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觀后感850字(一)
近段時間,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電視紀錄片,名字叫做《大國崛起》。這部片子不光讓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歷史知識,也告訴我怎樣從歷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義的問題。
歷史,原來是這麼充滿趣味!這麼深奧奇妙!
《大國崛起》這部記錄片分別講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法蘭西、德意志、日本、俄羅斯(前蘇聯)、美國九個曾經在世界歷史舞台上擁有輝煌經歷的風雲大國的興衰故事。它們的強盛都離不開那些改變國家命運的重要人物和領導人。從哥倫布、威廉姆·伯克爾斯宗、瓦特、莎士比亞、亞當·斯密、盧梭到伊沙貝爾女王、拿破崙、戴高樂、郫斯麥、彼得大帝、華盛頓。在每個國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真正的治國之道從是這裡產生的。
每一個經歷過風風雨雨的大國,都可以當作我們的老師。西班牙與葡萄牙告訴我們:要有勇於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才能使我們擁有別人不會擁有的東西;荷蘭告訴我們,無窮無盡的資本力量可以創造奇迹;英格蘭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崛起還得需要科學與文化思想的支持;法蘭西告訴我們: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長時間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則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更加深刻地證實了法蘭西的教訓;德意志還告訴我們只有統一完整的國家才能走上強國之路;日本告訴了我們:要使國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學習,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蘇聯的興衰告訴我們:偉大的社會變革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美利堅合眾國告訴我們:要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前進道路。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一千年以前的中國》,這裡面談到了中國唐宋的強盛時期,它是這樣描述的:"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國有超過百萬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千年前的中國城市就已經有很多的福利設施;一千多年前歐洲很亂很窮很落後,美洲未開發、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中國遙遙領先於世界。一千多年前的中國正朝着成為海上強國的方向發展。一千多年前中國華北的鋼鐵業年產就達一百二十五萬噸,而公元1788年歐洲工業革命開始時英國鋼鐵業年年產才有七萬六千噸。一千年前的中國農業、商業、製造業、手工業、娛樂業都是世界最發達的……一千年前世界與中國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不是幾倍而是十幾倍。一千年前中國遙遙領先於世界。"
一千年以前的中國令中國人無比自豪,但晚清時,清朝政府的腐敗卻讓中國飽受外國列強的欺辱。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得挨打,人民就會陷入痛苦與憤怒之中。現在的中國終於像巨人一樣從世界舞台的底端再次站了起來,但我們卻沒有一千年以前的中國人的那份驕傲與自信,因為,我們還沒有站在最頂端。
怎樣才能使中國在歷史的大舞台上再現雄風?
看完《大國崛起》以後,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第一點,全國的人民要萬眾一心地為國家努力,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都要力所能及地為國家出力,要記住:"國家興亡,我的責任。"大家團結協作,才能讓我們的祖國走向勝利。第二點,國家領導人應該注重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應該多多建設免費的小學與中學,要讓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樣國家才能培養大量的人才,才能實現成為強國的夢想。第三點,英明的領導人與有智慧的百姓一樣重要。國家領導人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優秀的領導人才能制定正確的制度和戰略。第五點,即使擁有了以上四點,沒有歷史機遇,那麼崛起的道路還是非常漫長的,重要的歷史機遇可以使一個國家迅速崛起,這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另外,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影響力,那就是悠久的文化歷史,它的優點是可以讓人們從前人做過的事情中獲得經驗與教訓,它的缺點是容易在向別的國家學習並改善自己的時候與自己本身的傳統發生一些矛盾與衝突。
"國家興亡,我的責任。"讓我們大家都努力成為優秀的人才,將來為祖國創造光明的未來,讓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二十一世紀騰飛,再次遙遙領先於世界!
大國崛起觀后感850字(二)
葡萄牙和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為了第一代世界大國。但是,這兩個依靠掠奪迅速崛起、卻在戰爭中揮霍財富,而沒有發展工商業的帝國很快盛極而衰,世界舞場上第一場大戲落幕。
"小國大業","大國崛起",荷蘭這個面積只有兩個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撐起"大國"二字。荷蘭的崛起,是通過進一步將地理大發現的潛力進步一步發掘。
英國的《大憲章》為人類的文明又推進了一步,英國通過光榮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完成了現代社會的轉型,走向了工業革命。當亞當·勒密以《國富論》指出了自由競爭的市場規律后,英國人開始在本國強大工業能力的支撐下,推行自由貿易,拓展全國市場。
路易十四將法國的啟蒙教育得到了普遍傳播。拿破崙用武力方式將法國帶向了歐洲巔峰。然而武力不能維持這一切。在後來戴高樂帶領下,恢復了往日光輝。
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下跪,他是一位好總理。在二戰中被殺的二百五十萬多猶太人中,沒有一位是他殺的,但是他下跪了。什麼是大國?敢於負責任的,能給國內人民帶來幸福,也給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帶來福祉的國家,才能堪稱大國。
盛田昭夫說堅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這個國家的精神!
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都是好學,重視教育的人。使俄國出現了大批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的知識分子。正是在他們的思考中,逐漸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明。
列寧,是一個很成功很成功的人。很敬佩他,他保護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國投資者。蘇聯經濟逐漸復蘇。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計劃的帶動下,使蘇聯成為了蘇聯強國。
美國的崛起,在我眼裡是一個奇迹,從五月花號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國人到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強國。和美國的科技發展迅速離不開。
看來,這些國家的崛起都有幾個共同點。有對外擴張的歷史,都曾經稱霸世界,都經歷過推翻封建王權或殖民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都在教育、工業、科技等某一方面有過突出的表現。再看看中國,要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大國。我想,中國能不能稱霸世界,這不重要。能不能成為工業、科技強國,這不重要。中國,這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他能這樣存活到現在,本就是個奇迹了。我想,中國一定也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推動着。
大國崛起觀后感850字(三)
公元1500年前後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五百年來,世界上相繼出現了九個世界性的大國,大國興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順,啟迪着今天也影響着未來……
看完"大國崛起"這部十二集的紀錄片,再縱觀大國崛起之路,回望中國的近現代史。的確感慨萬千。也想到了這麼幾個問題:大國崛起之謎底是什麼呢?怎樣的國家才是大國?中國目前是不是大國GDP是衡量經濟狀況的最佳標準嗎?新世紀的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應該怎樣樹立愛國心。
那麼以經濟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富裕為標誌的大國崛起之謎底是什麼呢?
思想文化的進步,吹響大國崛起的號角。
英國首相丘吉爾說:"我們情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亞。"英國正是有了莎士比亞的文學、牛頓的力學和亞當斯密的經濟學等思想文化的進步,才有了大國的崛起。縱觀各大國之所以能夠崛起,都有其理論觀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進步,這是吹響大國崛起的進軍號角。
社會革命的興起,推動大國崛起的步伐。
各大國的崛起都經歷了種種陣痛,為了政治民主而進行的國內社會的變革和戰爭及兩次世界大戰造就了大國的崛起,這是不爭的事實。蘇聯是在"一戰"和國內推翻沙皇的戰爭后崛起;美國是在國內南北戰爭和"二戰"后崛起。可見社會革命是帶動歷史前進的火車頭,人們要求實現民主政治是大國崛起的推動力,而戰爭便成為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
經濟體制的創新,開闢大國崛起的途徑。
英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美國反托拉斯的政策出台,蘇聯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等,都是由上至下的經濟體制創新,市場經濟不是不要計劃,計劃經濟更不能離開市場機制,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變革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這是開闢大國崛起的重要途徑。
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大國崛起的基礎。
500年間,從航海技術開始,全球經歷了以蒸汽化、電氣化、信息化為代表的三次工業大革命,這些科技的發明創造及推廣運用,是大國崛起的重要因素。事實完全可以證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沒有科學技術就沒有大國的崛起,因此重視科學,重視教育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美國有4000所大學就足以說明教育和科學技術在大國崛起中的顯著地位和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的宏揚,掀開大國崛起的篇章。
任何大國的崛起都想謀求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想從本國和本民族的利益出發來調整世界格局,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國崛起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份量。自強不息和秀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為大國的崛起譜寫了一幕幕新篇章。當然本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間是密切聯繫的,其距離也是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如德國的考問世界是偉大的,而拷打世界則以失敗告終。所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離開全球利益的民族利益是沒有出路的。
怎樣的國家才是大國?大國崛起都有着共同的特點:業先進的科學技術指引並加快經濟的發展,以雄厚的經濟實力增強軍事力量,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來威懾世界。那麼很明顯了,只有有着健康並且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大的軍事力量,和顯赫的政治地位的國家才是大國。現在很多人都在說GDP說中國的GDP怎麼怎麼樣,的確,中國百分之八甚至高達百分之十的GDP增長率很是讓人眼紅,但中國的經濟並不健康跟不均衡。1840年前,中國的GDP總量是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但結果呢?就連甲午海戰前,都是日本的六倍,但甲午一戰,是敗得那麼的恥辱。也許有人會反問,美國日本為什麼強大,難道與GDP沒關嗎?不,有關,但總要的是她們的產業結構,我們看看。美國的GDP構成是什麼,航空航天,造船,鋼鐵,生物科技,現代農業。日本呢,鋼鐵,電資產品,汽車。再看看中國,紡織,簡單的製造業,和清王朝時的茶葉,陶瓷沒什麼區別。怎樣的國家在強大,怎樣的國家才能在變化的國際局勢中立於不敗之地,是看一個國家能否在更短更快的時間內,將經濟轉化成暴力。通俗而講,就是你的錢能不能換來更多更先進的武裝力量。很明顯,只有一個國家有以先進科學技術為支撐的重工業體系才能做到。因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關鍵時刻,只有靠自己。現在中國還在用3000萬條褲子去換別人的一架飛機。到了真正的戰爭時期有誰跟你換,就算能換,那架飛機還是那樣的價錢嗎?到時候是不是真的要像國歌里唱的那樣,用我們的熱血鑄成新的長城。強大不等於肥大,何況中國的肥大還是用的別人的脂肪呢……
那麼,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該怎麼做?其實,在我們的思修書上早就寫得明明白白了。可能有人會說我怎麼總說祖國的這不是那不是,外國這好那好,是不是崇洋媚外啊?不,並不是,居安思危是一個國家和名族的品質。孟子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認為只有始終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優點,才能有自己奮鬥的方向,才有可能後來居上。正如人們上說的,狼來了,你是否準備好了獵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