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朱元璋傳》有感

讀《朱元璋傳》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讀《朱元璋傳》有感

  王加友

  上次有書友談到《朱元璋傳》,於是,借了本來讀讀。書讀得走馬觀花,體會也就粗淺鄙陋了,請各位書友指教。看完全書,我個人覺得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鮮明的寫作特色。《朱元璋傳》是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先生所著,成書的過程中,毛澤東主席極為重視,多次信函提出意見,作者因之多次做出修改。因此,這本書在成書的那個歷史背景下,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那就是用歷史唯物辯證法進行寫作,這與一般傳記和小說的寫作方法是不同的。全書寫作,基本上運用旁觀者的眼光進行描述,給人的感受就是冷靜和直接,實在和客觀。特別是敘述過程中,作者緊緊結合主人公當時的歷史社會形勢,進行深入分析,廣泛引用各類史實材料,在這個前提下,再通過描寫歷史人物及其性格特點和對一些事情的決策選擇,顯得有理有據。比如,在寫到元末農民為什麼造反時,就用大量的歷史事實進行了描述,元至正四年,淮河流域遭受了特大天災人禍:旱災蝗災交加,田地龜裂,莊稼顆粒無收,瘟疫流行死人接二連三等等,還有元朝統治集團的相互傾軋、貪污腐敗和魚肉老百姓等等,因此激起各路豪強紛紛造反。用歷史唯物的觀點來看,就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誰失去了人民,誰就會被人民拋棄。又比如,在寫到朱元璋在投奔紅軍的時候的選擇時,對各方情況進行了分析。"投官軍呢?犯不着,去了是自尋死路。再則韃子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提起來誰不切齒痛恨。投紅軍呢?聽說濠州有五個元帥,誰也不服誰,鬧得亂鬨哄的不成體統。恐怕沒有大出息,成不了氣候,維持現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呢?遲早給官軍捉去拿賞號,死得更是不明不白",最後只好求助菩薩,卜卦決定。在那個歷史條件下,這樣的決定,顯得更符合個人實際。

  二、成就事業的歷史機遇和個人因素。時勢造英雄,英雄也引領時勢。《朱元璋傳》里可以看到,元朝的崩塌,其主要的因素,就是階級矛盾,也就是少數的蒙古人、色目人統治了絕大多數的漢人,而且不把漢人當人,再加上瘟疫橫行、人禍天災,造成了時勢動蕩,群雄四起。從書中我看到,四起的群雄,一般都不是吃苦最深、受災最重的,比如張士誠,一家子都靠運官鹽過活,並不是社會的最低層;但四起的群雄,一般都是不擇手段,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這一點是很好理解的。但在元末的群雄中,限於自身的不足,這些群雄也不過是一些打家劫舍,燒殺虜掠的人而已。統治者的無能、階級矛盾、群雄逐鹿、老百姓受災受難、民心思安,可以說,這是歷史給朱元璋成就事業的一次偉大機遇,當然,這個歷史機遇,是給當時每一個人的機遇,只是他們沒有把握而已。朱元璋的成功,其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視。書中多次提到,朱元璋聰明,看問題准。這個智力因素,是其成功的基礎,因此,他便與郭子興脫離出來,南略定遠,自己招兵拉隊伍。毛澤東說,槍杆子里出政權。有了自己的隊伍,朱元璋便有了爭奪天下的基礎。"朱元璋深諳治軍之道,從一開始他就非常注重軍事紀律和軍事訓練",他的這一經驗,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群雄的軍隊每次打仗,戰前就是強征強奪,戰後就是燒殺虜掠,只有朱元璋的部隊,基本上做到了與老百姓秋毫不犯,能保境安民,所以,他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越發壯大。另外,朱元璋懂得網羅人才,大量招致儒者和士大夫,為自己所用,這些人如劉基、胡惟庸、李善長、宋濂等等,將帥如徐達、藍玉等等。這些人才,為朱元璋出謀劃策,讓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為他攻城掠地,開疆闢土。因此,在良好的歷史機遇面前,朱元璋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步步走上高位,這即是歷史選擇的結果,也是英雄人物個人努力的結果。

  三、位置決定想法。特務網絡、嗜殺是朱元璋的一個歷史標籤,除此之外,朱元璋對家庭成員特別是子女的嚴教嚴督也是他的一大特色。作為一位白手起家的封建帝王,特別是一位早年備嘗艱辛、經歷磨難的帝王,對自己一步步走來所取得和擁有的地位及財富,無疑是萬分珍惜的,無疑是不允許任何人染指和奪取的。因此,起始之初,朱元璋就開始利用特務網絡加強對下屬的管理與控制,"監視控制危險分子,監聽臣屬幕僚的言行舉止,發現糾舉子民的危險傾向".這一點,我覺得應該給予他從人性上的理解。嗜殺,稱帝后,朱元璋開始大殺功臣武將,大興文字獄,每次大案,動不動就殺幾萬人,殺得連太子都看不下去了。深入歷史和朱元璋個人的心理,我們不妨從他加強中央集權、成就一家獨大的需要去理解。朱元璋想將皇位永傳朱家,當然就想掃除一切威脅朱家皇位的人物,而那些功勛舊臣,其個人才能和地位影響,都是對朱家的最大威脅,所以他便選擇了屠殺。朱元璋對臣民的迫害遠遠超過了以前各代的君主,在歷史上留下了最為血腥的一頁,也是他最負罵名的歷史標籤。因此,這兩點,是典型的位置決定想法、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在什麼樣的位置,作什麼樣的決策,做什麼樣的事。同時,朱元璋對孩子的教育特別看重,"在宮中特建大本堂,貯藏古今圖籍,徵聘四方名儒輪班講授,教育太子諸王;挑選才俊青年伴讀,談古說今,討論文字,在教授學問的同時,更注意德性的教育培養,所以諸王成年後大都能承其父風,果決幹練,他們在文學上都很有功底,有的文武兼備,勇力過人".對後代的培養,對教育的重視,這一點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毛澤東對明史是極有研究的,他的豐功偉績和晚年錯誤,倒有幾分和朱元璋相似。當然,家天下和一黨執政是有本質區別的。但無論是家天下,還是一黨執政,加強和鞏固執政基礎,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都是客觀需要。有句話說,以奇治兵,以正治國。執政黨加強黨的執政——也是位置決定想法的事——是當前我們共產黨執政的客觀需要。加強和鞏固黨的執政,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改革,就是反腐敗,就是維護執政基礎——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要,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經濟繁榮發展。封建社會"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話又說回來,"寧當治世狗,不當亂世人".作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員,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是我們當前每個人享受到的陽光雨露般的福利,所以,每一個新青年,都應該自覺擁護共產黨的執政,維護當前和諧穩定的社會形勢,正確看待反腐倡廉,自覺傳遞社會正能量,上下一心推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