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愛和自由》有感

讀《愛和自由》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讀《愛和自由》有感

  ——悠悠

  《愛和自由》是一本充滿愛的書,它在教我們如何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沒讀這本書前,一直以為優秀的孩子是教出來的。其實不是,孩子是帶着精神胚胎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的內心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父母不需要扮演上帝的角色,教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我們能做的只是給孩子提供滿滿的,持久的,無條件的愛和自由的空間。只需這麼做,孩子便足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很多父母都聲稱自己是愛孩子的,他們給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給孩子說自己是多麼的愛他們。然而這些所謂的愛,背後的真相是:父母小時候無法享受到優越的物質條件,他們就會儘可能給孩子提供,以彌補自己童年的缺失;強加給孩子的特長培養,也只是隨大流,亦或是成為同事和朋友間炫耀的資本;至於,不停地向孩子灌輸自己的愛意,想來是給不夠強大的內心多一些安全感。其實這不是愛孩子,這是愛自己。當父母的心智發展的不夠好,自己都還是個缺愛的“大孩子”時,又怎麼能夠給孩子真正的愛呢?

  作為一名80后,我深感到自己的成長是父母教育不當的結果。我沒有責怪父母的意思,因為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他們也是摸索着,用自己的愛來撫養孩子。父母是愛我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不正確。當我犯錯誤時,媽媽的臉色會很難堪,繼而是訓斥或打罵。用媽媽的話說,我很犟。哥哥挨打時是默不作聲的,而我,媽媽要求我跪下時,我不會照做。媽媽便用按的,但按下后我會立刻站起來,我是不服氣的,是不願意接受這種對待的。這是媽媽告訴我的,我自己並沒有這段記憶。但是媽媽難堪的臉色一直在我心中,那種表情是憤怒,是恨,還是什麼?我說不清楚,只是我很恐懼。於是每當有人生氣時,那種臉色都讓我非常不安,即使他們生氣和我沒什麼關係,但我會莫名的緊張和恐懼。原來這是我的心理障礙,我成了看人臉色生活的人。

  都說打是疼,罵是愛。相信不止是媽媽,很多父母都是用這種扭曲的方式來愛孩子的。而且更可怕的是,這種方式是會延續的。小時候哥哥經常挨媽媽的打,現在哥哥的兩個孩子也會挨哥哥的打。理由也是驚人的相似:工作壓力大,孩子又不聽話。是的,父母希望孩子是順從的,是聽話的。但是他們沒有耐心用愛來表達,卻用打罵來要求。從小到大,媽媽說的最多的就是,你要聽話一點。我時常羨慕那些被父母擁抱,親吻的孩子。但媽媽認為,都這麼大了還這樣,會寵壞的。是的,媽媽需要我做個乖孩子。一個尊敬長輩,順從兄長,謙讓弟妹的乖孩子。於是我一直是一個:“乖孩子”,一個壓抑的“乖孩子”。我只有不斷的壓抑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才能假裝成為媽媽心中的乖孩子。

  還記得,小時候我特別喜歡捉蜻蜓,五顏六色的蜻蜓在天空中飛的樣子,真的好美,好自由。那天我捉了一隻蜻蜓,正在好好欣賞,表妹經過,被蜻蜓嚇壞了,哇哇大叫。媽媽聞聲而來,立即要求我放飛蜻蜓,我不肯,我不明白這麼美的蜻蜓有什麼好怕的。但是媽媽奪過了蜻蜓,摔在地上,我眼睜睜的看着蜻蜓在地上痛苦的掙扎,我的內心也隨着它痛苦的掙扎,但是我什麼都做不了,這是多麼殘忍的一幕。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喜歡錶妹,我討厭她跟着我,粘着我,更討厭她和媽媽告狀。但是我不能表達,因為不被允許。於是我情緒低落的時候,不會也不想表達。我會擺一張臭臉,不願意和別人溝通。原來這是我的情緒侵入。

  很感謝這本書,讓我覺知到我身上的缺點和不足,是父母教育的不妥。正是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這些,才會更願意用真正的愛去對待別人或是自己將來的孩子。不會給孩子臉色看,不會打罵,訓斥孩子,不會剝奪孩子的喜好。我知道這很難,因為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已經潛移默化的深入我的內心,我需要學習,不斷努力的學習,才能堅定愛和自由的道路。

  曾經,媽媽用打罵來愛我,爸爸用鼓勵來愛我。只可惜爸爸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在正負能量的抗衡中,我沒有很好的成長。值得慶幸的是,爸媽和哥哥是愛我的,我也是愛他們的。只是錯誤的愛折磨了我們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沒關係,我們可以用真正的愛來改變這一切。雖然我們已是成人但仍需成長,在愛與被愛中成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