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青春作伴好讀書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校園裡,春暖花開,少年雲集,既是讀書的好季節,又是讀書的好年齡。
本學期,學校將周五中午自修定為課外閱讀時間,引領學生閱讀、悅讀。這是我校“閱讀點亮人生,書香浸潤校園”活動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很有遠見的舉措。
試想,學生從清晨開始一直做功課,直至黃昏時分,住校學生甚至奮戰到夜晚八九點,哪有時間讀書?學生在枯燥的題海中只會焦躁抑鬱,何談快樂?即便是語文課,也被考試指揮棒所驅使,為了高分而將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一天也只閱讀一兩篇短文而已,學生苦不堪言。長此以往,如何讓學生體會到“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呢?
而窗外春光明媚,花草樹木盡情生長。草長鶯飛,春暖花開,因為有陽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潤。書籍正是人們成長的“陽光雨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陽光雨露”。閱讀,特別是“悅讀”,正是青少年汲取文明精華、先進文化的最佳途徑。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青少年時期是人的身體機能快速成長的時期,記憶最強大,精力最旺盛;思慮單純,不為閑雜事務所牽絆。這正是“無邊光景一時新”的人生之春,正是勤奮讀書的最好時期。
晨曦照室明,綠樹入簾青,學生不釋卷,琅琅讀書聲。此情此景,用朱熹的《觀書有感》來表達則恰如其分:“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閱讀如同打開一面鏡子,知識思想映眼前;閱讀就像打開一扇窗,楊柳春風撲面來。
寄語學生,大好春光,正好讀書,博覽群書,內修積澱,外闊眼界,視通千載,神騖八極,為人生髮展打下堅定基礎。
篇二:我說人文教育
西方:人的價值具有首要意義,其內涵是指對人類生存的關懷;
中國:以價值倫理道德為核心,其內涵是指人類世界區別於自然世界的法則與秩序。
兩者都以人為中心,以人為關懷的對象。
人文素養就是做人的基本修養,它體現在一個人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認識態度和行為準則上。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養的最高境界,它主要是通過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格特徵和審美情趣等體現出來。
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人活得高尚,活得對他人、對社會有價值、有貢獻,要合乎社會進步價值的標準;這就要求受教育者形成對他人和社會的友善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現代人文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做社會進步的現代人,注重培養人性的理智、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
在學校教育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時刻牢記: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學生,即便他(她)身上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不足,我們的任務是提高人、發展人、引導人。所以,讓每一道火花都閃亮,讓每一個孩子都進步,讓每一位學生對人生都充滿熱情,這是教育者的責任。
“一匹狼,為了減少對手而咬死另一隻狼,或者把肉奪到自己的嘴裡,對狼來說,也許是它的快樂;!人是天底下最具有靈性、具有思想、具有感情,能判斷善惡和是非的高級動物;人講成敗,更應該講善意。所以,人的快樂,除了享受成功等等之外,還有更高的內涵::‘仁者愛人’。
篇三:教室里的紅綠燈
到聾啞學校閱卷,我發現在每個教室的牆上,竟然有兩個燈泡。雖然大白天,燈沒有亮,但很明顯能看出這是兩個彩燈,一個是紅燈,一個是綠燈。
教室里竟然有紅綠燈?本人生性愚鈍,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幹什麼用的呢?
當我把我的發現和疑問,告訴其它老師后,他們有的和我一樣驚訝和疑惑,有的卻笑眯眯地看着我們。很明顯發笑的老師,早就知道聾啞學校有這兩個東東,並且他也一定知道紅綠燈的作用。
在我們反覆的追問下,這位老師不再賣關子,告訴了我們答案。
原來聾啞學校教室里的紅綠燈,就相當於其它學校里的鐘或鈴。因為這裡的孩子很多既啞又聾,無法聽見上課或下課的鈴聲,於是正常的鐘鈴派不上用場。但是他們大多人視力正常,不能聽卻可以看呀!於是便有人發明了聾啞學校的“紅綠燈鈴”,上課亮紅燈,學生肅靜,老師“講課”。下課亮綠燈,學生自由休息,教室內外放行。
聽過這位仁兄的講解,對這個東東的發明人,我油然而升無比的感激與崇敬。別看這一樣小小的發明,給聾啞兒童解決了多大的問題呀!這裡面又凝聚着發明人多少智慧,多少愛心啊!
我又不禁聯想到其它一些專為殘疾人士發明的東西,比如輪椅;比如盲文;比如盲道,比如助聽器等等,哪一項不是發明人愛心、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啊!
我想:作為普通人,或許我們沒有發明家的才智,不可能給殘疾人太多太大的幫助,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呀!
首先,對他們不要歧視,不要冷漠,不要刁難!
其次,應該給於他們應有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關愛以及幫助!
還有一條,那就是:
關鍵要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