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蕭珊讀後感(一)
清明假期算是正式開始了,放假沒有回家,前兩周爺爺過生日外加沒有課的緣故回家歇息了五六日,所以決定這次假期不回家在學校沉思並為自己的未來理想做準備。
今天的天不像前兩天那樣溫暖和煦了,有些映襯“清明”這個名詞。又套了件衣服同舍友去食堂吃飯回來,打鬧一通之後,開始個忙個的事情了,把電腦清掃了一下之後又放回了床上。一個是由於看着自己日漸被電腦輻射摧殘的面容,還一個是從圖書館借了本散文集,想要看看。
按順序看的是巴金先生的《懷念蕭珊》,蕭珊是巴金先生的妻子。文中講述的是巴金先生在文革期間受迫害連累家人主要是妻子的內容。看完之後內心始終不能平靜,邊看邊聯想一些事情。因為我的爺爺也是文革期間受迫害者。當看到巴金先生在妻子蕭珊去世前後的內心譴責和愧疚的時候聯想到了爺爺在跟我講述當年的事情(姑姑的母親去世的事情)時,聲音變了,眼角也泛着淚光。當時是我的奶奶(姑姑的母親去世后爺爺再婚妻子)剛剛去世的兩三年天內,當時是擔心爺爺受不了打擊,請假在家呆了幾天。爺爺將怎樣被勞改,怎樣度過那些戰爭歲月……當年的迫害對爺爺的家庭造成了不可忘卻的傷痕。直到現在,爺爺依然不能忘記,講起時,仍是甚是激動。
爺爺是1921年出生的與黨同歲的老黨員、老革命。他老人家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參加過各種無數抗日戰爭、三度黃河等,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是第二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學院石油燃料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正是因為這些現在看來風光無限的榮譽和經歷。在文革期間,反而被扣上了一系列的“帽子”,家裡被設為“地主”。可以想象到家裡的人會被殘害和歧視成什麼樣子。爸爸和姑姑都是被叫着“地主孩羔子”長大的,長大后,爸爸跟我們講過自己小時候最羨慕的就是那些“小紅衛兵”,可是自己卻永遠也當不上。爸爸學習成績很好,可是因為家庭成分的關係卻永遠得不到那個紅袖標。同樣因為成分的問題,爸爸也當不了兵(在當時那個年代是貧民“橫行”的年代),這應該也是爸爸希望我們三個孩子中的一個可以當兵的緣故吧(只可惜我們三個都“叛逆”的沒有完成爸爸的願望)。爺爺當時被勞改,住過牛棚,可以說電視里、小說里所講的那些都是爺爺真實經歷過的。還有一些難以再次講述的事情,現在只是想想依然心痛不已……或許是由於以前受迫害留下的陰影,爺爺在改革開放后,重新調配工作的時候填寫個人資料,寫的學歷是高中,說是不敢寫本科畢業,害怕歷史重演。以爺爺的年紀和資歷來講,絕不會只是在縣政部門工作,對國家所做的社會貢獻也不僅於現身所做的。在當年本科畢業生屈指可數。正式因為所謂的“歷史錯誤”,迫害了一代人,同樣也使國家進步的步伐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寫這些只是想要紀念一輩人,身為子孫後代的我們需要了解歷史,只有了解過去,才知道我們的現在是多麼幸福。就像爺爺說的,現在的日子真是不一樣啊。我們身為後代要做的就是讓明天會更好,讓父輩、祖輩更幸福!
懷念蕭珊讀後感(二)
我很欣賞巴金,欽佩於他的真實和勇敢。我一向認為能直面自己內心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勇士。而當我靜靜品讀着這篇真摯的散文《懷念蕭珊》時,那些平凡的文字里,帶給我的卻是不平凡的感動。
在蕭珊逝世后不久,巴金曾想寫一些東西,來抒發他無處釋放的情感。而蕭珊的離開,使得巴金“頭上彷彿壓了一塊大石頭,思想也好像凍結了一般。”他每天面對着空空的稿紙,在書桌前坐上三四個小時,卻寫不出一句話來。巴金用了六年的時間,理清了他情感的脈絡,也平和了他失去愛妻的複雜心情。那些他們曾真實經歷過的點點滴滴,攜手捱過的最痛苦的歲月。他都飽蘸着曾流過的淚和血,揉入了這樣一篇樸實無華卻真切感人的佳作。
《懷念蕭珊》清楚的記錄了巴金與蕭珊在和平時期的初識、相愛、成婚,在抗戰時的分散、別離、重逢。而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日子才剛剛結束,十年動蕩不安的噩夢又籠罩在他們的心頭。可為了巴金,蕭珊忍辱負重。她分擔著巴金的痛苦,即使那些犀利的流言蜚語和批判像蟲子一樣咬痛她的心,她還反過來安慰巴金,要他“堅持下去”。她默默承擔著那些不屬於她的苦痛,即使被毒打、被批鬥,她依舊不想死,她要活。她對巴金說:“我願意改造思想,我願意看到社會主義建成。”這樣一個善良、誠懇的人卻總在一天天地憔悴下去, “眼睛里全是淚水”。可直到她病倒了,闔上了雙眼,也未能盼來巴金解放的那一天。這是多麼悲哀的現實呵!
蕭珊終還是因病去世了,帶着她對人世的眷戀和正名的渴望。在沒有兒女、丈夫守候在旁的時候,靜靜停止了呼吸。沒有安慰,沒有告別。不知巴金在最後看着“那張慘白的臉、那兩片咽下了千言萬語的嘴唇”時,在想些什麼呢?我已無從得知。我只知道在那個黑白顛倒的動亂時代,這樣一個沉默隱忍卻堅強溫柔的女子,在肉體和心靈,辱罵和病痛的雙重摺磨下,終以最無奈的方式,擺脫了塵世痛苦卻執着的羈絆。得以在另一個國度追尋她所嚮往已久的自由和幸福。
一切都結束了。那些曾經帶給她快樂或悲傷的過往,那些她曾經被迫背負的現實的殘酷枷鎖,亦化作青煙一縷,隨風而逝。
這篇散文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每次戴上黑紗插上紙花的同時,我也想起我自己最親愛的朋友,一個普通的文藝愛好者,一個成績不大的翻譯工作者,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淚和血。”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巴金和蕭珊也曾有過這樣對幸福的希冀和渴求吧!可惜世事難料,因為蕭珊的早逝,巴金先生獨自在良心的拷問和內心的愧疚中捱過了三十三年。可那樣堅強的巴金,憑着內心對蕭珊深摯的愛戀的支撐,譜出這一曲含淚滴血的悲歌。他用樸實卻依然感人,真摯也同樣深刻的筆調描繪出了那麼多他對這命運多舛的一生的深刻記憶、自我批判,一點一滴,撰寫成傷。
承載着這樣厚重的歷史和情感,我不知道該如何結束我這篇文字才不會顯得突兀。還是看巴金怎麼說吧。
“這就是她的最後,然而絕不是她的結局。她的結局將和我的結局連在一起。”
懷念蕭珊讀後感(三)
我知道巴金,是在50年代上中學的時候。最先看的是電影《家》《春》《秋》。滄州市的新華大街上有個新華禮堂。我離家遠,周末不能回家,有時候就去那裡看電影。不知怎麼,我一個農村孩子,竟被由巴金原著改編的這幾部電影深深感動了,每次都哭得昏天黑地,忘記身在何處。接着,我就找到原著,讀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感動仍舊是那樣強烈。
我第二次被巴金感動,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後,讀他的《隨想錄》。我被他的真誠所感動。他敢於解剖別人,更敢於解剖自己,寫的都是大實話。
最近讀他的《懷念蕭珊》,又有了新的感受,我過去沒有注意到,他竟會這樣寫。
自古以來,寫弔文、悼詞、墓志銘、懷念文章,都是只讚揚死者的人品、業績,從不說死者的不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甚至會發現,即使在世的時候雙方有矛盾,等對方死了,活着的人不管是不是出於真心,也會當眾對死者頌揚一番。巴金卻能對死去的親人實話實說。
巴金對夫人蕭珊的感情無疑是非常深的,就在這篇文章里,他說:“在我喪失工作能力的時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蕭珊翻譯的那幾本小說。等到我永遠閉上眼睛,就讓我的骨灰同她的摻和在一起。”這是何等的深情啊!
可是在這篇文章里,他既寫了蕭珊優秀的一面,也寫了蕭珊的不足。他說:“我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我並沒有好好地幫助過她。她比我有才華,卻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我很喜歡她翻譯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說。雖然譯文並不恰當,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風格,它們卻是有創造性的文學作品,閱讀它們對我是一種享受。她想改變自己的生活,不願做家庭婦女,卻又缺少刻苦耐勞的勇氣。”
這就是巴金。樸實的巴金,無比真誠的巴金。
懷念蕭珊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