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800字(一)
我無意找看到了中央電視台的《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孝"這個字人人都會寫,但是否能做得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最美孝心少年"吧!
最美孝心少年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維持家裡和家裡的親人的生活。家裡的親人都很愧疚,每個家人都說:"這時候孩子本應該在家裡撒嬌,但卻為了我們不得不做這些事。"有爸爸癱瘓了的的黃鳳,又媽媽殘疾了的高雨欣,還有為媽媽獻骨髓的邵帥。這都是一些13歲的少年。
這些少年的心是多麼的純潔,是多麼的堅強,是多麼的樂觀。為了不讓父母自責,他們每天樂呵呵的。
啊!他們一個個的事例都使在場人哭了。一個個幫助過他的人依次上台為他們發獎。有一個人給我的印象最深:邵帥每天給母親送飯都得經過黑樹林,邵帥為了不害怕,就自編了一首歌:
啊!我的母親生病了!
為了看母親,痛苦我不怕不怕了!
啊!我的母親生病了!
為了看母親,黑夜我不怕不怕了!
這一句句意味深情的話語,令在場的人都很感動。
再想想自己,我和他們的年齡一樣,但我卻在家裡什麼事情都不會做,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和他們相比,我是多麼的不懂事。
"孝"是我們中國字,孝心是我們中國心,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美德。讓我們把孝心傳下去,傳給我們的子子孫孫!孝心少年們,我們要向你們學習,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如:幫父母洗碗,給父母端飯倒水。這些小時都是孝心的體現。
讓我們做孝心事,當孝心人,行孝天下!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800字(二)
按照老師的要求,周五晚上8:00我和爸爸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一套播出的"尋找中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
隨着評委們推尋出的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陸續出場領獎,他們的孝心事迹漸漸的展現在我們眼前。湖北恩施一個小山村裡採茶賣茶為奶奶換錢買頭痛葯的姐弟倆、為母親捐獻骨髓的北京少年邵帥、一邊上學一邊幫助母親賣烤串的東北小姑娘王雨欣、天天上山砍柴養活奶奶和弟弟妹妹的湖南鳳凰的小姐姐龍花等等,他們面對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家庭的不幸自強自立、勤儉節約,刻苦求學、樂觀向上、孝敬老人、愛護兄妹,很小就挑起家庭的重擔。他們真實感人的生活故事讓我和媽媽爸爸不時地流下感動的淚水。
看着他們的生活遭遇和堅強的意志,想想自己更覺得應該向他們學習,珍惜生活、懂得感恩,要勇敢的面對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晚會上,愛心人士給了每位"最美孝心少年"十萬元的捐助,實實在在的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看到這我真為他們感到高興。爸爸說"自助者人助之",遇到困難只有自己不氣餒、不放棄,自強不息才會有更多的人幫助你。
另外我還覺得平時我們節儉一些,少吃一些零食、少買一些玩具,盡自己的能力多幫助身邊生活困難的人,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美好的。
總之這個節目讓我啊收穫很大,真正讓我理解了感恩和自強這兩個詞的意思。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800字(三)
這個周末註定是與眾不同的,因為我和孩子一同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觀看央視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將近兩個小時中我的眼淚始終沒有停止,內心的震撼無法言表。
很難體會那麼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擔,稚嫩的心靈如何經受起失去親人的痛苦。然而生活的貧苦、家庭的災難並沒有壓垮他們,他們用微笑面對生活,用愛心支撐起家庭,用孝行詮釋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車女孩"黃鳳,她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父親,用鐵制的板車推着父親千里迢迢去上海求醫,這樣的執著與堅持,這樣的信念與毅力,這樣的不畏前途路漫漫,一心只為父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動容。讓我的眼淚洶湧而出止也止不住的是吳林香的事迹,她6歲父母離異,2011年母親又患肺癌晚期,家中五口人她是唯一的勞力,可她始終微笑面對重病的媽媽和一貧如洗的家。
其中一個鏡頭:吳林香向媽媽展示她兩三歲時候和媽媽一起拍的照片,媽媽看着照片,不知不覺間笑容洋溢了整個臉龐,這一刻彷彿沒有疾病與任何痛苦。可是緊接着鏡頭又轉到了當天晚上:林香媽媽被癌症折磨的痛不欲生,林香強忍住淚水還在努力勸說媽媽。看到這一幕我心碎了,誰都是為人子女者,親眼看到親人承受折磨,自己卻無能為力,該是怎樣的心痛與悲愴,命運給了一個小女孩太多的磨難,而她卻說:"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讓她來到這個家並且服侍媽媽一輩子。
"最令我惋惜的是龍花,她的獎狀貼滿了牆,作為學習委員的她多麼渴望上學,可是為了照顧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棄學業,卻沒有放棄夢想,能讓弟弟妹妹考上大學是她的夢想之一。難忘她帶着斗笠的鏡頭,說到羨慕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上學時,眼淚嘩嘩流過她的臉龐,而她做什麼事情都會想到她的媽媽和她的家庭。
看過節目后,我也陷入了深思:眼淚是暫時的,感動也只停留在心底,怎樣才能讓自己有所收穫?又怎樣能從行為上真正學習這些孩子們呢?首先我們不能只有孝心,更多的應該體現出孝行。或許命運沒有讓我們經歷磨難,去感受到親情的美好與珍貴,去讓我們付出驚天動地的孝道。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情做起,去孝順老人。常回家看看,不要總是趕到過年過節才回家。能多陪在老人身邊說說話,而不是電話問候。
城裡的孩子是衣食無憂的一代,是被很多人關愛着長大的一代,看節目時,他們也會掉眼淚,那更多的是同情的淚水,她們難以找到內心的共鳴,因為沒有相似的經歷,所以難有體會。但是只要他們能知道,在同一片藍天下還有這樣一群少年,他們把生活給予的磨難當作自己人生的歷練,他們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值得所有人學習。
對於這一代孩子,孝行不該是個口號,而應該是行動。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別人代勞,就是孝行。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也是最好的孝行。第三,能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從小事做起,從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