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教育An Education觀后感
看完凱芮·穆里根和彼得·薩斯加德演的電影《成長教育An Education》,感受頗深,於是就寫點隨筆。電影中,一個下雨天,一個高中女孩淋着大雨站在路邊等車,突然一輛跑車停在了她的面前,一名紳士伸出了頭問她要不要搭車,他很客氣,很含蓄,對女孩說或許你不想搭陌生人的車,但不能淋濕了你的大提琴。那溫柔的微笑讓人放下了戒備,於是他一點點進入到了她的生活,帶她體驗她從未見過的事物,進出奢華場所,帶她去她想去的地方,給她一切她想要的東西,這一切讓女孩感覺幸福來的是如此突然。
於是開始疑惑自己讀書到底有什麼用,質疑自己為什麼還要升學,還要繼續學習,讀過書上完大學出來又能怎樣呢,自己現在不是過的很好嗎。
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那些浮華的東西都是別人給的,有些東西輕易得到也很輕易地會失去。只有靠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通過的自己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最可靠。同樣是活在這個社會上,與那些依靠別人生活的女孩比起來,你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不被別人所掌控,你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而不被別人所束縛,你可以很踏實過好每一天,因為這一切你自己掙來的。
現在所打拚的都是未來所擁有的,上帝會眷顧努力的女孩。楊瀾說過一句話: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由此我想起快過年了,每個未婚工作的女孩都會被母親催着找對象,結婚,她們認為你工作再好也不如嫁得好。不想跌入到枯燥的相親里,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不想在沒有愛情的基礎上步入婚姻。但那個人在哪呢,愛情真的在這個世上會被世俗所埋沒地不見蹤跡嗎?或許是我太年輕,或許我還未意識到社會的殘酷,但是我依然維持着這個想法不變,現在所能做的只是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好,看自己有沒有那份幸運了。泰戈爾說:不是我選擇了最好的,而是那最好的選擇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