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談立志》有感

讀《談立志》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讀《談立志》有感

  書名:《談修養》

  作者:朱光潛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武大校內湘皖兩派內訌,遂以朱光潛出任教務長來調和,因為他是皖人而和湘派較友好。按國民黨規矩,學校“長字號”人物都須參加國民黨,朱光潛名義上被拉入國民黨(后挂名三青團中委和國民黨常務監委)。並讓他在國民黨的《中央周刊》上經常寫稿。雖然如此,他並不屈從任何政治偏見,忠於理論思想的撰文,陸續發表了各類說詩、論文、談修養的文章,後來整理編輯,集成兩本書《談文學》、《談修養》。《談立志》就是《談修養》中的一章。

  讀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書中的《談立志》一文,其中“普通人的毛病在責人太嚴,責己太寬”給我映像最深,我覺得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發生問題時老是從他人的身上找缺點,從來不看看是否是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後果。我們應該養成自己的責任自己擔當,成功是自己的成功,失敗也是自己的失敗。能夠養成責備自己,信賴自己這樣才能夠離成功更加接近。

  人們常說有志者事竟成,但是我認為這句話成立也是有前提條件的,所謂立志,即指立下志願,樹定志向。古人云:“志以發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參以定之。”有志之人立常志無志之人常立志就是這個意思。並不是所有立下志願的人都可以努力達成自己的志願,那要看他的努力程度以及志願是否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還是脫離實際情況而憑空想象,如果憑空想象那就是空想了。

  然而志願的大小也是成功與否或者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有志者事不成者也是很多的,像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這都是神話故事,具體的愚公是否真移走了太行、王屋二山,精衛最後是否真的把大海填平也無從考證。朱先生探胛頤悄昵崛耍有志是好的,但是不要做常立志之人,而要做立常志之人,這樣的青年才會有大作為,不會碌碌無為的虛度光陰,要做對家庭、公司、社會的有用之人。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門入室的旅程,凡是在事業上有建樹的人,他們的志願都是切合實際情況而定,且為之努力奮鬥。念書時,我想我們都曾經寫過自己長大后想成為什麼,都對自己的未來抱有很高的幻想,都有自己的理想,可是現實呢,我們又有幾個人是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呢。工作后,領導經常讓我們寫自己的規劃,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可是一些事情往往就存在自己的觀念之間,在寫規劃時往往是想的特別好,等真正實施時卻是困難重重,有很大的可能性自己會因為生活中的一些牽絆而推脫自己的任務,推脫自己的責任,致使那個工作或者生活沒有發展下去半途而廢就是這樣來的。人們常說:不怕路遠,就怕志短。志願宏大與矮小的區別就在這裡。

  所以我們也不能做常立志之人,而要做立常志之人。

  蔡愛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