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秋色滿園關不住”
作者/ 李菊華
【案例】
《秋天》是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首描寫秋天的詩歌,文章內容活潑,充滿童趣。作者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把秋天裡的事物描繪得活靈活現,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秋天的美景,秋天碩果累累的美好,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課的重點是如何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課堂上,教師讓學生說課題,讀課文,談感受,分析擬人的修辭手法。總結時,教師這樣引導: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秋天?(板書“
的秋天”。這個話題一拋出,課堂上立刻活躍起來了。)
生:這是個豐收的秋天,因為有這麼多的瓜果都成熟了。
生:這是個童話般的秋天,有好吃的,有好看的。
(全班哄堂大笑)
師:是啊,秋天在你的心目中瓜果飄香、景色優美,就如童話一般。
生:這是個色彩斑斕的秋天。
師:那麼,秋天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
生:秋天是紅色的,因為“高粱紅着臉兒笑了”。
生:秋天是黃色的,因為作者“撿一片黃葉悄悄地珍藏”。
(見學生基本交流完了,教師準備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但這時卻有一隻小手還舉在那兒,側着的身子、半站的姿態表現出強烈的發言慾望。)
生:老師,我覺得秋天是綠色的。
(“秋天是綠色的嗎?”不知是哪個同學小聲地問了一句,原本鴉雀無聲的教室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學生們紛紛議論開了:秋天是綠色的,從沒聽說過。春天和夏天是綠色的還差不多。片刻的議論后,大家一齊把帶着疑問的目光投向教師。)
師:你為什麼說秋天是綠色的呢?
生:在我們這兒,秋天裡的很多樹的葉子都是綠色的啊,根本沒有變黃,變枯,再說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累累碩果,那果實不就是希望嗎?秋天就是春天的希望,所以說秋天是綠色的。
師:這位同學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他善於思考,能從生活中發現秋天的美。那秋天還有哪些色彩呢?
(學生的答案五顏六色,異彩紛呈。)
【思考】
1.語文課堂是生成的課堂。教師要善於抓住課堂上的突發點、矛盾點、關鍵點,利用隨機生成的資源巧妙引導,鼓勵學生說出心中的感受,使他們在不斷的探索和積極的爭辯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也成就了課堂的精彩。
2.閱讀感悟的起點和落腳點都是生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合稱的語文,是聽說讀寫的工具,以語言文字為表現形式的課文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因此,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與人們交際生活的需要密切地聯繫着。所以,閱讀教學藝術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也應該是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其產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如果教學時往往眼中只有書上的字詞句段,忽視了學生生活中感情的構建,沒有深入的思維碰撞,那麼統一的模式會讓我們懷疑學生是否真正感悟到文中秋天的美,以及作者“走在秋天”的那一份喜悅和愜意。文本中的高粱他們幾乎沒見過,平時吃的蘋果也未必都像書中所描繪的那樣穿着“紅襖”。我們常常說:語文即生活。結合生活的學習才是提升學生生命品質的學習,結合生活體驗的感悟才是內心最真實的收穫。
這個秋天“秋色滿園”。
(作者單位:江蘇金壇市華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