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國家博物館觀后感

國家博物館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國家博物館觀后感(一)

  “一個博物館的價值,不在於教化,而在於啟蒙;一個博物館的價值,不在於它有多宏偉、有多現代、有多少古董,而在於它的思想、它的視野、它的價值觀、它帶給觀眾的啟迪和它所傳遞的精神。”——大花豬

  中國國家博物館裝修了很久很久,我一直很期待。今年春節后終於開館,又適逢德國的啟蒙藝術展也在那兒開幕,於是今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了。

  進去之後感覺這博物館被整得很巨大很現代,但半天看下來,德國人的啟蒙藝術展非常好,我們自己的東西卻很令人失望。

  啟蒙藝術展分為9個部分:啟蒙時代的宮廷生活、科學的視野、歷史的誕生、他鄉與故鄉、愛與感傷、回歸自然、陰暗面、自我解放與公共領域、藝術的革命。共有500多件展品展出,有許多名家名作,是迄今為止國外博物館在中國展出規模最大的一次。我個人感受是:與其說這是一次讓人陶醉的藝術展覽,不如說是一次給人以啟迪的歷史重現。這個展覽從以上9個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示了啟蒙運動時期歐洲人對人的價值、人的權利的發現和回歸,對理性的追求,對科技的熱衷,對世界探索的狂熱,以及由此帶來的價值觀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世界觀的改變等等。內容豐富而不凌亂,條理清晰而富有創造力,讓人印象深刻。期間我偷拍了幾張pp與大家共享,因為沒用閃光燈,又是偷拍,難免有點虛,將就着看吧。

  這是柏林街景的畫,明快的色彩,休閑的行人,讓人深切地體會到18世紀那種光明、自信社會心態,也反映出當時各階層相處融洽、各得其所的社會氛圍。

  這幅畫既表現出和諧生活的場景,又表達了當時歐洲人對大洋遠處未知世界的憧憬,對世界探索的激情。

  這幅畫描繪的是英國人第一次熱氣球試驗成功時的情景,觀眾們歡呼雀躍,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時整個歐洲社會對科學、對航天、對創新的探索的無比高漲的熱情和勇氣。

  啟蒙運動讓社會恢復了對人的關懷,這幅畫中的少女神情刻畫得非常生動,畫工細膩,簡直可與照片媲美。在這次展覽中,肖像畫不少。

  幾個小孩在自然環境中玩耍,這種群像畫突破了以前肖像畫的單人套路,表現了啟蒙時期特別的人文關懷,也表達了盧梭倡導的回歸自然的思潮以及當時人們對生活特別是小孩教育的價值傾向。

  這幅18世紀的世界地圖給我很大震動,根據庫克船長3次環球航行的成果所作,圖上連我國的很多河流都繪出來,繪圖之精細,令人嘆為觀止!可見當時歐洲的視野是多麼廣闊,思想是多麼開放,與同一時期我們大清帝國又閉關又禁海的夜郎自大相比,真有天壤之別。

  再看看我們自己的東西,有“復興之路”展、青銅器及佛像展、瓷器展,古代中國館還沒開張。

  復興之路展最為冷清,基本上就是近代革命史的教科書,老套路:一上來就是鴉片戰爭,接着就是100年屈辱史,至於為什麼西方那麼強大,老能欺負人,卻隻字未提。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整個歷史過程的敘述既片面且了無新意,基本上與中小學課本一字不差。解放后的部分,就是為各代領導核心歌功頌德,更沒什麼看頭。最為諷刺的是,展覽中明文批判袁世凱“尊孔復古”,而國博自己門口就杵着一尊 9.5米高的孔子大像。

  青銅器及佛像展和瓷器展里,寶貝挺多,但儘是一件件器物的簡單陳列,解說文也是敷衍了事,你既無法把歷史串起,也無法看出其中文化和思想的演變,而且你還看不出一絲人氣!我看到的只有“權”(各式的鼎)、“力”(出土的兵器)、“權貴的奢華”(琳琅滿目的各色瓷器)、“偶像崇拜”(眾多雷同的佛像、菩薩像),連器物上刻的圖案、瓷器上畫的圖案也是龍、饕餮、花草,鮮見有人,更遑論平民了。唯一對我來說有點啟蒙的,竟是下面這幅“佛、菩薩造像各部位名稱”,真讓我難堪。

  同台演出的德國啟蒙藝術展,他們很優雅地把那段歷史娓娓道來,讓人回味無窮,相比之下我們雖聲勢浩大,卻水平拙劣。我去過悉尼和墨爾本的幾個博物館,那裡歷史沒咱們悠久,寶貝文物相當匱乏,不過在那裡一個博物館里可能既有歷史,也有科技,也有考古,也有生態,甚至還有藝術,在其中你會看到歷史的演變,不同思想的碰撞,會獲得知識的啟蒙,得到藝術的熏陶,哪怕你看完無所收穫,但起碼你心情愉悅,不會反感。有人會說中西有別,那我們且不與外國比,就是跟陝西省博物館比,國博這個中國最高級別的博物館的水準也還是相差甚遠,這又如何解釋呢?

  在我看來,博物館是何等神聖的地方,它對人的啟蒙作用不亞於一所大學。首先,博物館要講人話,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會講故事(不是編故事)。我在墨爾本博物館參觀時,在顯著位置竟是一匹叫Phar Lap的著名賽馬的標本(見下圖),以及有關它的故事的一系列物品、文字、視頻等資料。它出身“貧寒”——馬主用低價從新西蘭購得,卻在1929-1931年短暫的3年間創造出無比輝煌的成績,成為當時澳洲人心中的英雄,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一匹馬就讓我們感同身受地體驗到經濟大蕭條時期澳洲人的心境,也讓我們了解了澳洲人樂觀、積極向上、陽光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態度。在講“Stolen generation”(澳洲白人政府在同化土著人政策實行期間強行將土著小孩帶走進行白化教育的那段黑暗歷史)時,他們不象我們教科書式的宣教和簡單粗暴的控訴,而是通過講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來感動觀眾,比如一位母親以為警察走了,就讓她的孩子們出來玩,結果一轉眼孩子們就不見了,痛不欲生,直到幾十年後才重逢,其文字配合著真實的物品和照片,催人淚下。就是這樣“萬惡”的帝國主義,她的總理在2008年親自公開向土著人道歉,這更加催人淚下,讓人佩服於這個民族的自省精神和“萬惡的資本主義”的糾錯能力。

  再次,博物館不能一味灌輸,要善於與觀眾交流,其展出手段應富有創意,比如墨爾本博物館中的熱帶雨林館,地方不大,但那兒除了有叢林、大樹、飛鳥之外,還在植被下面設計出土壤和小溪的截面隔着玻璃讓你看(就像我們在海洋館里看海底生物一樣),對其中的生物還有詳細的文字解說;比如恐龍化石館,除了有各種骨架、詳盡的圖片介紹,還有兩名工作人員在現場一塊大土方里認真清理真實的恐龍化石,小孩們就在旁邊指指點點。他們用各種辦法來跟你互動,讓你感到它時時刻刻在跟你交流,而不是灌輸,而且最起碼你能知道它要說什麼。且不說它能讓你恍然大悟,醍醐灌頂,最起碼它能讓你在欣賞之餘若有所思,這已經足夠了。

  一個博物館的價值,不在於教化,而在於啟蒙;一個博物館的價值,不在於它有多宏偉、有多現代、有多少古董,而在於它的思想、它的視野、它的價值觀、它帶給觀眾的啟迪和它所傳遞的精神。花巨資剛翻新過的國博竟無半點人文關懷,無半點世界視野,無半點時代精神,讓我驚詫不已。一個連人話都不講的博物館,不要也罷。

  國家博物館觀后感(二)

  北京的四月天,乍暖還寒,尤以風大為特色,彷彿要將所有渴望接觸春天的人們都趕回屋去。然而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的消息讓我有些心裡發癢,早想去一睹為快。於是不顧那一天狂風呼號(吹得剛發芽的嫩柳都為之瘋狂),我一頭鑽進地鐵,趕往國博!

  新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在原“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基址上擴展和改進起來的,於2010年底竣工。

  在我的印象中,它為於天安門廣場的東邊,和人大會堂相對,是一座暖灰色、帶有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初建時期特色的宏偉建築(它是建國十周年“中國十大建築”之一)。那一天下午,當我鑽出地鐵站的那一刻,首先感受的也還是它的“宏偉”:它依舊是帶着沉穩的淺黃顏色,佇立在陽光燦爛的藍天下,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由於很久沒有參觀過長安街上的任何建築了,我光是找尋從哪裡能走進這座宏偉巨大的博物館,就花費了至少二十分鐘時間!由於安保等原因,入口是朝北的,但我不知道,就直接奔正門而去——由於這個錯誤,我見識到了長龍一般排隊等票的人群(裡面不乏各色外國人),也領教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正面像”帶給人的那種難言的震撼力:12根立柱威嚴聳立;前面是高度近兩層樓的台階,其長度更是要走將近一分鐘的距離!閃着金色光芒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幾個題字鑲嵌在高高的立柱右側……

  我帶着還沒參觀裡面就已經有些疲憊的雙腳(為了找入口,我幾乎圍着國博走了半圈!)心裡卻被一種莫名的自豪感帶動的有些微微顫抖:這座建築不正是我們當代中國的象徵嗎?

  我在服務人員的指引下找到了入口,外面有一尊9.5米的青銅孔子像,在我看來,他似乎帶着一絲來自遠古的微笑,迎接着世界上所有仰慕這座建築和裡面珍寶的人們。

  一系列安檢過後,我得以進入博物館的內部,心頭還想着剛剛那種莫名的自豪感,卻旋即被眼前開闊、明亮的廣闊廳堂給迷住了:

  那是一個和建築外觀幾乎一樣高、一樣長的大廳,百米左右寬,乳白色的基調,間或有淺咖啡色的牆壁裝飾,整體感覺非常明亮、優雅,卻又讓人意外的感覺到安靜——這在一個人多又大而封閉的建築內部是不容易做到的。

  環顧四周,我看清了各個展覽的導引圖,移步向前,我並沒怎麼留意左邊買紀念品的櫃檯,就左轉去尋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和“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館。

  大多數展館都在三層。巨大、寬敞的台階直通建築的高處,上行和下行兩條扶梯把台階分隔開。沿扶梯上去右轉進入一條敞開式走廊,然後是一個被走廊分成兩半的展廳——比較大,而且初看之下,只能感受到黑暗中散發著點點亮黃色的光芒——那是這個展廳左側的佛造像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

  踩着厚厚的地毯,流連於魏晉、隋唐,及至宋代、清代的造像之間,那殘留在石造像上的華麗色彩、巨大然而缺損或者裂隙的“背光”,以及每一尊佛像的迷人神態,都讓我深深為之感嘆。

  造像館對面是青銅館。隔着昏暗的走廊,一方巨大、顏色深邃的商代青銅鼎正對着一尊兩米高的宋代菩薩造像!也許只有在那種環境的感染下,你才能直接的感受到中國古代的人民是多麼富有造詣,他們對神的敬仰,對安定生活的渴望,都活靈活現的通過石像、青銅傳達的淋漓盡致!(造像代表人民對佛的信仰,對來生的祈禱;鼎,是中國先民對祖先的祭祀禮器;造像中每個神的安詳神情,都是人民內心的反射;而鼎,本身就代表穩定,是政權鞏固,國富民強的象徵。)

  我站在這青銅鼎和造像之間時,我突然感受到課本中“中華五千年”的具體意義:一個宋代,一個商代,都放在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里!文化,跨越了時間、空間,毫無保留的向每一個願意去了解和讚歎她的人散發著她們各自獨特的魅力!

  帶着對石造像和青銅器那種質樸的感懷,我進入了下一處國博的長設館:中國古代瓷器藝術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瓷器特有的白色光芒。瓷器館不大,玻璃展櫃里陳列着從漢代到清朝,每個時期最具特色的珍品。有元青花大洗,有五顏六色的明代五彩瓷,有紋飾帶着西洋味兒的外銷瓷,有世界聞名的法門寺秘色瓷;從起初顏色灰暗、厚重的漢代瓷壺,到近百年之內官窯製作的晶瑩、精緻的杯盤……

  一個八零后爸爸抱着他三五歲的兒子,正諄諄教導着:“這是龍泉窯…….;這是釉里紅……;這是耀州窯的……”孩子的小手輕輕指點着玻璃櫃里瓶瓶罐罐,似懂非懂的重複着那些詞彙——這一幕令我深受觸動,彷彿看見文化化身成真實的血脈,代代相傳。

  離開三樓,沿階而下,到二樓往左一轉就是一張四米高的油畫招貼:德國畫家希克的作品《海因里希.丹內克》,畫中年輕婦人單純的眼神和紅白藍三色的衣裙十分有視覺衝擊力。

  這個館是德國柏林、德累斯頓及慕尼黑三家國家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合作的產物,是中德文化年的延續活動之一。整個展廳轉下來,除了十八、十九世紀的油畫風景、人物還算見過,其它的東西都很奇特,吸引人的眼球:比如能手搖的長頸鹿模型、19世紀的歐洲婦女服飾(工藝及其複雜!)、18世紀的鋼筆插畫等等,感覺展品種類豐富、獨特,好像每轉過一個拐角都有一個驚喜!

  說實在的,轉了這麼久之後,說身體不累是假的——但是我的好奇心被所見所聞調動起來了,身體的疲憊都暫時被忘掉。帶着一種興緻勃勃的感覺,我回到一層,又輾轉上了一個隱秘的半層高的台階,尋覓到了“李可染、黃胄和潘天壽藝術大展”展館。

  這三個館是獨立的,館外照例有大師們的畫冊出售,價格不菲。黃胄和潘天壽兩個館我只是粗粗轉過,之後就把目光停在了李可染館中的多媒體屏幕上:那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先生為父親製作的生平簡介,以及一段大師的繪畫錄像。

  在這面幕牆前,我逗留了一個小時,慢慢的把它看完——李可染的畫作非常吸引我,對我自己的繪畫也有很大的啟發。他是所有近代國畫家中,少數能把畫面做的氣勢磅礴而又細如髮絲的一位人物。看過展廳里他的真跡,再細細品味大師的生平,及創造這些畫作的過程,讓我體會到一點:“認真對畫,認真做人”。對待喜歡的事物,真的需要潛心研習,並且在承繼傳統的過程中追求創新、不斷探索。

  我印象最深的一張畫,是他的代表作《萬山紅遍》。那宣紙上的紅,面積那麼大,卻一點也沒讓人感到“堵”。紅顏色無論在國畫還是西畫里都是很難控制的,他卻能運用的這麼自然,絲毫沒有造作之感,真令人嘆為觀止!

  其它的作品里,我喜歡有一張畫教堂的,那些建築的邊線用水墨表現的是那樣有趣;還有他畫的最熟練的牧童:悠閑,傳神;還有他中年時期的山水,水面上點點的風帆,山峽間的奇峰古剎…….

  國家博物館真是一個彙集各方精華的地方!無論從歷史、文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能打動你的內容。我帶着這樣的感慨走進了國博最著名的展館:復興之路館。

  那是一個讓每個中國人重溫建國歷史的地方,走在展館的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沾滿先烈鮮血的遺物之間,我忽然想起了國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我們萬眾一心,……前進!前進!”——是啊!我們的民族從愚昧、被動挨打,到革命、建立獨立的國家,再到覺醒、建設富強的中國——整個過程,兩百年,歷盡艱辛,多少人為追求真理失去了生命,又有多少人正在為當代中國百姓的生計和幸福而恪盡職守,默默奉獻。看着安靜的展館,看着悠然的觀看展品的人,我心裡暗自感恩,感謝先輩的犧牲換來的中國的獨立和和平,也感謝當今那些為中國社會的和平、安定、進步作出自己貢獻的千千萬萬的人們!

  走出國博的時候,我心裡帶着這種種的感慨,回想古代中華燦爛的文明,回想國外美術的趣味以及與中國的不同,回想中國的近代歷史——走出國博的時候,我回頭看了看那依舊宏偉的建築,突然又想起初見它時心裡的那種種莫名的自豪感。

  這自豪感從何而來?因為這座建築: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我們中國的象徵,但不僅是當代的,更是從久遠走到今天,那全部的歲月的象徵。它象徵著中華文化、中華民族;象徵著中國政府、中國的人民回歸自我、面向世界的風貌;它象徵著過去,更象徵了未來!

  我想,在中國的首都有這樣的一座建築,可以說真的是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自豪的一件事呢!

  國家博物館觀后感(三)

  伴隨着春天的到來,國家博物館也迎來了復蘇的腳步。國博重裝運營后,《復興之路》是國家博物館重新運營的重點展出之一。

  2015年3月27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天安門廣場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國外友邦的旅遊人士,也有來自外鄉的兄弟同胞。而最熱鬧、隊伍最長的當屬國家博物館的參觀隊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龍,雖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在經過了2個小時的排隊候,我進入了國家博物館的主展區,找到了《復興之路》主題展覽區。

  《復興之路》展區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展示了歷史如何選擇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等一系列國家基本路線方針的時刻,同時也展現了屹立於世界的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

  此次《復興之路》總共分為五部分,以時間為順序,通過大量的圖片、史實、雕塑、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全面的展示了中國近170年來的風風雨雨。在參觀舊中國鴉片戰爭時,心情無比沉重,一組《苦難的中國人民》雕塑深深的震撼了我,老人拄着拐杖,婦女挑着竹籃,竹籃中還坐着一個小孩,每個人的眼神充滿了無奈和痛苦。這組雕塑是當時中國人民的一個縮影。辛亥革命的爆發是中國人民不滿國內現狀,對國家未來進行的一次偉大的探索,而新文化運動則解放了國人的思想,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新的思想浪潮。而當看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時,國內的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為國家找到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的新道路。這是全中國人民的希望,自此,中國人民有了奮鬥的方向。

  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無數的革命先輩為了中國人民自己的事業而前仆後繼,無怨無悔,無論當時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在這個篇章中,我看到了有關苦難的另外一組雕塑,名稱是《艱苦歲月》,一位老紅軍吹着笛子,而旁邊的小孩則偎依在他的身旁。同樣的苦難,這幅雕塑的人目光堅定而深邃,無不展示了當時人民對未來的堅定和嚮往。1949年隨着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的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刻,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無數先輩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此時此刻,在這片熱土上成為現實。自此中國人民走上了國家復興的偉大之路。從建國時期一窮二白的國內現狀、帝國主義封堵圍截的國際事實,中國人民不畏強權,始終堅持自主發展、和平共處。經過自建國以來60餘年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為國家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中國人民在偉大的復興之路上,已經走得更加的從容和淡定。

  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后,我思緒萬千,既感慨幸福得來之不易,又感受到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而我作為新時代的千萬黨員的一份子,又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們既要維持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也要進一步的擴展國家的綜合實力,實現我國偉大的復興。正如參觀完后我在電子屏幕上的留言“繼往開來,繁盛恆昌”,相信祖國在我們這代人的繼續努力下,國家會更加的昌盛。



國家博物館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