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瞬間,讓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新學年教學隨筆
文/楊修才
每一個瞬間,哪怕是一個不經意的眼神,裡面都蘊含著渴望成長的萌芽。也許,它會被我們“為人師者”在“不經意”間溫柔地扼殺;也許,它會因我們的稍稍駐足而燦然綻放。
——題 記
新學年第一課,我習慣性地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多年教學積累的還算豐碩的成果以及自己業餘創作的一些小工藝品,向學生傳遞自己的正能量。之後就是我對他們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其一就是凡要求背誦的內容,每一位同學必須都要會背誦,而且盡量要在新課教學之前把它背下來。這時有一位學生(我當時還不知道他的名字)小聲問:
“你要檢查嗎?”
“我不一定一個一個地檢查,但是……”
話還沒有說完,我清晰地見到他的眼裡閃過了一絲失望,嘴唇輕微地撇了撇,然後慢慢低下了頭。
我硬着頭皮講了一大堆理由——我自己都感覺是多麼的蒼白無力,因為那眼神——那一絲失望,始終在我的腦海里閃爍,揮之不去。
下課鈴響了,我草草安排明天開始的課程內容:每一位同學用一分鐘的時間上台向老師和同學介紹自己,然後學習第一課——《沁園春·長沙》。離開教室時,我特意看了看講桌上的座次表:
進門第三排第四列——羅江源。
我記住了那個名字,更記下了那一絲失望的眼神。
我自以為是地琢磨着那眼神——
失望,是因為老師可能不檢查,說明他渴望得到老師檢查。
渴望被檢查,是因為他一定會背誦。
會背誦而渴望被檢查,是因為他努力了,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
……
我深知,每一位好學的學生,都對知識充滿了渴望,都對老師充滿着希望。那希望和渴望一旦遭受打擊,那熱情的火花就會從此熄滅;那希望和渴望如果得以滿足,那人生的精彩也就從此揚帆起航。
我不由得記起了任教2013級時與一位“另類”學生交往的經歷。
那是2012年一天中午放學的時候,走在路上,一位不是我班的學生從後面緊趕幾步追上了我。他衣着破舊,個子矮小,臉色灰黑,膽怯的眼神中充滿希冀:
“楊老師,我可以請教您一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什麼問題?”
“詩歌鑒賞是不是就是……”
他的話如連珠炮一般,沒容我回答,就直截了當:
“一、從分析詩歌里意象的特徵入手……
二、……
三、……”
所說內容,和學案上歸納的詩歌鑒賞方法毫無出入!
“這哪裡是請教,簡直就是在賣弄!”我想,同時敷衍着:
“這些只是方法要點,具體分析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詩歌的實際內容,做到‘有理有據’。”他連連點頭。
短暫的交流,就消除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此後,他成了我辦公室的常客,經常找我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情形和第一次差不多。我越來越覺得他有些“另類”——明明都已經知道了,非得來“賣弄”什麼呢!
我終於忍不住,又不好直說,於是向了解他的老師去了解他的情況,得出的結論是:
“他很‘怪’,有事沒事總愛找老師,盡說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你越理他,他越是糾纏你。你不理他,慢慢的就好了!”
我隱隱覺得情況不是那麼簡單。我沒有親自教他,他卻來“糾纏”我,一定有其它什麼我所不知,甚至“了解他”的人也有所不知的隱情。我決定要弄明白。
終於有一天,他把他的一篇散文和兩首詩歌給我看,要我幫他修改。
我沒有忙着看他的作品,而是和他嘮起了家常。
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不久母親拋下他離家而去至今不知所蹤。是年老多病的爺爺奶奶把他拉扯大。
“我一定要努力學習,今後才能報答爺爺奶奶!”
“可是我的成績一直都不理想。”
“我都不敢經常去問教我的老師,我感覺他們都很忙!”
他說話一直還是那樣如連珠炮一般。
“那你怎麼想到來找我呢?我又沒有親自教你。”我問。
“我感覺你很容易親近!你每一次國旗下的講話我都非常認真地聽,我覺得你的每一次講話都是一篇優美的文章。我也很喜歡寫作,我真的很敬佩你!”
“我經常來找你,你從來都沒有不耐煩過,我也就不怕經常來找你了。”
和他的這次交流震撼了我的內心。我終於明白他以前找過他們,現在又來找我,但所說的那些“祥林嫂”似的話語絕非“無關緊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顆被濃濃的自卑裹挾着的充滿渴望的脆弱的心。如果我“不理他”,並不一定“慢慢的就好了”。
我決定陪着他往前走,慢慢的,不一定要走到什麼時候……
至今,我的手機里還保存着2012年12月24日至25日他和我交流的三則短信:
“楊校長您好!其實我很想和您交流一下。我覺得我真的很失敗。一直很愛語文,很愛寫作文,但這次徵文,成功又離我遠了。我很無奈的。”
“不要灰心,成功總在無數次失敗之後。”
“經過一點時間后,加上您回的短信我平靜了不少,不管如何一個人都要面對與擔當,就讓我慢慢體會,或許有不同的精彩。”
那是我外出學習,較長時間沒有與他見面,他在參加一次徵文比賽失利之後與我的短信交流。
在2013年6月的高考中,他考入了一所不是很好的大學,但總算是實現了他人生理想的關鍵一步。
現在想起來,如果我一開始就“不理他”,我將會少去多少的“糾纏”和“麻煩”!我倒是“好了”,但就不敢多去想象他今天會是怎樣的境況。
今天,我是不是又遭遇了一個“怪”人呢?我輕率說出的“不一定一個一個地檢查”,已經令他非常失望了。我該如何補救這一失誤,消除他內心的陰影,重燃他求學的渴望,重塑我在他心裡的形象呢?
我一邊琢磨着,一邊聽學生依次自我介紹。
輪到他上台時,我刻意觀察他:
近一米七瘦削高挑的個子,幾顆青春痘稀疏地散布在他近似三角形的臉上,嘴唇上方依稀淡黑淺淺的鬍鬚透露出活潑的青春氣息,精靈小巧而炯炯有神的眼睛散發出陽光與活力——一個典型的小帥哥!
“這是一個逗人喜歡的孩子!”我當時就想。
最後一位學生自我介紹完了之後,我特別再次提醒下次課的內容,並且希望多數學生到時都要會背誦。
開始學習《沁園春·長沙》了。
我先做了一個調查——有近八成的學生都已經會背誦了。
“我得檢驗一下,找一位同學起來背誦給大家聽聽!”
“羅江源!”我毫不猶豫地叫了他。
他略顯意外,但很快反應過來,高興地站起來,行雲流水般從容不迫地把課文背了一遍,臉上充滿了自信,贏得了同學們一片熱烈的掌聲。
那一刻,從他的表情,我感覺到他心裡的陰影已經消除,他的自信已經樹起。
我心裡竊喜,同時有了一個決定,但我沒有說。
下課了,我要大家推選出一位同學擔任語文學科代表為大家服務。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出了三個字——
“羅——江——源——”
“你願意嗎?”我問。
“願意!”他爽朗地回答。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我邁步走出教室,滿懷喜悅地去準備我的下一堂課……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區三江中學)
新學年教學隨筆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