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記憶觀后感(一)
河北平山,中國革命歷史的一個縮影。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由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新聞出版廣電局、河北電視台聯合攝製的八集大型文獻紀錄片《平山記憶》於8月2日至9日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20時)、河北電視台(河北衛視21時05分)隆重播出。
平山縣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的西部,是中國革命聖地西柏坡所在地,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平山就一直是中國北方革命鬥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據中央檔案館館長楊冬權介紹:"全面抗戰爆發前,整個華北當時只有黨員5000多名,但是光平山縣就有700多名黨員。"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歲月中,平山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核心腹地和著名的"抗日模範縣".抗戰八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中國共產黨中央北方分局機關在平山度過了三年零兩個月。抗戰爆發不久,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著名的"平山團"在此組建后開赴前線。平山為八路軍第120師、第115師輸送大量兵員,八年中有7萬多人蔘軍參戰,湧現出以"子弟兵母親"戎冠秀為代表的支前模範,成為晉察冀根據地重要的兵員、物資補充基地和可靠的後方。平山也因此成為日軍反覆殘酷"圍剿"、"掃蕩"的地區,八年中有14700多名無辜平民被屠殺,是河北省被日寇屠殺最慘重的縣份;有5000多名烈士為國捐軀,烈士人數位居河北省首位。
據悉,這部文獻紀錄片《平山記憶》分《播火》、《堡壘》、《家園》、《支前》、《長歌》、《轉戰》、《曙光》、《情懷》八集,每集50分鐘。全片樸實、凝重並帶有鮮明平山地域特點,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展示平山兒女以其仁厚實在、悲歌慷慨的風骨,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的貢獻和犧牲。攝製組歷時16個月,採訪了170多位重要歷史當事人和知情人,並首次披露中央檔案館、日本公文書館保存的大量珍貴史料文獻,使用了許多歷史當事人、知情人收藏多年的珍貴照片。
平山記憶觀后感(二)
這部片子拍得很大氣,很震撼,也很令人感動和思考。銘記歷史可以讓我們前行,看完之後有這樣幾點感受。
第一點,這部作品是大視野,大格局,高站位,顯示出創作團隊的實力。《平山記憶》的可貴之處在於,說的是平山但是又高屋建瓴,以小博大,一方面講平山的苦難與輝煌,一方面又彰顯了平山和中國革命全局的緊密聯繫,我們看到不是一個地方的革命史而是中國革命的歷史縮影。因此,《平山記憶》不僅僅是平山人的記憶,也是中國革命的記憶,這段記憶在今天仍然催人奮進。作品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關鍵在於選題選得好,題材重大,講述的平山精神、中國革命精神有時代意義,主創人員的大局意識、使命擔當意識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第二點,雖然文獻紀錄片要尊重歷史,忠實於史料,但創作者很注重故事、人物的講述和細節的呈現,注重生動鮮活、豐富飽滿的藝術展示,有很強的可看性。這部作品極為難得的是,不僅對縱向歷史有深刻挖掘,對每一集橫向切面也都營造得生動感人,包括採訪170多位當事者和知情人所提供大量的歷史細節,奠定了這部作品引人入勝的基礎,讓我們看到了團隊的藝術理想和追求。
第三點,史料的紮實可信。主創人員史料素材搜集的面很廣,使得這部片子比其他文獻紀錄片顯得更厚重,更加與眾不同。同時它的紮實和翔實,它的流暢和清晰,對一些人物採訪和史實的搜集,都體現了創作者對歷史的尊重和嚴肅認真的態度。
第四點,濃厚的河北味道和平山味道。選取人物包括語言文字敘事風格盡量兼顧地域特色,包括片中的場景選擇和呈現,都是河北和平山獨有的,所以該片呈現的色彩、主題、事件、人物包括文字敘述都有整體的美感,作品在抗戰勝利70年的時候播出,有很強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為同類題材創作提供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