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影評(一)
上周看完《悲慘世界》(人文社08年插圖精華版,1400頁的書有幾個扎眼的錯別字),心裡難以平靜,周日下午在書店裡看到有1958年的上譯版《悲慘世界》電影,就買了哈。回來花了兩個晚上看完,除了中文配音有幾段不知道為什麼換成了法語之外,內容本身倒也沒太大問題。不過,對於剛剛看完小說的人來說, 1958年的這個電影版本和雨果在我頭腦里釀起的風暴相比,太太過單薄了。
首先一點,冉阿讓的扮相,從苦役犯時代,到市長時代,再到割風時代,都是一個模子,甚至從成為馬德蘭到最後去世,連髮型都沒有變過。主人公的面部表情,總是很嚴肅。與此對應的是沙威這個演員的選擇,選了一個胖乎乎的,一副老好人的樣子,一點沙威的冷酷無情,不知人性為何物,都體現不出來啊。當然,這也跟整個劇本對沙威這個角色戲份的大大弱化有關。
雨果在原著中用了逾四成的內容來談純粹“故事發展”之外的問題,例如滑鐵盧戰役,巴黎流浪兒的素描,巴黎下水道的歷史,女子修道院的歷史,巴黎黑話的歷史,街壘的歷史,等等。儘管如此,由於時間跨度太長,與主線息息相關的重點人物很多,電影在這方面大刀闊斧的刪減大大削弱了原著的細部結構。舉幾個例子來說,比如德納第夫婦,原著在描寫他們對待小珂賽特的時候,完全是一副虐待狂的模樣,到了電影中,珂賽特夜裡去森林打泉水,不但有獨輪車可以放水桶,晚上也有類似馬圈的地方睡覺,而不是書中描寫的樓梯底下。還有,馬德蘭兩次越獄,也被壓縮成一次。書中扣人心弦的一節,沙威在巴黎城內追捕冉阿讓和珂賽特,到了電影,就提前到了德納第酒館。還有更大的簡化,就是女子修道院,冉阿讓冒着暴露身份危險救下的割風在電影里完全成了路人甲,而不是書中描寫的那麼驚心動魄。老割風在冒險將冉阿讓裝入棺材,運出修道院,又因為失策,差點將他活埋,那種對義人知恩圖報的感情在電影中直接被忽略了。另外,對馬伯夫老人,也就是在街壘戰中犧牲的第一個公民,對他的背景生活完全沒有交代,原著則花了大量篇幅介紹這位神甫,植物學家,如何在復辟時代和1830年後一步步被社會逼上絕路的,只有在看到這些之後,才能理解馬伯夫,這位參加過1789年革命的老人,毅然加入到巷戰中,擎起紅旗犧牲的意義。那個全書最讓我喜歡的角色,小伽弗洛什,電影里對他的描述也太粗線條了一點,感覺就像是德納第的一個淘氣兒子,無知的參加巷戰,為了撿子彈給戰士們,不顧槍林彈雨死在戰地中央。書中對伽佛洛什的描寫是動人至深的,特別是他那種樂觀的精神,對於惡的父親,他救過命,對於無依無靠的幼弟,他提供過住處。小兄弟三人縮在大象肚子里的劇情在電影里完全不見了。還有很多角色在電影中完全成了路人甲乙丙丁,連臉譜都談不上,ABC社的領袖們,英勇犧牲的安灼拉,公白飛,博須埃,都沒有幾句台詞,馬呂斯的那個耄耋外公,也成了毫無深度的老色鬼,小丑角色,他滿腦子的18世紀思想,對外孫深厚的愛,電影中完全體現不出來一絲一毫。
說一千道一萬,1958年的版本不好啊不好,沒看過原著的千萬不要先看這個版本,會對原著的結構和人物形象留下淺薄的第一印象。看過原著,可以拿這個版本做些參考。畢竟演員的功力深厚,上譯老人的配音也很好,看至結尾時,我依舊像看書時那樣熱淚盈眶。
悲慘世界影評(二)
近一年以來讓我印象深刻的影片無疑是那部音樂劇《悲慘世界》。當然,在新遠落座之時我並不知道這是一部音樂劇,因為決定選擇這部電影是我們的臨時決定,之前也未做功課。但是,開篇的《Look Down》的合唱就深深地打動了我,近乎熟悉的旋律拉開了一場宏偉故事的幕布。一面在回憶當年那個版本的黑白電影,一面在回憶小說的情節。這部小說相信大數人耳熟能詳,相信無須我再花筆墨介紹情節。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在於把音樂劇化身於電影拍攝,而且,他成功了。
在這部影片中,冉·阿讓、芳汀、珂賽特,馬利尤斯,把我們帶回了大革命前的法國。在這裡,革命已經萌芽,人民即將覺醒,受煎熬的等待着黎明,被傷害的尋找希望。感謝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 海瑟薇等人的精彩表演,他們還原了這部著作。感謝偉大的維克多. 雨果,創造了這部文學史中的珍寶。我猶記得當時看這部電影時,我剋制着自己,不要流淚,無論是安妮.海瑟薇那段獨白《I Dreamed a Dream》,還是之後革命失敗的那段《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雖然坐在我身邊的朋友已經淚流面滿。當最後的一幕出現,眾人高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時候,感覺到壓抑的心臟才得到緩解。革命終究要來臨,這悲慘的世界終將有終結的時候,小珂賽特們將不再重複那悲慘命運。
悲慘世界影評(三)
我對好萊塢的歌舞片有所印象,《音樂之聲》應該算是我接觸的第一部此類作品。美妙的歌聲與奧地利優美的風景,給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攜奧斯卡三項獎而來的電影《悲慘世界》,又給我觀看歌舞片的記錄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815至1932年,先後橫跨27年。《悲慘世界》圍繞主人公冉阿讓假釋出獄后成功融入上流社會並實現自我救贖升華高尚人格的過程,融入18世紀法國的政治、歷史、文化、世態等社會生態,電影油畫般的布景,借鑒音樂劇的優美唱腔,工整的電影情節,使觀眾很快擺脫因唱歌等對白形式引起的不適。相比原著和音樂劇,將故事和視覺化的電影版簡化了人物,情節清晰,為保留經典唱段,而故事情節完整性有所欠缺,如未看過原著,會對人物性格變化的理解有所影響。
看完《悲慘世界》先得說冉阿讓和沙威兩人,最早出場的也是他們。休 傑克曼演的冉阿讓基本算稱職,他的演唱中規中矩,沒有驚艷之處,也並非不能入耳。再看羅素 克洛演的沙威,就不盡如人意了,他表現出了一個盡忠職守、忠於法律的偵查員,刻畫了一個嚴格遵守法律,卻陷入忠義兩難全的困境的公務員形象,以自殺的形式宣告當時罔顧百姓苦難的國家制度的死亡。遺憾的是,他無論表演還是唱腔都差點溫度,即便在投河自盡前那番獨白,都顯得很平淡,可以這麼說,他的表演沒有沸點,就像吃了一碗沒熱透的冷飯。
一定要先提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芳汀,儘管只是女配角,表現可圈可點,充分證明了那句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默然曾說過的:對於表演這個職業來說,永遠只有小演員,而沒有小角色”正確性。芳汀是一名年輕女工,與男友熱戀,生育后,卻被男友惡意拋棄。她在工廠從事女工養家糊口,將女兒寄托在酒館老闆家,希望受到照顧,然而女兒沒有兒童期並未受到一絲照顧,而被當女傭。在工廠上班時,收到酒館老闆索要費用的私信,卻被工廠女工發現,嫉妒芳汀美貌的女工聯合起來羞辱排擠她,最後被聯合工頭無情趕出工廠,一文錢都沒付就被掃地出門。芳汀走投無路,變賣了首飾、牙齒、頭髮甚至肉體,不幸淪為一名妓女。在墮落後,她傷心欲絕,一曲《I Dreamed A Dream》如泣如訴,表情與聲音完美融合,讓我彷彿置身於芳汀的身畔,聽她訴說。對於一個非職業音樂劇表演者來說,這樣的,也是她僅僅出場20多分鐘就能奪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原因。
片中出場不多,但給人留下完美印象的,則是薩曼莎 巴克斯飾演的艾潘妮,她可以說是全片表現最好的演員,無論歌唱還是表演,都擁有極其感染人的魅力。《on my own》這段在劇中極具表現力的唱段,被這位1990年出生的英國女演員唱到感天動地,那一刻,我也不禁在黑暗的影院中潸然淚下,被她塑造的角色所表現出來的高貴人格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