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我為了探求、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便翻開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
這本書記錄了中國五千年的風風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遠古時期,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歷史皆有史,一以貫之,詳細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讓讀者明白,中華民族這五千多年,是如何走過來的。
這本書與我另外一本偉大的史書——《二十五史》不同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以故事為主,人物為輔,而《二十五史》是以人物傳記為主,故事為輔。
這本書中,最讓我記憶憂新的事是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皇位的事。當年齊國無君,在外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連夜趕回做王。路上,公子糾手下管仲用箭射了公子小白,小白倒地了。而公子糾一行來到齊國時,公子小白已當上了齊桓公(王)。原來,那箭正中小白的鐵腰帶上,小白沒有受傷,洋裝落馬而死。後來他們搶先回了國。我也要像公子小白一樣隨機應變。
我最佩服的人是黃帝和蚩尤。先說黃帝。他在自己生命的一百一十歲里,打敗了炎帝,打敗了蚩尤,終於統治了全國。而且確定了中國的版圖。最終,他在今張家口市涿鹿縣也就是他打敗蚩尤的黃帝城下葬,終年一百一十歲。
再說蚩尤。蚩尤雖然在涿鹿之野被黃帝打敗,但他這個九黎族的首領被殺后,天下因蚩尤被殺而大亂,可見人們對其尊敬。後來,他被封為戰神。最終,葬於張家口市逐鹿縣塔寺村。
中國有這麼偉大的歷史。今後,我要努力學習,不愧為一個炎黃子孫。
篇二: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它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可以讓我增長見識,廣博見聞。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着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這本書記錄了從盤古開天地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詳細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書中有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文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有愛國詩人屈原、推行新政的范仲淹、抗元的文天祥、抗擊倭寇的戚繼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虎門銷煙的名族英雄林則徐。當時的廣州是外國煙販子的販毒中心,吸食鴉片已成為危及中華民族存亡的禍患。面對這種局面,道光帝派林則徐赴廣州禁煙,身為欽差大臣的林則徐到了廣州就下令收繳鴉片,用了34天,共收繳煙土近2萬箱,總重量約237萬餘斤。用了23天才把繳獲的鴉片全部銷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侵略的決心,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同時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他們為了民族利益嘔心瀝血,他們為了民族尊嚴而獻身成仁,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做貢獻!
篇三: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我竟沒想到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痴迷了一整個下午,從中午到傍晚,一發不可收拾。
這本書主要記載的是有關於中華民族的五千年的歷史。它凝聚了各個時期的故事,將它們編成一本具有歷史價值的書——《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完這本書,讓我對“歷史”充滿了興趣。
書中的歷史故事我們很多都耳熟能詳,例如大禹治水,陳勝吳廣起義,赤壁之戰,鄭成功收復台灣等等。其實我覺得,作者在寫此書的時候不僅是想讓讀者了解歷史事實,而且還想讓我們體會古代人們的智慧與勤勞。其實每個故事的發生一定會有它的起因,而有些歷史典故還會讓現代人讚嘆不已,甚至作為借鑒,在當今社會還有着同樣顯着的效果。這些,無不證明古代人們的智慧。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公元前283年藺相如完壁歸趙。當時,趙王有一塊價值連城的“和氏璧”,而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趙國十分樂意,但又怕被欺騙,頓時束手無策。為了以防萬一,趙王派藺相如去保護“和氏璧”。但是,當秦王拿到“和氏璧”后卻毫無拿城換壁之意,見大事不妙,藺相如急中生智,說:“這璧有點瑕疵。”於是秦王信以為真把“和氏璧”給藺相如看,秦王上了當,沒辦法,只好拿出地圖把交換的城指給藺相如看。這次藺相如為了不再上當,在舉行換璧儀式之前,藺相如叫人偷偷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最終藺相如戰勝了秦昭襄王,成功地完璧歸趙。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古代人們的智慧結晶,藺相如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急中生智,轉危為安。這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紮實的基礎,還要臨危不亂,學會觀察別人。而這些都是現代人難以實現的,要不遇到挫折就不再前進,要不就膽小如鼠,看見大場面就緊張,語無倫次。所以我們要從別人的成功中獲取經驗,擇善而從,勇於挑戰自己。
自古以來,多少以弱勝強的故事,像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這些都證明了弱者對強者不一定是以慘敗告終,很多時候,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比拼將領的智慧。
慢慢地閱讀完最後一頁,一個個歷史故事猶如放電影般的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浮現。《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了解了歷史,體會到古代人的智慧與辛勤,更促使我努力學習。
篇四: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我們民族的偉大詩人屈原,早在公元前便發出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呼聲。求索,成為歷代有志者奮然前進的精神支柱,求索,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優良傳統。
打開那包裝精美的《中華上下五千年》,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面展現在我的眼前,而那一幅幅畫面,就是一首令人蕩氣迴腸的求索之歌。
作者的筆觸,是從那天地渾濁的遠古時代開始的。通過馳騁沙場的霍去病,岳飛,運籌帷幄的謀士張良,諸葛亮,叱吒風雲的李世明,玄鏵,守節不辱的蘇武,文天祥和揭竿而起的陳勝,李自成等諸多的人物形象,一直延伸到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開端——鴉片戰爭隆隆的炮聲,繪聲繪色的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個驚天動地的歷史故事栩栩如生的再現了一位位“各領風騷數百年”的歷史人物。作者用飽蘸激情的筆,謳歌了一代英豪在困厄中磨練,艱難中奮鬥,危險中衝殺,黑暗中摸索的執着追求的精神,讚美他們在中求索中表現出的鋼鐵般的意志。
透過文字的帷幕,我們彷彿看見先人也在求索:求索富國強兵的辦法,求索繁榮文化的基礎。
歷史是一盞明燈,也是一面銅鏡。從這點說《中華上下五千年》也是歷史樂曲中的一首求索之歌。
古人終身求索的事,有的已有了明確答案,有的成了現實;而我們應該去續寫那“五千年”之後的事物,不是用筆,而是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