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楊絳《一百歲感言》有感

讀楊絳《一百歲感言》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世界是自己的

  ——讀楊絳《一百歲感言》有感

  喻長志 馬鞍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7月17日,是楊絳先生的105歲生日。楊絳是著名作家錢鍾書先生的夫人,稱她為先生,是因為她老人家不僅僅是錢老的夫人,而且是著名的翻譯家、戲劇家、學者,更是人生智者,她是一位安靜、優雅、博學的女性,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扣動着從知識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她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着一個世紀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楊絳先生出生於1911年7月17日,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最後一年宣統三年出生的。她在100歲時發表了自己的《一百歲感言》,並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向世人道出了她的人生感受,讓我們讀來受益匪淺。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當我讀到"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時,如醍醐灌頂,驚嘆楊絳先生這位百歲老人,大徹大悟,以自己所走過的人生之路,總結提煉出人生真諦。楊絳一輩子與清華有緣,她與清華同齡。年少時一心想上清華,結果當年清華不向南方招文科生,只得上家鄉的東吳大學,後來向父親軟磨硬泡,硬是到清華外文系借讀,圓了清華夢,又促成了中國文壇上一對傳世姻緣佳話,與錢鍾書結為伉儷。夫婦兩人攜帶周歲的女兒,遠渡重洋,赴英倫牛津大學留學。本可以繼續讀博士,但是夫婦二人在烽火抗戰中回到祖國,不做亡國奴,表現出文人的愛國情懷。1949年新中國成立,夫婦倆堅定地留在大陸,用楊絳自己的話說:我們是倔強的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她從大家閨秀、留學生、教授,回國后成為家庭主婦、"灶下婢"、中小學代課教師,無怨無悔。上世紀50年代末下鄉時,她居然學會了掌握平衡難度很大的推獨輪車,裝載着比人還高的秫秸稈上坡下坡。文革中,夫婦倆受到衝擊,被批鬥,住大雜院,為羞辱楊絳,造反派讓她打掃廁所,可她卻能安然處之,把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當自己的愛女錢瑗、愛人錢老接連去世,92歲高齡的她在悲痛之中,把自己的思念寫成著名的回憶錄《我們仨》,寄託思念。之後又出版了《走在人生邊上》散文集,編撰錢鍾書筆記二十卷出版。近十年來,她把錢老和自己的稿費捐獻給清華大學,成立"好讀書獎學金",共有基金一千多萬元,恩澤學子。

  我們都知道錢鍾書有著名的小說《圍城》,但是楊絳其實出名比錢老還早,她的成就也非常突出。特別是她47歲自學西班牙語,翻譯出塞萬提斯的作品《堂吉訶德》,而且在第一次翻譯到七章半(總共八章)接近尾聲的時候,自己感覺不滿意后,推倒重來。《堂吉訶德》中文版後來作為國禮,由鄧小平贈送給西班牙國王。1988年,她出版了自己的長篇小說頂峰之作《洗澡》,時年77歲。問及她藝術上得來成就的"秘訣"時,她說:"藝術就是克服困難",而珍惜光陰和自強不息就是她克服困難的重要法寶。

  對於一位度過105歲生日的老人,估計她所走過的橋,比我們走過的路還要多。對人生、生死、榮辱、苦樂,有着自己的切身體驗,這不是她的"研究成果",而是她實實在在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體驗出來的。她認為人要有"念想",就是要有信念。人活一輩子,總是為理想信念活着。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想,談不上高低、貴賤,文人雅士有自己的家國情懷,凡夫俗子有自己最通俗、最實際的想法,有念想,就有希望,就支持着自己走得更遠。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滿意,我們常常祝願萬事如意,其實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不滿意怎麼辦?楊絳說:"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知足者常樂,人生不滿意是常有的事,要學會忍耐,學會忍受,學會接納,精神上的享受大於物質上的享受。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讓我們淡定、從容地面對人生、面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