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鳴梁海戰觀后感:如此血海深仇,如何是好

鳴梁海戰觀后感:如此血海深仇,如何是好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鳴梁海戰觀后感:如此血海深仇,如何是好

  在說這部電影之前,我想先說一下我對當時時代背景的理解。畢竟這是一部根據歷史所改編的戰爭題材電影,我一直認為如果沒有對當時歷史背景的了解是絕對無法體會到當時的他們絕望的心情和對國家存亡繫於一身的李舜臣的感受,贏則朝鮮存,敗則對日本俯首稱臣。當時的日本剛剛平定戰國,最後的贏家既不是上杉家的軍神,也不是織田家的"武平天下"的織田信長,而是被旁人戲稱為猴子的豐臣秀吉得到了天下。當他剛剛平定完日本的時候可能是自信心爆棚了吧,他說了一句話:"一超直入大明國,易吾朝之風俗於四百州"這就是說要打大明先要攻打朝鮮,打下朝鮮就可直入大明腹地。其後豐成秀吉甚至還想征服印度及南洋諸國,夢想着天皇駕臨北京,做大明的皇帝;外甥當統治大明的關白(也就是統治者), 至於日本朝鮮就交給親戚了。自己就坐鎮寧波,做三國的實際統治者。然後就出兵征戰朝鮮了,當時的大明得到了消息也派兵去增援,最後的對決反而與朝鮮沒太大關係。打到最後還有一個戲劇性的結尾,日本撤回沿海港口,明軍一看朝鮮基本光復,也就不願再付出犧牲了;日軍前線將領也明白征服朝鮮是痴人說夢,也不想打了只求早日回國,於是雙方開始談判。由於大明缺乏日語人才,於是招聘了一精通日語的商人作為使者與日本談判,日軍談判將領恰巧也是商人出身,於是乎兩個奸商為了各自利益開始做生意了。此議和前前後後扯皮了4年,議和停戰期間大部分日軍和明軍都撤回了本國,但是被打的一敗塗地朝鮮朝廷卻不長記性,完全寄希望與議和,此期間繼續鬧黨爭,毫無作為,李舜臣也被牽連下獄幾乎喪命,這個就是電影開頭那段。

  這部鳴梁海戰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李舜臣所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將恐懼轉變成勇氣。李舜臣利用鳴梁的特殊地理位置,親率十二艘戰船迎戰日軍三百三十餘艘龐大的艦隊,並在最後贏得了勝利。說是十二艘,其實在大部分時間裡,都只有李舜臣的一艘船在對戰日軍整個艦隊。是什麼給了李舜臣如此大的勇氣,說來有人不信,是無可抗拒的恐懼支撐着他堅守到底。這就是他所理解的將恐懼轉化為勇氣也就是古語中的物極必反。為帥着身先士卒,置之死地而後生其手下也必定能拋卻性命頗有幾分當時項羽破釜沉舟的氣魄。 李舜臣深知恐懼對於一直軍隊以為著什麼,可是得知敵人的強大之後,他們除了恐懼似乎再無其他可利用的東西,於是在緊要關頭,一個傑出將領所具備的素質顯現出來,李舜臣之所謂到今天仍被韓國民眾所銘記,那他一定擁有別人所不能及的才能。我承認李舜臣是一個有大將之風的帥才,但是電影裡面卻規避很多東西,看到日本海軍人多勢眾卻只有一些火銃用來攻擊,而朝鮮海軍人小船少但有固定式的船舷炮。最關鍵的是日本的火銃有效射程並沒有電影裡面那麼遠都可以當狙擊槍來使了。而李舜臣的艦隊都是上次大戰里留下來的明軍的武器裝備,並且並不像電影中所表示的那樣連最後一艘龜船都被燒毀了,最後的鳴梁海戰是李舜臣還是有一艘龜船頂在前方的。

  而這部從電影手段上說也算得上相當精彩的韓國電影,還是很巧妙地迴避了這些真正的歷史事實,本着為本國和本民族創作"主旋律"作品的需要,高大全地塑造了一個拯救朝鮮民族於狂瀾即倒之際的偉大民族英雄。畢竟是經過加工的嗎,可以理解但是卻有值得我們反思一些東西,而之後的兩個水手的對話更是令人深思

  一個水手問:未來,我們的後代會不會知道我們今天經歷了怎樣的犧牲和艱難才打贏了這場戰爭的?

  另一個水手回答:如果他們不知道,那他們就是狗娘養的。這是導演借演員之口問觀眾的話語,你們還記得嗎,你們知道原先的仇恨嗎。正如中國人所說的忘記歷史就是背叛一樣。朝鮮與日本恩怨頗深,這不是一句兩句的話能說的清的,而我們呢,我們對日本的仇恨不遜於朝鮮,而今有多少人忘記了呢。而在電影的最後,一場61分鐘的慘烈海戰結束之後,李舜臣看着遠遁的敵艦、血染的戰場和傷殘的士卒,獨自嘆息道:如此血海深仇,如何是好?我相信,真正的李舜臣在當年是不會發出如此感傷嘆息的,電影中的這句話其實代表了當下韓國人內心深處對由來已久卻久不得去的日韓歷史矛盾的某種哀愁與憂慮,其實,作為在對日歷史關係上有着相同甚至是更甚積怨的中國人,聽到這句"如此血海深仇,如何是好"亦更能感同深受。而它也為我們展示了戰爭的全貌也就是在中國戰爭電影很少見到的逃兵。雖說小兵逃跑的情況還在可控範圍內,抓回來殺一儆百;但這正是人心渙散的證明。大將燃火燒毀戰艦,給自己的隊伍雪上加霜,這種行為無異於叛徒,但仍能找到解決辦法,屬半可控範圍;而最終懷有正義之心無比堅定的幹將在鳴梁海戰打響之際選擇悠悠地把自己晾在最後、帶領全船戰士當逃兵,他的行為比第二個逃兵更加嚴重。最好的兵都退縮了,你還能控制什麼?你還能控制誰?!在《鳴梁海戰》中,我們再也看不到大將軍喊一聲"沖啊!",然後是千軍萬馬齊齊向前沖。我們看到的,是即便軍令如山,生死關頭但誰還在乎?國難當頭,抱着必死之心使命感的也必定是少之又少。影片明確地表明,在極端的情況下,獨立個體的求生本能或帶來比集體對戰更加殘酷的事實,即戰爭的殘酷不在於你的敵人是那麼的多,而在於,在你往前沖的時候,你的戰友都退縮着,和你一起向前的戰友是那麼的少。也許這就是戰爭的全貌。讓人絕望,也讓人無法回想。沒有人生來就喜歡戰爭。

  總體而言《鳴梁海戰》讓我看到了韓國民族主義電影中的另一面,雖說電影中因為要營造出李舜臣這個形象而刻意神話了這個人物,無論是故意將龜船在李舜臣的陣營內燒毀或是最後9條小船就把李舜臣的板屋船從漩渦里拉出的情節都是在神話這個人物,但就電影而言它並沒有一味去貶低或者抬高某些勢力,而是變的更加冷靜和謹慎,以至於那些讓人熱血噴張的戰鬥和廝殺,甚至都變的不那麼讓人驚心。如何的正確傳遞歷史觀和民族情感可能才是更加關鍵的存在,在這一點上現在的中國電影和電視劇都太需要這種態度和氣節。意淫出來的抗日神劇改變不了任何事物,只會讓昔日的敵人看到你的可笑和愚蠢,而同時也無法客觀給予我們認真面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引,這正是我們現在最缺少的正能量。



鳴梁海戰觀后感:如此血海深仇,如何是好 標籤:春晚觀后感