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幾何圖形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上第四章《多姿多彩的圖形》第一節,我們知道數學來源與生活,而且數學與生活也密切相關。數學教學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自主探究不僅是知識的構建與運用、技能的形成與鞏固,也包含了生活經驗的激活豐富與提升,學習策略的完善,情感的豐富和價值觀的形成。
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課件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圖形入手,引出了幾何圖形的概念,在複習學生前兩個學段學習的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引出了立體圖形與立體圖形的概念。結合實例,使學生感受到幾何圖形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解圖形與幾何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用處很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主線,採取合作交流的探究式進行學習,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不斷出現學習的慾望和熱情,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的同時使生活經驗、學習方法等得到提高。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感到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課件展示圖片,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給學生(多媒體課件展示)實物:茶杯(圓柱形)、蘋果、乒乓球、漏斗、長方形和正方形包裝盒讓學生觀察、思考、聯想,逐一引導學生積極回答,點評后歸納出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基本的立體圖形。
2、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中來。
課前,我讓學生自己製作了長方體、六稜柱、圓柱體、圓錐、四稜錐等立體模型。通過動手操作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總結出立體圖形的種類:柱體、錐體和球體。通過直觀的觀察、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總結出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徵,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口語表達或板書,創造機會,鼓勵學生動手動口,以達到教學要求。及時藉助多媒體展示來指導學生,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後再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教學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和總結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能在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生活經驗從而讓學生掌。
3、教學在進行小組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總結出稜柱、稜錐的面、頂點、棱之間的關係。探究性學習關注的不僅是探究成果的大小,而是注重探究過程和方法。在探究的時候,適當掌握時間,能根據學生的探究情況及時引導。從而達到最優的探究效果。細心學生在細微之處提出的疑惑要善於引導學生自己用所學知識去辨別,並取得最後合理解釋。分小組讓學生討論、交流,老師巡視過程中發現好的例子,推薦讓全班學生共享。
4、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通過畫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觀察立體圖形所得到的平面圖形,體驗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5、讓學生舉出身邊的幾何圖形實例,並分析其立體圖形構成。利用實物的形象優越性,通過類比加深加強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形象思維能力。
同時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1、自主探究時間有點長,導致展示過程時間有點緊。2、小組展示過程中,有些同學沒有展示的機會,只關注到個別積極表現的外向的學生。3、學生不能對別小組的展示進行合理的評價。
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要注意合理安排時間,努力克服教學的隨意性。2、多給學生的語言表達的機會。3、儘可能給每位學生展示的機會。
篇二:幾何圖形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從興趣入手,抓住注意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它是受到外部環境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或心理反映。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首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可以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 小學幾何知識是相對零散的,不系統的,小學數學 相對系統了,加深了、拓展了,也更豐富了。因此,不但要引導學生順利過渡到初中學習當中,同時還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讓他們初步 體會 幾何的美,提升他們學習幾何的興趣。在《圖形的初步認識》的導入新課時,以姚明投籃、金字塔、美國五角大樓、白宮等圖片刺激學生的視覺引入新課,讓學生以輕鬆的心態進入幾何世界。同時,通過展示自己所帶的物體並觀察立體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激發學習的興趣,有助於消除幾何圖形的神秘形象。
2、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質疑問難”是當今數學課堂教學中比較時髦的詞眼,是“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過程的主人”的縮影。
3、巧設練習,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練習的設計,圍繞重點,針對性強,鞏固深化了學生的新知。對於初一學生來說幾何證明(說理題),要求不宜太高。我們常常發現他們有以下幾個難點:
(1)、不知如何下手。
(2)、不會用幾何語言。
(3)、沒有嚴謹的邏輯思維習慣與表達能力。
針對上述情況我作以下嘗試,慢慢地讓學生適應。
(1)開始的概念、定理教學時就滲透幾何的語言。如講授“線段的中點”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說出規範的幾何用語,“因為……,所以……”。時常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體會、接觸幾何用語。這樣長期練習讓學生對幾何用語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到用幾何語言時一點也不會說。
(2)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幾何知識時,我們可以開始嘗試讓學生去說理。此時要求不要太高,注意多對學生的說法以肯定。當然也不是說只說學生好,只是肯定他們的進步,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規範的幾何語言。甚至可以時常板書規範的結果讓學生去模仿、去欣賞、去體會。
(3)經過以上的嘗試后,我們就可以嘗試幾何證明的教學。但是不可以一下就要求學生都寫得多嚴謹。最好我們多設計一些規範的用幾何語言寫證明過程,只要求他們填出部分。這樣慢慢讓學生去理解、去嘗試。經過一段時間后也可以讓學生單獨去完成簡單的證明說理題,一般就三、四步就可以了。
(4)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通過畫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觀察立體圖形所得到的平面圖形,體驗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二、反思不足
教師只是根據自己的原有思路被動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過程缺乏一點靈活性。學生在討論立體圖形的分類的時候,有一個優等生問我:“什麼是分類?老師我不明白你讓我分類是什麼意思?”。當時我只對她做了個別點撥。但是課後經過反思,初一的孩子對於分類的思想接觸得還比較少,受學生智力水平的影響,學生對於分類思想的實質是很難理解,需要一個比較長時間的滲透和強化,才能慢慢領悟。這個同學有困惑,那麼其他同學是否存在這樣的困惑?答案是肯定的。
三、教學過程的改進
1、教學過程應該有靈活性,不能一味的追求教學計劃的完成而忽略學生的需要。教學的“某一環節”擠佔了一些時間,是可以通過後面的調劑來補充的。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上課的所有細節,而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變動。” 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牢牢把握動態生成,善於發現學生的需要,並對自己預設的教學過程做出及時的調整。這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課堂動態生成”教學理念。
2、及時的總結立體圖形的分類方法。然後抓住教學契機,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給學生提出問題:什麼是分類?讓學生明確兩點:①分類就是按照事物之間性質的異同,將相同性質的對象歸於一類,不同性質的對象歸於不同類別的思維方法。②分類應該遵循的原則:如分類的對象是確定的,標準是統一的,如若不然,對象混雜,標準不一,就會出現遺漏、重複等錯誤。可根據學生的情況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如:人群的分類、有理數的分類等幫助他們理解。
四、針對以上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多給學生的語言表達的機會,即時表揚和鼓勵。
2、多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能置身於問題當中,充分調動學習興趣。
篇三:幾何圖形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逐步形成簡單的幾何形體的形狀、大小和相互位置關係的表象,能夠識別所學的幾何形體,並能根據幾何形體的名稱再現它們的表象,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學生在學習幾何知識的過程中,重視對物體的原有感知,逐步掌物物體的形狀、特徵、大小和相互位置關係,並以此為材料進行思維,將圖形、表象進行加工、組合,逐步培養和發展空間觀念。因此,學會這部分教材對於學生培養空間觀念,發展思維力、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同時也為學生以後學習幾何知識打下紮實的基礎。但是,在概念教學中往往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教師往往把一個新的概念和盤托出,讓學生死記硬背法則、定義;二是忽視概念間的聯繫,把許多本來有聯繫的概念,拆散成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學生的腦海里,沒能將珠子串成項鏈,概念不成系統,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要改變這些問題,我覺得應該以鍛煉和發展學生的“思”為主線,把“看”、“動”、“練”、“理”有機地串聯成一個思維體系,從而順利達到“通”的目的。具體來講就是:
看—全面觀察。實踐證明:兒童接觸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質屬性,經常是從觀察開始和發現的。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對簡單圖形已有初步了解,如書的封面是長方形,紅領巾是三角形,文具盒是長方體……,但他們對此的了解往往是表面的、模糊的,還不能說出其本質特徵,往往是口欲言而無聲。所以教學時,我因勢利導,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豐富學生表象。引導學生用眼看、用手摸,做到上下、左右、前後和正反進行全面、仔細地觀察,以此加強直觀教學,加深學生對物體的初步認識,使他們由具體物體的形狀在大腦中形成表象,繼而上升為概念,初步培養或形成空間觀念。
動—動手操作。楊振宇博士說:“中國的兒童不如歐洲和美國的兒童動手興趣濃,主要原因是沒有動手的機會。”其實動手操作是把書本等外在知識內化為自己知識的橋樑。由於小學生生性喜歡動手操作,而且抽象思維依賴於動作思維或形象思維展開,因此動手操作對小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動手能力,提高學習興趣積極性等都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所以教學時,我盡量組織學生開展“剪”“拼”“量”“擺”“數”“做”等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出物體模型,學會對圖形或模型進行分解、組合、平移、翻轉等轉化方法,使他們在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等親身體驗中加深對幾何形體的感化方法,進一步理解掌握其本質特徵,初步掌握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和轉化方法,同時也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如教學《圓柱體的側面積》一課時,我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側面裱有彩紙(或自己在側麵糊紙)的圓柱體,邊看邊摸說出其側面特徵后提問:“你能用轉化的方法自己求出側面的面積嗎?”學生通過討論、操作,有的學生說:“我沿着一條高剪開,側面積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側面積的周長(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側面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側面的面積側面=底面周長×高。”有的同學說:“我沿着一條斜線剪開,側面轉化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側面的周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側面的高,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側面的面積=底面周長×高。”。有的同學說:“我沿着高剪開,側面轉化成一個正方形,同樣得到側面的面積=底×高。”通過操作,學生不但發現了展開后的特例(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豐富了側面的表象,而且通過眼、手、口、腦多種感官協調作用,學生主動、直觀地掌握圓柱體側面積的推導方法和計算方法,同時也潛移默化地交給學生一把開啟面積計算方法的鑰匙。實踐證明: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協調作用於同一事物,使具體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就學習的學習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常氣氛,使學生以飽滿高漲的熱情投入學習,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練—鞏固訓練。通過全面觀察和動手操作,學生對幾何知識初步理解和掌握后,為了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形成能力,教師必須精心設計習題進行鞏固訓練。教學時教師要注重精講多練,注意數形緊密聯繫,逐步做到“物體——圖形——表象——物體”的循環,使學生看到圖形名稱就想象出物體形狀、特徵和計算方法等,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不斷開拓思路,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增強空間觀念及其理解應用能力。
如:圓柱體體積習題的設計,首先我說圓柱體,讓學生閉眼想象各種形狀的異同和計算方法,再根據具體圖形說出圖形名稱和所需數據後計算,使學生能依據直觀圖形幫助分析理解,然後逐步過渡到只根據圖形名稱和數據計算,使他們能再現圖形的表象來幫助分析、理解題目,然後只出示圖名稱和數據間的關係讓學生獨立解題。最後出示圓柱體或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要求學生量出所需數據再計算。這樣通過分層練習,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及其理解、應用能力。
理—系統梳理。實踐證明:學生對於散亂、零碎的知識容易遺忘或發生混淆。因此在一定階段的學習之後,我及時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串點成線,舉一反三,擴線成面,形成網絡,並使之根植於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統中,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幾何圖形的本質特徵和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及其理解、應用能力。
通—觸類旁通。為了促進事物的整體形象在頭腦中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幾何圖形的本質特徵,促進空間觀念的形成,教師要注意溝通幾何圖形的內在聯繫,注意知識的綜合運用,使學生能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因此教學時,我充分結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適時歸納出圖形的本質特徵,及時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分辨異同,達到溝通、同化知識,增強理解及其應用的能力。
如:教學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后,我及時溝通同化三者間的內在聯繫,即都可以用V=sh來計算。
V長方體=abh 當a=b=h時,v正方體=a
V長方體=abh=sh V正方體=a =sh
V圓柱體=πr h=sh
這樣使學生在解答某一習題時,能在頭腦中迅浮現出這類習題的方法,鍛煉了學習思維的廣闊性。
總之,我通過緊扣“思”這條主線,全面貫穿“看”“動”“練”“理”,從而順利達到“通”的目的。以此培養和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幾何圖形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