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成長教育觀后感

成長教育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成長教育觀后感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級外語系:陳彥君

  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想看這部片了,現在終於如願。

  也許是因為這部片與我們的生活太相近而容易引起我們的共鳴。相信許多同學都能在這部片子里多多少少地看到自己熟悉的一面。尤其是對於正處於青春朝氣時期對未來充滿各種幻想的我們而言極具有教育意義。

  記得之前有位老師說到關於年輕人這個話題,以及在看完一段描述一位年邁的老婦人與一個小男孩之間的友情故事後大家對這位老婦人的第一感覺,所有同學的回答幾乎都是正面的積極的,比如慈愛,友好等等,幾乎沒有人關注到最為突出的老婦人的孤獨感。老師說,年輕人經歷得少,習慣從簡單而相對正面的角度思考事情。現在想來,這部片尤其是珍妮所體現出來的我們這一代人的心思可謂發聾振聵。

  不可否認,珍妮在同輩群體眼中也許就是那個一直以來聽老師話,聽家長的話,事事按照規章秩序來的乖乖女,好學生,是那個年年得獎學金,受許多人羨慕的具有光鮮亮麗氣質的女生。她富有智慧,對藝術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生活獨立,眼光獨到,懂得欣賞美品味生活。同時,她也對未來美好而浪漫的優質生活充滿了嚮往,就像她喜歡巴黎這個浪漫之都,喜歡各種來自上流社會的高貴用品,精神物質享受一樣。

  這樣的一個女生似乎極為常見,哪一個少女不心存美好的種子與念想?從小到大我們所接觸到的動畫片里的女主人公似乎也是被賦予這樣或那樣的優秀。但是表面的優秀遮不住內心的缺憾,表面的安靜擋不住內心的狂野,表面的順從攔不住內心的叛逆。人其實都是一個矛盾體,都是惡魔與天使的結合體,需要許多外界的扶持矯正陶冶才能逐漸茁壯成長。這一路的社會影響,家庭環境,時代旋律,文化熏陶是何等重要。

  就珍妮而言,她之所以後來會為了跟從大衛放棄她的求學路,徜徉於燈紅酒綠之中的原因離不開她個人成長中的缺憾,狂野和叛逆。她追求個性,對上流生活迫不及待,渴望大衛帶給她的能彌補她在父母眼中的認同饑渴,她認為反正這是父母希望的,反正考牛津最後目標也是為了高品質生活,反正人生路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模板式靶場,射中那個所謂的父母眼中的金龜婿就好了,自己過得盡興就好了,就一下子被大衛帶給她的迷得神魂顛倒,對,是大衛帶給她的,而不是大衛本身這個人。

  但是珍妮失算了,她忽視了所有鮮花和掌聲背後是淚水和汗水,她忽視了生活會與生活的挫折,痛苦,虛偽,艱難相聯繫,她也忘記了只有自己踩出來的人生才是踏實穩定的人生。生活是沒有捷徑的,從來就沒有什麼天上掉餡兒餅的事,上天對世間的人都是公平的。她過於自信地預估了自己的未來,或者換一種方式說,其實她根本沒有好好想過自己的未來。也許她覺得這些“幸福”遲早要來,何不早早享受呢?但不是這樣也不應該這樣,她在見大衛時應該坐下來,自己想一想,通過自我思考,自我反思來感知這件事到底對不對,值不值,有沒有哪裡不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更有作家七堇年說過,我們應該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理想。我覺得,珍妮的理想是不夠遙遠的,她的內心還不夠樸素沉穩。不然她就不會經不起誘惑與考驗。對,其實珍妮她還是個孩子。

  珍妮還沒有看到社會全貌,過早地投入了看似安逸實則毫無保障可言的優質生活中。做出了還不屬於她這個年齡應該擁有的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珍妮看得太近也忘了腳下,忘了一心栽培她的老師,忘了青春期純真而美好的同齡者之間的愛戀,忘了作為一個學生,作為一個成長期少女不可逾越過早觸碰的事。她的心靈還不夠柔軟。好在珍妮還沒有完全失去她的底線,失去她的判斷力,好在她懂得如何去挽救自己,如何尋求長輩的幫助,經過與父母特別是父親的隔門談話后重新領悟生活的意義與航向。其實我們也不應該給珍妮太過苛刻的批判,只是陷於大衛手中的珍妮還有幾分給了顆糖就跟陌生人走的小朋友的味道,加上父母的管教不當就難免她只看到了糖而沒看到其實有比糖更香甜的瓜果,那是她自己可以用手採摘回來的甘甜。

  楊絳先生也說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想得太多書讀得太少,現在我想稍作修改,在這部片子上,珍妮所體現出來的,也算是現在我們大部分人存在的問題,幻想的太多,經歷的太少。往往大一了甚至高考填志願時就會想大二大三大四怎麼樣,三十歲怎麼樣,老了怎麼樣,我會怎麼樣而不是現在我要怎麼樣。慢慢體會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吧,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其實在老師您放映電影的開頭時我就想問,如果大衛他不是有婦之夫,也不幹小勾當,那麼事情會怎樣發展,珍妮又何去何從,事情本身合理性又如何呢?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家庭對於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片中珍妮的父母想必也是長時間受困於生活的一些繁瑣之事而產生些許壓抑,他們同樣渴望有那麼一個人給他們的生活帶去新的色彩,也有可能受制於錢財使得珍妮的早年經歷被深深烙上了物質享受的印記,連提高自身內涵的讀書也成了攀上一個有錢有勢有交際圈的上流紳士的手段,錢財方面沒有脫敏的珍妮又沒有受到家長的及時阻止與開化,自然就認為在家長的支持下,一切順理成章。

  記得老師您說過,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家庭的困難,想想這句話和兒童內心成長以及他日後用什麼樣的心態眼光去和別人交流的重要關係便知,家長的言行舉止在小孩面前影響是非常大的。

  在我出生還不到一歲時,爸爸出於自身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非公職所在去拯救森林大火被嚴重燒傷,媽媽也一直是個賢良淑惠的女子,爸爸燒傷醫治那段生活艱難的時期以及後來在我幼年成長的那段時期里,爸爸媽媽一直呈現給我的總是樂觀積極,隨心豁達,媽媽也從不會把生活上的苦撒到我的身上,雖然每天工作繁忙,少有時間陪伴我玩耍,但是記憶里小時候,爸爸會為了我喜歡的玩具載着我蹬着自行車一邊哼唱着他最愛的革命歌曲亦或是高原之歌一邊去玩具店挑選我心愛的玩具,每次爸爸出遠門都會給我帶回來好吃的還有書。有什麼煩苦爸媽也總是自己待在一邊小聲商量着。認識爸爸的人都說爸爸心態特別好,雖然全身燒傷以前一直是大家眼中公認的美男子,氣度不凡,是要考建築工程師的人,但還是熬了過來一點一點開始新生活。媽媽也是擔著重壓將苦痛自己咽下,悉心照料我成長教誨我點點滴滴做人做事的原則。小時候我也因為爸爸是救火英雄的情況而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懷和關注。

  感謝爸爸媽媽,感謝他們的所作所為,感謝在我成長路上出現的每一個人,感謝生命中出現的愛和溫暖,寬懷和善良,才有了這樣一個我。成長的確是一個不斷被喚醒的過程,就像老師您說的一樣。我想我也會繼續不斷自我察覺,在不斷糾正自己完善自己中漸漸成長起來,同時通過自己也帶給別人傳遞給別人更多的能量與愛。



成長教育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教育的智慧 愛的教育 三生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