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0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00字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00字

  ——林超

  海倫·凱勒,一個偉大的名字,她的一生都是生活在黑暗中,但是她這一生中都在和孤獨作鬥爭,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掙扎。海倫·凱勒是多麼想看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聽聽那淙淙的流水聲、小鳥的叫聲……她對學習是那麼地感興趣,那麼地如饑似渴,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着知識的甘霖,她像一個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盡情地享受着這些精神食糧。

  原以為一個盲聾啞的人的生活一定是悲傷的,看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我感覺海倫·凱勒是一個樂觀、勇敢地去挑戰生命極限的人,敢於跟命運抗爭,對美好未來無限嚮往的人,她克服重重困難考上哈佛大學,大學畢業后她一心撲在殘疾人事業上,幫助和她一樣的人,20世紀被評為美國十大偶像之一。她的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學習生活,有一次,我遇到數學上的"攔路虎",我退卻了,我害怕了,是媽媽不斷地鼓勵我,要我向海倫·凱勒學習,媽媽對我說:"你的這些困難跟海倫比起來算什麼?她能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堅持學習,你只是遇到了一點困難就退縮嗎?"在媽媽的激勵下,在海倫精神的感染下,我決定站起來,不再退縮,勇往直前,於是,我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多做練習,不懂就向老師、同學請教,終於戰勝了這隻"攔路虎",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我們今後的路還很長,一定會有坎坷、有曲折……但是我信心滿滿,我要把海倫·凱勒作為我前進的動力,作為我學習的榜樣。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作者:區宏栩

  文字編輯:黃子希

  經過幾個星期的狂啃,我終於啃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

  它是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它並不是自己獨自一本書,而且是和海倫另外寫的《我的人生故事》、《走出黑暗》、《我的老師》以及,《書信選》合成一本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看完后我深有感悟。小的時候,我不懂事。第一次聽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海倫·凱勒寫的著作,以為書里的內容就是只說她有三天期限可以看得見東西,她會怎麼做,無聊至極了。誰知,我剛看完這篇文章一部分,就被這篇文字如此優美的文章所打動。這篇不僅僅是在講假如海倫擁有三天看得見東西的時間,她會利用這些時間幹什麼,還從字裡行間透露出她要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人要珍惜身邊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正如歌手庾澄慶的專輯《哈林天堂》的春泥唱道:"讓我們懂得學會珍惜。"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道:"失去了才懂得感官的美好,病重了才懂得健康。"不正體現了:我們要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因為那時懂得已經很遲了。

  在這篇文章的"第一天"里,有一段海倫·凱勒讚揚自己的老師安妮·沙利文老師的文段:"我不僅要仔細端詳她的面龐,以便能夠深刻地印在腦海中,而且要在那張臉上探究到仁愛之心和持久忍耐力展現出的鮮活證據。"以及"我要觀察她的雙眸,從那裡照到她堅韌的人格力量,這種力量讓她面對困難時所向披靡,堅忍不拔。我還要在她身上找到那種對任何人都顯露無餘的博愛精神"中,我感受到,這裡表現出作者對老師安妮·沙利文小姐的感激以及敬佩她這種精神——面對困難不放棄,堅忍不拔。還有她對小孩的仁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優美的詞句太多了,如果你想知道就自己買一本細細品嘗吧!

  一個內心真正明亮的人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作者:黃子希

  文字

  "我知道自己的生命不盡完美,但它並不妨礙我欣賞這個美好的世界。"這是我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觸最深的一句話,一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海倫·凱勒內心的真正明亮——她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珍惜時間、心懷感恩、堅強樂觀,她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恩世間的美好……總而言之,海倫內心的光明正照耀着每一個人。

  海倫雖然聽不見也看不見,但她的心靈是明亮與自由的,不被束縛。她呼籲人們珍愛生命、珍惜每一天。她設想自己明天就會死去,以善良自知、滿懷希望的心去迎接生活的挑戰,當一個人想明天就要死去那樣好好的活着每一天。這種珍惜時間的精神品質給我的啟迪是:只此一生,必須精彩!

  海倫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併發自內心的讚揚它們:讚美大自然偉大的包容心和奉獻精神,歌頌生活的美好與蘊含其中的奧妙。她不僅讚美了大自然的寬容仁慈,同時也"告誡"人們要用心感受大自然無私的恩賜,並且要好好回報她,保護她,不讓她受到隨意踐踏:"作為大自然的兒女,我們不該恣意享用她寬容的心腸和無私的饋贈,她也有忍無可忍的時候,也會發脾氣,她溫柔的外表中潛藏了一顆堅韌的心。"海倫用她敏銳的感知能力,從花的芳香、小草的雨露中感受生命的愉快以及大自然的美好;她興味盎然的享受與發掘着身邊的真善美,不斷豐富自己。

  海倫雖然生活在一個黑暗的世界里,與世隔絕,但她卻堅強樂觀,心懷感恩之情。她發自內心的感謝曾經幫助過她的人,並給予高度的讚美。尤其是沙利文老師,海倫覺得是沙利文老師用愛喚醒了她曾不知的天賦、渴望和幸福,把她從黑暗的邊緣拉回來了,讓陽光和愛照進了她的心裡;海倫願意割捨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贈送給沙利文老師,可見她對沙利文老師的無比熱愛與尊敬。海倫擁有堅強樂觀的心態和努力為夢想奮鬥的決心。她覺得要抵達夢想與智慧的巔峰需要持之以恆的拼搏,一次次的跌倒就是必定會遇到的困難,只要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就能把絆腳石化為墊腳石,一步步登上巔峰,走向成功!

  海倫從來沒有抱怨過世界,沒有抱怨上帝的"不公平",她說:"既然上帝賦予了我缺陷的身體,我就要承受它,並好好活下去。"欣然接受周圍的一切,並試着用全新的心態去看待它們,無論好與壞。這種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值得每一個人擁有。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利用好自己的眼睛?是否做到內心真正光明?答案是沒有。失明的海倫,能發現這麼多美妙的東西;而健全的我們,卻常常忽略了生活的美妙。

  我們有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既能看到充滿陽光的世界,又能聽到各種美妙的聲音。我們還有什麼所謂的遺憾呢?我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我想:雖然海倫看不見,聽不見,但她的內心卻充滿了光明、充滿希望、充滿歡笑。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一段永不磨滅的凱歌,她內心的那抹光明照耀着世人——擁抱人生,不管殘缺還是完美,只此一生,必須精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作者:李慶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從書名上我讀出了一種凄涼與渴望,那麼到底是什麼是這別有韻味呢?

  這整本書都體現了一個聾、盲人多姿多彩的生活與內心世界。海倫她認真用功刻苦地學習,一路上經歷的風風雨雨使她受益無窮,當然,我也是一樣。

  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秋之霜"事件。海倫她一時興起而創作的"秋之霜"被說是剽竊赫貝爾小姐的作品,她感到很委屈。我認為海倫是沒有錯的,也許是因為她小時候讀書有出現過相似的文章,可那位老師不論是非,就亂下結論。憑什麼因為他的無知,小小的心意就被誣賴?為什麼不好好調查清楚,查出真相?即使是真的,她是有意的嗎?能全怪她嗎?一個孩子的好意,無意間就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她承受得了嗎?可我始終堅持,要有證據才能指證他人,無根無據就是誣賴!

  假如有人拿了你一塊橡皮,你一定會才想是那個平日"作惡多端"的"壞人",邊去找他"算賬".那麼我想問,你的依據是什麼?有什麼理由怪罪到他身上?為什麼不去探索真相給予他一個清白?讓一個孩子在兒童階段承受這樣的代價是不公平的。要信任他人,找到答案才能判斷事物真偽。如果換做那個人是我,即使我能堅信自己,可內心說不盡的委屈還是會是我難過,而那些胡亂猜想一定會被我一一說服!

  人人都會被誣陷,也許是因為無知。而正是因為這種經歷,才會讓人成長,讓人受益無窮,讓人刻骨銘心!

  珍愛眼前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作者:羅欣祺

  比起海倫·凱勒,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看得見,也聽得到;但與他相比,我們又是不如她的,因為她懂得珍惜,而我們中的大多數,只是一味地叫着"珍惜時間",或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海倫·凱勒在第一章節,就向我們述說了她的生存法則:設想明天就要死去。以及她對一系列不懂得珍愛的人的事例的看法。這說明她的時間觀念是很強的,她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很珍惜很愛護的。而在後文她描寫設想自己活的光明時的情景以及對一系列事情的安排中,也能從中體會到她對時間的安排是縝密的,對自己身邊的一切,甚至是一朵花,一隻狗,都是持珍愛的態度,而並非像我們中的大多數那樣,覺得無所謂,很正常。從而忽視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珍愛它們。

  珍惜時間,是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的。但也許很多人壓根就沒把它當回事。依舊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地。在課間,有些男同學總會瘋玩一會兒,上課時像"落湯雞"一般走進教室,再在教室里坐40分鐘,等風扇把頭髮和衣服吹乾了,又跑出去。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一天,又有什麼用?這不就是虛度光陰,千萬別因為"少壯不努力"而"老大徒傷悲"!

  除了珍惜時間,我們還應該珍惜和愛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眼睛,朋友,家人……都是我們要珍愛的。別以為自己擁有了眼睛很正常,覺得無所謂;別認為朋友誰都擁有,不在乎;別覺得家人有很多,一大堆,不珍愛。我們不僅要珍惜時間,珍愛所擁有的青春年華,還要珍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包括那些不起眼的小東西。因為也許哪一天,你會為失去它而感到難過。

  海倫·凱勒雖然是殘疾人,但她能夠讓我們明白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真諦,那就是——珍愛眼前,珍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00字 標籤: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春晚觀后感 100個品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