於自己的唐代木構建築。在後來的回憶中,梁思成說,這一天是他十幾年古建考察生活中最幸福的一天。在他們考察完佛光寺,走到山西代縣附近時,得知"盧溝橋事變"爆發了,在這一年的最後幾個月里,這位偉大的建築學家開始了漫長的逃亡之路。

  今天我們看到佛光寺坐東向西,整座寺院松柏蒼翠,環境幽古,佔地34000平方米,但據說歷史的佛光寺比現在要大得多,鄉間有"上馬關山門"的說法。同時大家可以發現,佛光寺的布局與我們以往看到的寺院不大一樣。通常的寺院採取延中軸線分佈,而佛光寺採取了我國現存寺院中絕無僅有的十字交叉形布局。所以,站在寺院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將寺院的全貌一覽無餘,這種"開門見山天地寬"、"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風格與通常所見的寺院"庭院深深深幾許"、"小園香徑獨徘徊"形成鮮明的對比。

  隨着剛才踏上的72級階梯,我們眼前的這座大殿就是佛光寺的東大殿啦,整座大殿給人以很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台基低矮、檐柱短粗、斗拱碩大、屋頂出檐平緩且深遠,整座大殿色彩單純。"有人說,這大大的屋頂就像莊子筆下的大鵬鳥欲展翅高飛的樣子。這正是大唐文化的最完美體現,是那種胸懷坦蕩、自信十足、包容天地的大氣魄。是那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氣象。若趕上夏雨時節,整座院內香風花語,或在院中信步閒遊,或坐在大大的屋檐下看驟雨垂簾,遠山明滅,將近四米的出檐,再大的雨也不會濺到身上。可以如此悠然的感受夏雨帶來的清涼氣息,真的和唐朝無二致啊。說到這裡不知大家是否夢回到了久遠的大唐王朝。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