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閃亮的風采》觀后感

《閃亮的風采》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閃亮的風采》觀后感

  我說過我是容易淪陷的人,最易被感染和感動。澳大利亞電影《閃亮的風采》中,由拉什扮演成年後的大衛,他那精湛的演技,神經錯亂時的呢喃,雨中叼着熄滅的香煙的笑意,似睡非睡低垂的眼睛,還有他彈《野蜂飛舞》時手指在鋼琴上的靈動……我便在影片的後半部中,時空交錯,與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交織在一起。

  我怕我不能正確理解影片的內容,回頭又看,又看的時候就加深了又一次的感動,我怕我的情感過分泛濫,就去找影評看。我是想找內心的感動是如何被別人寫出來,然後我再讚歎一番,只有這樣,我才能慢慢平靜。

  但是,很意外,很多影評都在盛讚這部影片的成功,並且對主人公大衛給予無限同情的同時,竟以貌似心理或教育專家的態度,共同譴責其父親高壓變態的教育。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是他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在了本應天真爛漫的大衛身上,剝奪了他快樂的童年,簡直毀滅人性等等。

  是的,我從一個不平靜又歸結到另一個不平靜:“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這一說法我太熟悉了,我們常從電視上,網絡上聽到類似的聲音,哪個父母在學習上對孩子嚴厲些,立刻就被冠以這樣的責問,被問的父母情何以堪呢?

  如果夢想是一件霓虹羽衣,誰都願意披在自己孩子身上,可夢想是一件荊棘織就的外衣,誰能願意加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影片中,大衛爸爸每到關鍵時刻,不論是阻止孩子玩耍,還是阻止孩子去美國深造,不論雨夜裡愛恨交加的眼神,還是最後一面的深情擁抱,他總是在跟孩子解釋:我是為你好,沒有誰比我更愛你。這位經歷過戰火磨難的猶太人,內心堅守的是民族血液里不論何種情況下的不屈精神。他童年經歷的戰亂和貧窮是難以實現音樂夢想的,他認為,他的孩子是可以有這個學琴的機會的,卻不珍惜,這是他不能允許的行為。雖然他依舊貧窮,但他能給兒子一個音樂環境,他強迫孩子停下遊戲去聽音樂,他將兒子送到鋼琴教師那裡時,他很堅決地說:我沒有錢付學費。猶太人的執拗,和認定兒子是音樂天才的決心,使這位父親的形象瞬間立體起來。

  有影評說,大衛是被父親的強制高壓下學琴的,他是痛苦的,慣性的做着機械式的練習,直至精神崩潰。

  看到這裡我就比較生氣。如果這位寫影評的人沒有練過琴,就不要指手畫腳,不要妄下斷言。

  大衛對音樂若沒有天賦沒有靈性的話,就不可能6歲時已經彈好了肖邦,他若沒有對音樂難以言表的敬意的話,更無法彈奏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協,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西里爾史密斯(大衛的老師)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體力上的付出相等於“鏟十噸煤”。

  台上那片刻輝煌,如果沒有對音樂與生俱來的理解(天份),沒有刻苦訓練,又怎能將這麼美好的音樂呈現給世界呢?真是請不要再憑想象說話!影片中一幕幕畫面所帶來的震撼:主人公大衛耗費所有精力在演奏完此曲而轟然倒下、父子為此曲的演奏的可能性產生的矛盾,師生為此曲演奏所做足的功課……作為影迷或者作為音樂愛好者,你怎能不對那些為音樂奉獻畢生精力的人產生敬佩,你怎能不和那無語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呢。在我們與故事與音樂產生心靈共振的剎那,我相信,我們內心開啟了更多美好和善之門,接納世間無與倫比的精彩瞬間。

  和許多看過這部影片的人一樣,我也不由自主地去找來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聽。著名鋼琴家都在試圖演奏這部偉大作品,樂迷對比演奏水平也是褒貶不一。很有意思,鋼琴界竟是這樣有趣啊!我只找來霍洛維茨和郎朗彈的“拉三”,我試圖像真正的樂迷一樣聽出他們各自的風格,他們對同一作品所注入的辛勞程度,他們情感濃淡的分佈,以及到底是誰更接近作曲家本人所表達的思想。最後,我發現,我已經遊離出作品本身的意境,而是從中得到更多的是人生的樂趣,這是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和自我對話的滿足感疊加的幸福。

  後記:

  這部影片雖然在講鋼琴家的成長史,就像很多世界著名的鋼琴家一樣,大都是父親扮演了重要的催化劑角色:比如及負盛名的美國鋼琴家史蘭倩絲卡,小時也是在父親及其嚴厲管教下日復一日地練琴,馬慧元在《寫意巴洛克》里曾有這樣描述:父親為把她培養成音樂家的殘酷訓練,今天郎朗爸看了都要自愧不如。自然,郎朗爸那令人不寒而慄的“要麼喝毒藥,要麼跳樓”的逼迫練琴方法,如今竟成了笑談,若郎朗真的跳下去了,我們哪裡還能欣賞到他用激情飛揚的神態去彈古典音樂呢。

  最後,還是一句話:如果沒有藝術天份,任何的強加,都等於零。請尊重孩子,尊重家長,尊重那些甘心奉獻的人們。



《閃亮的風采》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