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主題演講稿:以人為本,安全之基
史朝俊
前不久,我在一次外出培訓的時候看到了一段很難忘的視頻: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遭遇恐怖襲擊時的應急救援現場。相信大家對此事件都不陌生,世貿中心的1號、2號大樓、五角大樓相繼受到撞擊,事發后一個半小時,7萬多人從90多層的高樓里緊急撤離,沒有擁擠、踩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有提前預知嗎?靠反覆不斷的演練嗎?都不是。我認為,是他們的安全文化、意識拯救了每一個人。
那什麼是安全文化呢?它是社會或組織內的每一個人對生命安全所持有的價值觀,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態度!有一次,我在車間現場看見一名員工,右手在設備中不斷拿取物料,左手不停地掏看着手機。很明顯,這是很危險的動作,我立即制止並詢問原因。原來他女兒入學出現了點問題,他非常焦急,所以一邊工作一邊打電話諮詢。了解到該情況后,公司綜合管理部立即與學校溝通了解,幫其女兒完善了手續順利辦理了入學。當這名員工用樸實、憨厚的言語感謝我們的時候,我想,他一定不會再違規操作了!因此,"關懷文化"不可少。
安全是誰的責任?我要說,安全的主要責任應該是每個人自己,但管理者應該幫助員工防範安全風險。大量數據表明,75%以上的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沒有一個正常人想刻意去傷害自己,但人總會在各種風險環境里存在"感知的瞬間喪失".比如有時候,手上明明拿着一支筆,卻到處找筆等類似現象。我們在分析事故過程中常常會提到一句話:某某某安全意識薄弱。其實很多時候,意識的瞬間喪失都不是故意的,因此我們要包容非故意性犯錯,但要幫助員工降低非故意性犯錯的概率。看到員工嚴重違規,安全管理者有時候會向違規人員發火,但有時回頭想想,有可能他也是有苦衷的。在不了解真實原因的情況下的責難,他的內心是怎樣的感受?!作為管理者,我們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幫助他們,而不是埋怨、發火。因此,我們要養成"溝通文化".
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一般都包含獎勵與懲罰。獎勵是為了激發更多的正能量、鼓勵員工樹立或者保持正確的行為,而處罰則着眼於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是一種事後行為、管理手段,是安全紀律、制度的有力保障。因此,我們還需要有獎懲分明的"激勵文化".
所謂安全文化,包含的內容其實非常廣泛,譬如:如何做好員工的安全三級培訓,還需要有學習的文化;安全管理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要塑造團隊合作的文化;隱患、事故的處理要堅持追根問底的文化等等。所有這些文化,共同的中心是以人為本。當某一天我們看見身邊的人身處險境時,可以友好地給一個提醒,相信,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會隨之更加安心。
(編者按:該稿件榮獲2015年6月寧國市安全主題演講競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