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社區服務心得體會
近年來,市教育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堅持理念創新、工作創新,加強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傾心服務社會、服務百姓,樹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有力地推動了教育事業健康、和諧、快速發展。教育取得的成績,直接享受到實惠的是**百姓,對此,我們的感觸最深。社區直接面對群眾,在工作中,群眾談得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既包括孩子的學習成績、成長教育,也包括學區的劃分、減負問題、教育收費等方面。他們對教育工作的要求高、關注度高、期望值高。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教育工作是熱點、焦點,也是難點,它關係到每一個人的成長,寄託着每一個家庭的希望。下面,我關於教育的社區服務方面談幾點心得體會:
在工作過程中,市教育局始終將百姓的需求作為第一目標,以能力作風建設為抓手,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理念,提出了開門辦教育的一系列新舉措,讓教育工作走出學校,走出機關,走進社區。由市教育局創新建立的中小 學生社區學習輔導站特別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每周都有許多名師到社區坐堂,跟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輔導。社區坐堂的名師認真負責,輔導指點到位,態度親切和藹,居民群眾十分樂意將小孩送過來,既可以不花錢在家門口得到名師指導,孩子也能學到真東西,家長也放心。輔導站開辦以來,最高興的就是社區居民,他們都說,這是教育部門為老百姓辦的一件大好事,這也已經成為我們社區的一個特色和品牌。同樣,為了讓百姓更多的了解教育,教育部門每年都開展教育開放日活動,讓社會各界都能走進校園,感受教育,體驗教育。在我們轄區,市一中、田家炳中學等還經常性邀請我們和學生家長一起到學校去,及時將學校的階段性創新成果向社會展示彙報,讓大家了解教育動態,讓學校了解家長需求,形成了學習、家長、社會的良性互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可以說,這幾年,隨着教育開放度的擴大,群眾參與面的擴大,一系列惠民、為民措施的落實到位,家長對教師、對學校、對教育也更加信任、更加理解、更加支持,社區群眾對教育的認可度、滿意度也更高,這也充分說明了教育部門在抓能力提升、抓作風改進上成效是巨大的。正是你們的不懈努力和奉獻,讓千萬家庭得到了實惠,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人成才。在這裡,我也藉此機會代表社區的全體居民,向辛勤奮鬥在教育戰線上的各位領導和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是大家的教育,我們有着共同的責任。作為社區,我們將始終如一鼎力支持教育工作,積極配合市、區教育部門和學校開展好各項教育活動,動員整合社區的社會資源支持教育事業,組織社區居民參與教育實踐,將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緊密配合,共同構建沒有圍牆的大課堂,真正實現學校與社區、教育與社會的零距離傳遞。
篇二:社區服務心得體會
假,我到我在的社區居委會幫忙,進行社區服務。從到,一個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會服務,幫那裡的工作人員整理資料和文件,走訪人民群眾,
了解社區居民的生活情況。
剛開始,我並不適應那裡的工作,覺得很無聊,很沒用。但是,通過與當地居民和工作人員的接觸,我逐漸了解到了這個社區服務的樂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資料,如何照顧老人,如何體貼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艱辛、努力——這一切的一切,若是沒有走出家門,參與服務,就不會體會到的。
通過這次社區服務,我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擴大了視野,對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僅發現了自己知識結構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這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啟發。
比如說,居委會的資料總是井井有條,分類整齊,通過居委會大媽的言傳身受,我知道了學習應該也像整理資料一樣,每天都
應該按門按科地把知識梳理一遍,這樣,不僅有利於查找,而且還有利於記憶。不只是學習,家裡的一切也應當是這樣,書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區里的老人那裡慰問。臘月寒冬,劉爺爺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劉爺爺年輕的時候喝酒喝得太多,導致了中風,現在,每天他都會推着嬰兒車在院子里練習走動。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幫他收拾完家之後,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紀都不會像他這樣日日不停,風雨不住地鍛煉,可見他的毅力有多麼堅韌了。我以前曾經問過他,為什麼要天天鍛煉,他告訴我說,這是必須的,如果不天天鍛煉的話,就永遠走不動了。他還告訴我說,自己年輕時貪杯好飲才導致了現在這個結果,現在社會上,好多小孩歲就開始吸煙、喝酒。他們的這些做法都是對自己對父母對社會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轍,要健健康康的成長。聽了這些話,我受益匪淺。
參加社區服務,對我是種鍛煉,也是種磨礪。雖然今後的學業會加重,但是在節假日,我一定會抽出時間參加這些服務。
篇三:社區服務心得體會
為增強我們大學生服務社會、融入社會的意識,我們小組積極
參加了到田間掰苞米、削甜菜、裝車和清掃村間道路兩側垃圾的社區服務活動。通過這幾次活動使我們小組,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也學到了一些勞動的技巧,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的道理,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也提高了心理素質。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我們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啟發了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自己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學會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處於當今這個時代的小學生,大多都是父母的寶貝。家庭條件的優厚和父母的寵愛,使他們對待一些人際關係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通過服務社區活動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懂得了父母的辛苦,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能夠促進學生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抵制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思想的侵蝕,避免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並且使我們從真正意義上理解了在小學一年級時所學的那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我們初步接觸、了解了社會,增強了社會
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那些出生牛犢的小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他們即將面臨的困難。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着越能適應它。也同樣通過加強勞動觀念,從而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這幾次社區服務活動中既有無償服務,也有有償服務。特別是通過有償服務所得來的報酬,使我們有了更多的學習輔導資料和活動用品。讓我們感悟到了什麼是力所能及。使我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參加實踐活動,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鍛煉我們的實踐能力,這也是這個活動開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大學生與外界的交流,使得我們不再死讀書,讀死書,明白社會知識與書本知識相結合的道理。從而自覺的、主動的、十分愉快的去學習;三是讓大學生學會感受社會,體驗社會,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自覺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更廣闊的人生。四是學會了如何進行合理的、有效的勞動分工。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是古代讀書人的美好意願,它已經不符合現代人的追求,勞動和學習也都一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假如我不去認認真真地做一遍,就發現不了自己的不足。只有自己體驗了才會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報。只有認真做了,才能有所得。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結果如何,那個過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通過這一次社區服務勞動,作為大學生的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一定會向著好的方面改變自己。因為社區服務活動一定使我們知道了許多自己的不足之處。
在曲折中前進,在挫折中成長,相信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我們每一天都是有收穫的,我們總是在進步。明天一定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