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送行教學反思

送行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篇一:送行教學反思

  《送行》是教科版藝術教材第八冊的一首二聲部合唱歌曲,是李叔同採用 美國人約翰·奧德威的 《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的 學堂樂歌 。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二部合唱歌曲,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多聲部音樂的和諧美。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學習加以感受、體驗,唱好二聲部歌曲。

  在歌曲的備課中,我遇到了幾個難題。一是怎麼樣銜接第一課時的舊知識?每周兩節的音樂課,學生對上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遺忘較多。音樂是聽覺藝術,是時間藝術,學習過程中的許多問題不容易被發現,難以為下一教學環節的提高提供參照。另一個難題是今天所學的歌曲《送別》創作的年代較遠,怎麼讓學生詳細地了解歌曲創作背景,幫助理解歌曲內容,又不佔用課堂太多時間?在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的課題研究中,我嘗試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解決教學中的難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活課堂學習

  生動形象是現代信息技術賦予教學的一大特點。根據小學生形象思維佔主導、活潑好動的年齡特徵。我精心製作課件、網頁,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在導入歌曲二聲部的學習中,我採用對比欣賞的教學手段。通過對比,幫助學生更清晰地感受二部合唱歌曲。依託信息技術整合學科技能有效解決二部合唱難點。

  教學是一個不斷研究過程,本節課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藝術課程的整合嘗試方面取得一定收穫,但課堂研究是無止境的,反思本節課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二、比如二聲部合唱的學習難度較大,雖然基本完成本課的教學目的,學會二部合唱歌曲《送別》,但演唱質量有待下節課繼續提高。再一個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進行遠程學習交流。包括師生間的交流,同學間的交流以及同行間的交流。

  篇二:送行教學反思

  《送行》是李叔同先生20多歲時在日本留學時所作。全詞緊扣主題,營造了讓人迷醉的意境,充滿了對人生的無奈。

  我選擇這首詞是因為是適逢六年級快要畢業了,比較能調動學生的情感。但怎樣比較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情感呢?

  首先想到了創設情境,不過在詩詞教學中儘可能從詩詞的角度去營造氛圍,於是想到了李白送別孟浩然,留下孤帆遠影;王維送別好友,勸君更盡一杯酒;王昌齡“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試圖通過這些詩詞句的調用引導學生進入一種詩詞的境界,順其自然進入到本詞的教學中。個人認為比較好的引導了學生,不過由於本人在朗誦表演等方面才能欠缺,未能通過聲情並茂的述說達到預設的效果。

  接下來疏通詞句,整體感知詞的大意。引導學生去讀,讀準確、讀通順,注意詩歌的停頓、大致了解詩歌的內容。因為字面意思並不複雜,因此在此處我主要設置了幾個問題:詩人在什麼地方送別了自己的親友?長亭是什麼地方?什麼是古道?詩人站在長亭古道,想着親友就要離家萬里,他的心情如何?其實此處一方面在疏通字句,一方面通過朗讀、理解字句,來領悟心情。至於學生能夠領悟多少,那得看學生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說體驗,所以此處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想自己生活中的經歷,以引起共鳴。

  相較而言,第二節更直接,因此引導學生抓住直接抒發情感的句子,來誦讀來理解來感悟。抓住句子“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抓住詞語“盡”、“濁”,“寒”來細讀詞。

  第一小節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景物來感受別情,進而領會寫法。

  雖然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教學中也注重一遍一遍的朗讀,但總感覺滿懷的愁緒沒有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所以朗讀是蒼白的,表情是凝滯的。那種哀而不傷,愁而不悲,魂牽夢繞的離情別意未能如音樂那樣哀婉。



送行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