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心曲觀后感

心曲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心曲觀后感(一)

  ——春蠶到死絲方盡

  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兒童勵志電影——《心曲》。看完后,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故事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優秀青年教師錢亮從重點小學主動來到一所普通小學任教,用滿腔的愛心和科學系統的教育方式,將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班"培養成讓大家驚嘆的優秀班的故事。塑造了富家子和民工子弟在同一班中出現的許多真實情況,向教育界提出了該如何正確引導教育好當今青少年一代的時代課題。班主任錢亮,原是重點小學的老師,為實現自已"教書育人樹魂立根"的夢想,主動來到一個調皮、後進的班級任教。為了孩子的進步,他顧不上與女友相處"加溫",而孩子們的成績上不去,上課打瞌睡等,卻都是他關心的心事。他以辛勤的家訪,溫馨的激勵,自稱自已是班內最後一個學號的同學等方式,與孩子們打成了一片,被學生稱作"哥哥老師".讓孩子們懂得"貧窮不是恥辱,說謊才是恥辱".錢亮老師因積勞成疾,還沒來得及看到學生畢業,就永遠離開了深愛的講台和愛他的學生。

  影片中的錢亮是位令人尊敬的老師。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像他這樣關心學生的老師。記得有一次,上數學課,有位同學一道數學題不會做,一連教了幾遍也不中用。可老師並沒有不管他,而是繼續耐心的教他。還有一次,語文老師連上醫院排隊挂號的那點時間也在耐心地幫我們改那一篇篇作文。看哪,難道這不是老師關心學生的一個個充滿溫情的小鏡頭嗎?

  這部電影裡面那催人淚下的鏡頭,同學們,你們是否會有所感悟呢?是啊!我們現在都生在福中不知福。沒有一個同學的家境像傅小軍家那樣的貧苦,我們卻都有像張光一樣,被父母寵着、愛着,身邊還有優秀的老師教育着我們。我們有什麼資格不好好學習,不好好感謝我們的父母和老師。

  我感謝父母,無論你是富與貧、美與丑,因為你們給了我生命;我更感謝老師,因為是你們交給我課本上的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

  羅南中心校 五(6)班 王 珏

  指導老師:李夏萌

  心曲觀后感(二)

  教育究竟是為什麼?

  且不談影片的演員陣容是否強大,演員演技的精湛與否,也不談影片的情節是否感人,或者雷人。我從這部樸實的電影中看到了當今教育界一直在談論一直在呼籲卻一直尋不到的東西:育人的根本目的。

  教育孩子,首先要考慮自尊

  很多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第一個問題想到的就是"對錯",似乎有錯誤在先,教師再嚴厲的批評和指責也就披上了"正義"的袈裟,是沒有理由質疑的。就像湯鳴老師看到學生上課睡覺就嚴厲批評,她也理直氣壯地解釋道:"反正上課睡覺就是錯的!"錯了就要被批評的!多次錯了就要被嚴厲批評的!

  而影片中,錢亮老師在幾次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提到"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這點深深觸動了我。如果一個人的尊嚴尚且可以先放一邊,那麼所謂的"是非"到底是從何而來呢?監獄里尚且還要人文關懷,理解犯罪動機背後的苦衷,面對還在成長的孩子,如何只能上來就講道理而不去考慮他們的感受呢?

  不考慮自尊的教育,最終會讓人學會"漠視",因為他們的感受得不到體恤,他們也很難去體恤別人。學生不是在言傳中習得道理,而是在身教中形成態度。

  讓我們來看錢亮老師的處理方法就不難看出,他在遇到學生問題的時候,把什麼放在第一位了。

  情節一:

  張光在錢亮第一天進班級就畫了一副惡搞漫畫,一來炫耀自己的繪畫天賦,二來想和新班主任較量一下。從是非觀來看,他肯定是犯錯了,如果要上綱上線可以羅列出很多"罪狀":不能亂塗亂畫、不能嘲笑老師、不能浪費學校資源……

  而錢亮的第一反應卻是誇獎他畫的好!我想,他想到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要怎樣立刻維護一個新教師的尊嚴,而是用尊重的方法給孩子上了一堂最深刻的有關"尊重"的課。

  情節二:

  錢亮老師並沒有把不及格的學生的試卷批出分數,而是只把對錯批出來發下去。這件事是值得借鑒的(當然不是重要的考試)當然分數是一種激勵手段,但是激勵並非只有分數可以做到。學生能感覺到老師對於他們尊嚴的保護,也許不會立馬奮發圖強,但至少在心裡會種下美好的感恩之心。

  教育孩子,不能忽略背後的家庭

  記得有一句話說過,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多數就是一個問題家庭。如果不關注到孩子背後的家庭問題,只從孩子個人着手,其實是有點本末倒置的。

  錢亮老師布置的作文《我愛我家》相信很多老師也布置過,但他把這當成了解學生家庭背景的契機。只有走進問題孩子的問題家庭,教育才能真正發生作用。因為成人的戒心一定比孩子更重,一旦家長的心門打開,那麼溝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當然,正因為成人的工作比較難做,加之班級學生如果很多,的確很難分配精力到家庭。有時候就希望家長能夠進行自我教育了。

  影片中,錢亮與家長的溝通方式會令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哪有一個老師家訪那麼低姿態的?這卻恰恰是我佩服的地方,我想,這是一種真誠的表現,高姿態是無法讓家長體會到老師的真誠的。有時候,教師要用真誠的方式正確表達真誠。

  教育之愛的根本是仁慈之心

  關於師愛,已經是一個被討論了無數次的話題,可是每次都還要再討論。原因並不是在於我們教師不知道要師愛,而是不太明確師愛的根本是什麼?或者對於師愛的理解局限在某個極端了。要知道師愛的根本是什麼,就要知道師愛的對象是誰?是還在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孩子成長起來的,我們可以回想我們在孩提時代最需要的是什麼?怎麼樣的長輩會讓我們敬重?孩子的成長最基本的條件是感受愛和安全。如果沒有這種基本的滿足感,孩子是不可能會理解我們任何的"口苦婆心"或者"嚴厲管教"的。如何去擁有仁慈之心,那是需要我們能感受到仁慈才能繼續的話題。



心曲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