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如何獲得人生的幸福?
諸蕾芳
“為什麼沉默讓人感到不安?”罹患肌萎性側索硬化症的老教授莫里問畢業了十五年、因偶然得知老師來日不多而來看他的學生米奇。
其實何止沉默,寂靜都常常讓人不安。很多年前,我寫過這麼一句話: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安於孤單了。所以,哪怕不能同日生,也想求得同日死。人總是這樣,孤單而來(雙胞胎出生例外),卻奢望結伴而去,但結果是,人最終多半還是要一個人上路。
為什麼人怕獨處?僅僅只是因為獨處令人不安嗎?就像莫里問的那樣:“你獨處時內心平靜嗎?”記得曾與一位修行者作過討論:人的物質幸福感的持久性。這個問題就像“你幸福嗎”一樣,其實不只是一個你內心感知的問題,而是你內心欲求的問題。“知足常樂”、“無欲則剛”的道理誰都能說上幾句,真正能落實到行動的卻是不多。
《大學》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看,這定、這靜、這安都來自一個字——“止”,人要“知止”。當人懂得“知止”時,正是最為豐富的時候,當然,這豐富指的是內在的豐富,否則人就會淪落為那個寓言《農夫與金魚》中的老太婆。
叔本華說得更直白些:“獲取幸福的錯誤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這樣,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與這種生活必然伴隨而至的還有人與人的相互撒謊和哄騙。”
看,正是這些超載的欲求使得人生的剎車常常失靈。存在主義說:“擁有即是被擁有。”這就是凡事的一體兩面,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全然忘卻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因為對失靈的擔心,“我要作充分準備”成為了一個完美的借口,同時也是一個自欺欺人的幌子。怎樣才算充分準備?這也正是我在做自我分析時拋給導師的第一個問題。
準備充分就能盡善盡美了嗎?孔子評《韶樂》“盡善盡美矣”,評《武樂》也只是“盡美不盡善”,可見,第一名,一百分、巔峰狀態從來就不是人生之常態,那麼,人真正能得到的又是什麼?如果你想要完善自我實現自我,那麼,你要的只是“高峰體驗”,而非“勇攀巔峰”。但是,我們似乎總是搞錯,拼盡全力,拼到頭破血流,卻拼得一頭迷茫——每個攀上巔峰的人首先要面對的是下降以及由下降而引發的失落感。我們以為承諾總會兌現、夢想總能實現、每個問題最後都會得到答案、堆積的東西最終都能用上、幸福也早晚會與我們如影隨形、攀登的高峰永無止境……可現實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攀登遭遇滑坡,承諾變成謊言,夢想破滅成灰。
沒有人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但是,不靜下心來讓渾水沉澱,你就永遠無法看清。因為,你無法在一池污水中看清水中的自己以及水中之物。就像米奇的傷心:“我們學會了愛又怎樣?都會死去。”
是的,人難免都會死去。但,過程就是全部的意義,如果明白,“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又在哪裡?“道”不在別處,它正在你的心裡。所以,靜止是必須的,為了沉澱、為了靜下心來與“道”相遇。亞龍有書:《在生命最深處與人相遇》。其實,我們最應該相遇的那個人不正是自己么。
遇着了自己,你才敢於在活着時舉行自己的葬禮,看似荒謬,實則睿智。也只有如此睿智的老頭,才會說出如此睿智的話語:“怕變老,是因為你的人生沒有意義。”這和怕死是一個道理,和我們不斷地在追尋幸福也是一個道理。是啊,每一個沒有好好活過的人才更容易貪生怕死、才會到處去尋找幸福。“如果你獲得了成長,你就不會迷戀年輕時的歲月。”再延伸一下,如果你懂得了幸福的意義,你就不必去苦苦追尋。因為擔心、因為恐懼、因為虛空,人才會死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包括死亡。
控制欲是人類的原始本能之一,也是人內心恐懼的表現。而當人的內心被這些恐懼填得滿滿的時候,又如何去愛呢?又怎能感知幸福呢?莫里問米奇:“通過否認,我們能避免傷害別人的感情嗎?”何止是別人的感情呢?人真正害怕的是自己受傷害。越害怕越迴避,以至於害怕得到愛,也害怕付出愛,卻又總自以為自己一直是愛着的,其實那只是一直在以愛的名義控制着。因為,恐懼與愛本是相對立的。恐懼讓人無法感覺幸福,而愛着的人永遠是幸福的。而我們只有真正懂得了愛自己,給自己的內心填上滿滿的愛的能量,才有可能將心中的恐懼漸漸驅散。“我的擁有就在我身——這是構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內容。”這是叔本華的說法,老莫里只是讓米奇明白了這個人生最淺顯的道理,這也正是其人生的終極意義,也是他敢於直視死亡的力量所在。
心中有愛,教人溫柔。心若溫柔,始知幸福。這個時候,再不必問什麼“你幸福嗎?”因為,被幸福圍繞的人你一眼就能認出來,他們總是如此的靜逸而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