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樂器博物館觀后感

樂器博物館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樂器博物館觀后感

  丁奕瀅

  樂器是人類很早就擁有的精神財產,並隨着人類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從考古發掘和壁畫、崖畫中,都可以看到狩獵圍捕、信號傳遞、祭天禱神、戰鬥助威或慶典舞蹈等都和發音工具或節奏音響緊緊相連。對於樂器的發展有這樣三種說法:1.德國的樂器學家C.薩克斯從考古角度分析了出土文物的分佈,認為:第一階段主要是噪聲器如搖響器、呼嘯器等;第二階段為鼓類、號角類、撥弦類;第三階段才出現木琴、橫笛等樂器。2. 英國學者T.F.R.烏博薩姆認為鼓類在先,進而為笛管類,最後才出現撥奏樂器類。3.奧地利音樂理論家R.瓦拉謝克反對音樂起源於語言的主張,贊成音樂源於節奏和舞蹈說。他認為笛管樂器為最早,進而形成歌唱和鼓類樂器。

  12月11日下午我與同學一起來到了東方樂器博物館,感受到了每種樂器所獨有的魅力。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創建於1987年11月27日,是我國藝術院校中第一個樂器博物館。博物館的前身為“中國民族樂器陳列室”和“東方樂器陳列館”。在江澤民“辦一流音樂教育,創國際先進水平”題詞的鼓舞下,2001年11月,擴建成現在的“東方樂器博物館”,由老院長賀綠汀題寫館名。

  館內收藏樂器約500多件,分為四個展區。中國古代樂器部分有8000多年前的賈湖骨笛、仿唐琵琶、仿曾侯乙編鐘、以及鑲有翡翠、瑪瑙的仿唐琵琶等;中國現代樂器部分收藏了中國傳統的民間樂器如笛子、二胡、箏等;外國民族樂器展廳藏有韓國、日本、泰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民族的樂器和少數民族樂器展廳則陳列了我國西南、西北等地藏、苗、滿、彝等少數民族樂器。

  樂器分類法是樂器學中的重要課題,大體分為兩種,其一是民族的慣用的分類法,也稱傳統分類法;其二是以聲學物理歸納手段作為分類依據的現代分類法,也稱邏輯分類法。   傳統分類法主要指世界古代高文化地區在歷史上形成的慣用分類法。它包括:中國的八音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印度的二分類法(弦樂器、氣樂器)、五分類法(單皮樂器、雙皮樂器、前皮樂器、打擊樂器和氣樂器)和四分類法(皮樂器、弦樂器、金屬打擊樂器、氣樂器);阿拉伯的二分類法(固體樂器[包括擊奏、撥奏、擦奏樂器];空穴樂器[吹奏樂器])以及歐洲的三分類法(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這些分類法都有各自的內涵和分類的依據。   現代分類法把世界上所有樂器歸納為五大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弦鳴樂器和電鳴樂器。   對於傳統分類法和邏輯分類法不能簡單地說哪個科學或不科學,它們都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地域、一定民族文化和認識論的產物。  由於我自己是琵琶專業,首先自然是直奔中國現代民族區觀賞琵琶。琵琶是我國最富盛名的彈撥樂器之一。漢代稱“批把”,用撥子彈奏,因正撥稱“批”,反撥稱“把”而得名。后演稱“琵琶”。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它的背板古代稱“槽”,大多用紅木或紫檀木製,面板用泡桐木製。

  歷史上琵琶衍生的名稱繁多。依製作材料的不同有:瓦琵琶、銅琵琶、金鏤琵琶、金鏤柄銀柱琵琶、玉軸琵琶、蛇皮琵琶等;依裝飾和形態的不同有:龍頭琵琶、雲頭琵琶、雙鳳琵琶、畫面琵琶、雲和琵琶等;依弦數的不同除了四弦和五弦琵琶外還有:二弦琵琶、三弦琵琶、六弦琵琶、七弦琵琶、八弦琵琶、七十二弦琵琶(即“卡龍”)等。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琵琶的“相”和“品”的總數已增加到二十三至二十五個,採用十二平均律排列,並把絲弦改為鋼弦或尼龍纏鋼弦。定弦為:A、d、e、a,音域達三個八度以上。唐代琵琶主要用撥子彈奏,右手的技法有“拽、抹、反、掣、攏”等;左手的技法有“撚、扣、弛”等。音色宕而飽滿、明亮。唐代琵琶演奏家裴洛兒首先嘗試用手彈奏,這樣“輪、夾彈、搖指”等手法應運而生,后左手發展出“推、拉、泛音”等手法。

  現代琵琶常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用指甲演奏,發展的技巧更為豐富。右手有彈、挑、夾彈、滾、輪、拂、掃等,左手有揉、吟、捺打、絞弦、推、挽、泛音等。以左手技巧為主的曲目有《月兒高》、《塞上曲》等通常稱“文曲”;以右手《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則稱“武曲”。

  說完中國現代民族樂器,最讓我震撼的就是外國民族樂器了,外國樂器也是種類繁多,有日本箏、薩摩琵琶、仗鼓等等。讓我來介紹一下薩摩琵琶和筑前琵琶。薩摩琵琶是撥奏弦鳴樂器。薩摩琵琶是在唐傳琵琶的基礎上,於十六世紀演變而成的琵琶。曲頸短項五弦,音域為e~#g2,定音各有不同,用撥子彈奏。薩摩琵琶最初是用於唱經,後由武士演奏,多表現戰爭題材,剛健而悲壯,以男性演奏為主。筑前琵琶是撥奏弦鳴樂器。將宗教音樂的筑前盲僧琵琶家庭音樂化,改為藝術音樂,便為筑前琵琶。形制類似於薩摩琵琶,產生於十九世紀。有四弦與五弦之分,音域為:g~c3,樂曲的風格亦有所差異。筑前琵琶伴隨歌聲演奏,音色柔和,一般為女性使用。

  再說說中國古代樂器,其中令我映象最深的就是曾侯乙編鐘。1978年,從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是迄今所見規模最大的編鐘,全套編鐘由64件鐘和1件鎛(為楚王所贈)組成,總重量達2,500多公斤。分三層懸挂,上層都掛鈕鍾;中、下層都掛甬鍾。每個鐘都能發雙音,即敲擊其“正鼓部”或“側鼓部”能發出互為大三度或小三度的兩個不同音高。這套編鐘的大部分音區已有完整的十二個半音,總音域達五個八度。各鐘體上的樂律銘文總共有2,800多字,它向世人展示了前所未知的樂律體系,是珍貴的資料。曾國用濁割先聿(B)、割先聿(C)、濁坪皇(#C)、坪皇(D)、濁文王(bE)、文王(E)、濁新鍾(F)、新鍾(#F)、濁獸鍾(G)、獸鍾(bA)、濁穆鍾(A)、穆鍾(bB)等為十二律律名。銘文中還有一套完整的十二音名體系,除了我們今天熟悉的宮(do)、徵(sol)、商(re)、羽(la)、角(mi)外,還有宮甫頁(mi)、徵甫頁(si)、商甫頁(升fa)、羽甫頁(升do)和宮曾(降la)、徵曾(降mi)、商曾(降si)、羽曾(fa)等。學術界稱之為“甫頁曾體系”。

  最後就是少數民族樂器,蘆笙是自由簧氣鳴樂器。蘆笙流行於我國西南地區苗族-瑤族-侗族-彝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中,各地形制大同小異,音色悅耳動聽。以竹片刻舌為簧片,用蜂蠟封於竹管端,並插於長條形木斗。發音原理同笙,但管底不封閉,音色別具一格。史籍也稱“盧沙”。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所記述的“盧沙,傜人樂,狀類簫,縱八管,橫一管貫之。”

  在上述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各村寨,大多有大小不一的成套蘆笙,最短者長約20~30厘米,最長者可達2米以上。蘆笙樂隊一般有高-中-次中-低音等四至五個聲部,各蘆笙的音管數量不等,通常五到八管。以六管居多,多為五聲音階:a1-c2-d2-e2-g2-a2。蘆笙樂隊中常加入有單根管的低音“芒筒”,管端套有一根大毛竹為共鳴筒。

  在節日喜慶時邊吹邊舞,特大的盛會,演奏者可達一-二百人,場面歡騰-熱烈-壯觀。明代楊慎的《南詔野史》中對蘆笙有這樣的生動描繪:“每歲盂春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唱和,並肩舞蹈,終日不倦。”

  我覺得通過自己親身對樂器博物館的參觀,讓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音樂的博大精深,樂器的神奇吸引力,就只是一件小小的東西卻能奏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總之這次的參觀讓我受益匪淺



樂器博物館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