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演講稿>導遊詞>雲岡石窟的導遊詞

雲岡石窟的導遊詞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雲岡石窟的導遊詞(一)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的大同觀光旅遊。我是大家的導遊員楊麗,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

  雲岡石窟開鑿於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王朝,現存主要洞窟45個,佛教造像51000多尊,根據武周山勢的自然起伏,雲岡石窟又自然的分成東區、中區和西區三部分。其中第1——4窟為東區,5——13窟為中區,14——45窟為西區。下面我們就先從中區的第5區開始參觀吧。

  第5、6窟是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中最精彩壯觀、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窟為橢圓形的穹窿頂馬蹄形,分前、后兩室,進入高大的后室,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這尊兩腿雙盤、雙手疊放腿上的大佛。這種“吉祥式”坐姿的全結跏趺坐禪定印象,表示着釋迦摩尼佛已進入標準的“靜思維”修行狀態,是佛的坐、立、行、卧“四威儀”,即四個莊嚴地身姿之一。大佛高17米,是雲岡石窟第一大佛。專家們認為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為他的父親獻文帝鑿造的佛陀象徵。那麼上述歷史在此窟是否有所體現呢?請各位細看,大佛頭頂為藍色螺髻,面龐方圓,細眼長眉,鼻樑高直,唇含笑意,兩耳垂肩,在端莊、慈祥的神情中透露出神聖、超凡和自信的風貌。尤其是這尊佛像身穿雙領下垂,內衣束結,寬大柔軟而下垂的袈裟,衣紋流暢,給人一種絲的質感。大佛的右側是未來世彌勒佛,左側為過去式燃燈佛。大佛的後面有一個很寬敞的甬道,那是供佛教信徒們禮佛繞行的誦經道。

  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以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窟平面呈回字形,窟正中鑿一方形塔柱。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個洞窟的四壁上,雕滿了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人、瑞鳥、神獸、花卉,形成了一種熱鬧擁擠,美妙神奇的佛國氛圍,主題以歌頌佛母和表現釋迦摩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經歷為主,因而也叫“佛母洞”.請大家隨我的手勢來觀賞面前這幅關於“右腋誕生”的畫面:古印度有一個小國叫“迦毗羅衛國”,國王叫“凈飯王”,王后叫“摩耶”,他們到了40歲的時候還沒有孩子,非常焦急。有一天,摩耶夫人夢見一位菩薩乘白象而來,後來懷了身孕。按當地習俗,婦女應回娘家分娩。摩耶夫人在快臨產時,在妹妹和僕人的陪侍下回家。半路上,他們到藍毗尼花園休息,剛到一顆菩提樹下,夫人預感快要生產了。於是,一手抓住樹枝,一手在妹妹的攙扶下,從右腋生出了孩子,這就是“喬達摩悉達多”,成佛后被尊為釋迦族聖人的“釋迦摩尼”.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是被譽為雲岡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露天大佛。這尊高達13.7米的結跏趺坐佛像,面容豐滿端莊,雙肩寬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大日如來吉祥坐禪定印象,是釋迦摩尼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一種沉靜思考狀態。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徵。他恢復佛法,開鑿雲岡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態,表現出佛教徒對他的敬意。距離產生美,角度顯神韻。在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離和角度觀賞,都會產生各種變化着的美及其神韻。

  現在給大家20分鐘時間在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願大佛炯炯有神的雙眸,略帶微笑的嘴角,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回憶,帶來美好的福音。好,20分鐘后我們在這裡集合,謝謝大家合作!

  雲岡石窟的導遊詞(二)

  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的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從酒店出發需要大約30分鐘的時間。利用這暫短的時間,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開鑿的大型石窟,時間約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時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歷史。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雲岡石窟的開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較龍門石窟早35年的時間。它以建築規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保存之完整,而聞名天下。又因對研究中國古代史、佛教史和藝術史有極高的價值,享譽國內外。1961年,國務院將雲岡石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指名要求參觀雲岡石窟,9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蓬皮杜總統參觀了雲岡石窟。

  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蓬皮杜總統參觀

  沒想到江青也來了

  我們乘坐的汽車已駛入停車場,大家請按順序下車,在雲岡石窟門前集合。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現在看到的像蜂窩一樣排列的許多洞窟,就是雲岡石窟。石窟開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處稱雲岡,故名雲岡石窟,原名靈岩寺,亦稱石佛寺。雲岡石窟為什麼開鑿在武周山?這與武周山這塊風水寶地密切相關。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內山清水秀,可以說是“藏風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稱武周塞,從北魏的舊都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到達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經過這裡。武周山位於內外長城之間,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當時人馬商隊來往頻繁,還駐紮了重要的軍隊,皇帝經常在這裡議論國家大事。武周山成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們在這裡遙拜北方,祈求神靈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開鑿石窟,創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窟,這裡冬暖夏涼,幽靜神秘。古印度佛教興起后,佛教信徒、僧侶將石窟作為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因為,依山雕鑿石窟、佛像,比用磚石築建寺院經久耐用。佛教是漢代經著名的絲綢之路開始傳入中國,石窟寺藝術的傳入,大約在3世紀。我國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絲綢之路東行還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進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從甘肅繼續東進則是寧夏須彌山石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層岩石屬於株羅紀的長石石英砂岩,石質堅硬,結構緊密,有利於石窟和造像的雕鑿。

  現在,大家已隨我進入雲岡石窟的山門,我身後的石窟參觀示意圖,大致告訴我們參觀路線。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區,東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還有許多小型洞窟。共計1100多龕,大小造像51000多軀。從雲岡石窟西行約3公里,武周川北有吳官蒼石窟。再溯河西行,距雲岡15公里的高山鎮,還有焦山石窟。這麼多洞窟如果要細看的話,也許你一個星期的時間也看不完,目前開放有40多個洞窟,仔細觀看需要2天的時間。按傳統參觀路線,如果大家時間充足,先從東部第1窟開始,直到第45窟結束。如果僅參觀2個小時左右,則主要遊覽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

  雲岡石窟的山門

  首先我們從東部的第1、2窟開始參觀。北魏開鑿石窟從公元460年開始,至524年結束,約有70年的開鑿歷史。從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藝術,有關專家將雲岡石窟的開鑿年代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雲岡石窟中期為主,成窟的年代約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間。由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夕開鑿,人們習慣將這些石窟稱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組塔廟式雙窟,開鑿洞窟時在中央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四面開龕,龕內塑像。

  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迎、多寶佛,上層雕釋伽;石窟後壁的主像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未來佛,據佛教經典講,彌勒菩薩將繼釋迎佛后成佛,廣說佛法,教化眾生。據說當彌勒降生人世時,世界將充滿光明幸福。釋迎、多寶佛並列,佛經有這樣的傳說,當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時,忽然地下湧出安置多寶佛全身的舍利塔,現於空中。釋迎聽到塔中的聲音,告訴聽經的大眾說,這是過去東方世界寶凈國土的佛,號為多寶。當釋迦佛開啟塔門,示現多寶佛身時,寶塔內的多寶佛讓出半座給釋迦佛。於是,釋迦入塔,與多寶同結跏趺坐,宣講經義。

  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上層雕三世佛;石窟的後壁主像是釋迦佛。兩窟的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對坐問法像。有關維摩、文殊對坐問法是南北朝、隋唐時期流行的題材,敦煌石窟的壁畫就有“維摩詰圖像”.佛經中有“文殊問疾”的故事,據說有一次維摩居士“示現”病相,眾人前去探訪。釋迦牟尼知道后,派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帶領弟子前去維摩居住處。在維摩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薩和能言善辯的維摩展開大乘佛教義的討論,使從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薩十分讚歎。第2窟前有一泉水長年湧出,泉水清涼可口,被稱為“石窟寒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